1994年,由王扶林担任总导演,蔡晓晴、张绍林、孙光明、张中一、沈好放担任分部导演,历时4年制作和拍摄的84集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在央视一套播出后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据说当时不管走到哪,耳边总能听到人们讨论剧情和演员的声音。

随着这部历史大剧的热播,饰演曹操的鲍国安也被推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

由于他刻画的曹操形象过于“鲜活”,著名古典文学大家李希凡先生还评价说:“我看了《三国演义》中的鲍国安,他以后演不了别的角色了!”

鲍国安讲三国(鲍国安三笑一哭)(1)

这句话就如同魔咒一般,在这之后的7年时间里,鲍国安还真没有接到任何剧组和导演的邀约。

然而,你可能不知道,当初王扶林邀请鲍国安出演曹操的时候,还引起了不小的争议。

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三国演义》在开拍之前,为了挑选到合适的演员,导演组几乎走遍了国内所有的电影厂、剧团、专业院校,面试过的演员就多达一千多人。

在众多的演员中,只有一位是总导演王扶林亲自登门去请来的,他就是饰演曹操的鲍国安。

鲍国安讲三国(鲍国安三笑一哭)(2)

王扶林回忆说:“独一份儿,曹操是我亲自到中央戏剧学院面谈了之后定的。”

虽然鲍国安是总导演王扶林亲自去请来的人,但是由他来演曹操,剧组中的很多人并不买账。

原因是在这之前,鲍国安只参演过84版《水浒传》里的宋江,和《大唐名相》里的魏征。而曹操在《三国演义》里面,时间跨度之长、性格之复杂多变,是出了名的难演!

所以,让鲍国安来演曹操,在当时引起了不小的争议:可用的演员那么多,王扶林为什么非要选演戏不多的鲍国安?

鲍国安讲三国(鲍国安三笑一哭)(3)

王扶林是这么说的:“这个人的艺术经历、艺术实践,我得全面了解一下,结果半个钟头我就跟他谈完了。从我的感官上来讲,他的说话和谈吐,他的艺术经历,他在戏剧学院读书的情况,我都基本上掌握了。最后得出一个结论,他(演)曹操没跑了。”

在《三国演义》众多的人物中,曹操是想象空间最大、也是最难塑造的一个。

难就难在要把这个角色演出不同的性格,壮志、深情、奸诈、多疑、残暴等等,既要演出他身上的英雄气概,还要不失魏晋文人的古风气质,偶尔还要有点“小滑稽”、“小体贴”。

为了诠释出千百万人心中想象的曹操,鲍国安不仅阅读了无数与曹操相关的史料,还请教了很多专家、学者。

鲍国安讲三国(鲍国安三笑一哭)(4)

不仅如此,他还把自己对于这个角色的形象理解写成了创作手记。

原文是这么说的:要抓住曹操机智多变、性格多变和多疑这“三多”。在表演上要大度,随意。在忠于原著及服从导演总体构思的前提,努力开掘人物的内心世界,寻找到自己对人物独特的感受和体验。……不能简单和概念化地演其“奸”,那是注定要失败的。

鲍国安抓住曹操机智多变、性格多变和多疑这“三多”,在忠于原著的基础上,又挖掘出了曹操除了“奸”之外,别人看不到的另一面。

为此,鲍国安还下了不少功夫,就连曹操怎么笑、怎么哭,他都提前半年进行揣摩。

鲍国安讲三国(鲍国安三笑一哭)(5)

“曹操的笑含义丰富,年轻时的笑大多是不拘礼节,自信;中年时的笑是志得意满,乐观高傲;老年时的笑则是奸诈、诡谲和狐疑。”

在拍摄“曹操败走华容道”这场戏的时候,鲍国安仅用“三笑一哭”的方式,就把一个性格复杂多变的奸雄复刻于荧屏之上。

这几声长笑中,既有曹操横槊赋诗时的志得意满,也有战败后从头再来的落寞,以及霸业未尽的深深遗憾,而那一哭,恰巧让曹操的这些绪得到了升华。

鲍国安如此精准的表演,观者无不拍案叫绝。

鲍国安讲三国(鲍国安三笑一哭)(6)

除了这一段比较经典外,曹操与刘备“煮酒论英雄”、曹操江边大宴文武“横槊赋诗”的戏,也成为了剧中的名场面。

拍摄“煮酒论英雄”这场戏时,两人言语之间尽是“惺惺相惜”,其实质却是暗藏杀机。

曹操看似在蓄意吹捧刘备,但他的得意与狂妄溢于言表。而鲍国安的神情,举手投足间无不在彰显着霸气。

值得一提的是,拍“横槊赋诗”这一场戏的时候,还造成了几百人同时感冒。

赤壁之战前夜,曹操在江边大宴文武横槊赋诗,为了表现曹操志得意满的气概,这场戏场面很大,角色加群演总共有好几千人。

鲍国安讲三国(鲍国安三笑一哭)(7)

鲍国安回忆说:“因为拍横槊赋诗的时候,是在最冷的时候,春节之前,在这个太湖边上,群众加演员有几千人。无锡没有北京那么冷,是吧?但是也有零下三、四度的样子。都是通宵地拍,拍了几天几夜嘛,到第二天夜里来拍的时候,我就听到一片咳嗽声。”

鲍国安能成就如此多的名场面,除了他自身的表演天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那就是他超出常人的勤奋。

《三国演义》在极端艰难的条件下,拍摄加制作用了4年的时间,大多数的演员在没有自己戏份的时候,都会回家休养生息、改善生活。

鲍国安讲三国(鲍国安三笑一哭)(8)

鲍国安则不同,在这4年里他几乎常驻剧组,这不仅是因为他的戏份多,更重要的是不拍戏的时候他要待在剧组,方便查看相关史实资料、揣摩角色。

而且作为大文豪的曹操,诗词歌赋的产量可不是一般的多,反映到鲍国安身上那就是大段大段的台词需要背诵。

然而,谁也没有想到,演员们的热情却让他在准备案头工作时苦不堪言。

“我们那个时候是4个人一个房间,他们还好,刘关张他们住在一屋,因为他们一个阵营的,因为我(曹营)这边当时只有我一个。”

鲍国安讲三国(鲍国安三笑一哭)(9)

“所以呢经常是今天进来三个演员,一进来以后啊,鲍老师您好,您几个小孩啊?您爱人干什么的啊?”

“过两天这波拍完走了,我还在这住着,又重新来了三个,鲍老师您好,你儿子干嘛的?您爱人呢?最后实在没办法,我只能拿这个剧本在楼道里来回溜达。”

天分加勤奋,让鲍国安“吃透了”这个角色,从而演活了那个上马能战、下马能安邦定国的奸雄曹操。

鲍国安演的曹操,不但让后来人难以超越,还成为了他自己难以逾越的巅峰,甚至差点成为他艺术生涯的终结者。

鲍国安讲三国(鲍国安三笑一哭)(10)

“我记得当时有一位大学问家叫李希凡先生,他说我看了这个《三国演义》,这个鲍国安以后演不了别的角色了。”

“我当时一听,心里咯噔一下,因为曹操这个形象他比较极端,我当时就觉得我的表演生涯基本上结束了。”

时至今日,虽然《三国演义》被拍成了不同版本的影视剧,曹操也被解构成了不同的形象,但是只要一提起曹操,在人们脑海中浮现还是鲍国安演的曹操。

虽然鲍国安是在演绎角色,但真实到让绝大部分人深信,1800年前的曹操就是这样一个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