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讲邺城的时候,说到古邺城被毁,城中居民被强制迁移到安阳,而安阳在后世有时候也被称为邺城。但是安阳还有另外一个东西,那是鼎鼎大名,而且是全世界知名,是世界文化遗产,就是著名的殷墟。

殷墟证明商朝存在(商朝为啥老迁都)(1)

(殷商欢迎你!)

发现殷墟

殷墟这个地方发现地非常早,解放前就已经发现了。殷墟的发现有个著名的故事,说的是清末的时候,安阳周边的百姓在地里挖出来好多龟甲兽骨,有的上面还刻着字。这些龟甲兽骨称为龙骨,被当成药材流出,后来被一个叫王懿荣的人看到了,觉得这些东西不寻常,经研究,发现这实际上是殷商时代的古文字。从他开始,有一堆大家开始研究这个东西,后来又在这方圆几十平方公里的范围内陆陆续续发掘出许多殷商时代的文物,就把这整个区域保护起来了,称为殷墟。

(复原的廊柱,古意盎然)

现在我们在殷墟博物苑这里,能看到殷墟博物馆,还有车马坑、殉葬坑、妇好墓等一系列的古代遗存,这些都强有力地佐证着殷商时代的历史。我们中国的古书上言之凿凿地写得很清楚,说我们上古有三代:夏、商、周,这三个朝代是确切存在的,我们的书上历来都是这么写的,历代都是这样传承的。但是到了实证科学的时代,科学讲究证据。书上写的有夏商周三代存在,但是如果没有实物来证明的话,在世界学术范围内是不会承认的。正因为有了殷墟这个确切的证据存在,才证明了至少商代是确切存在的,而且已经是文明社会了。对于中国人来说,本来这不是个问题,但是对于西方人认识中国来说,这是非常重要的东西。

殷墟证明商朝存在(商朝为啥老迁都)(2)

(英武的女将军。会不会太帅了点?)

对于中国人来说,殷墟也是一个重要的佐证:我们老祖宗写的史书毕竟还是对的。比如从殷墟考古的发现来看,司马迁的《史记》中记载的商王世系,也基本上是靠谱的——虽然不知道司马迁从哪里抄的,但毕竟抄的是正确的。

殷墟证明商朝存在(商朝为啥老迁都)(3)

(你能想象这是殷商时代的下水道吗?)

昨天我去过的安阳殷墟,这是世界文化遗产。其实包括安阳,包括昨天落脚的郑州,包括从郑州今天路过的偃师之类的地方,都有商朝的遗迹,所以商朝活动的范围,远远不止安阳这么一个小地方,而是包括了周围方圆几百里地。我们称商朝为“殷商”,是因为它后期的首都在“殷”这个地方,就在安阳这里叫做小屯的地方。这里已经是商朝后期的定都所在了,之前,它一直在迁都,所以商朝就有过很多个首都。历史文献中,有所谓“前八后五”的说法,就是说在商汤灭夏之前,有过八次迁都,商汤之后,也就是商朝正式建立之后,有过五次迁都,迁到“殷”这个地方,是最后一次。之后250多年的时间,商朝再没迁过都,终于算是相对稳定下来了。但有人说最后其实还是迁了,就是商朝最后两三个帝王的时候,迁到了朝歌。这也不算远,而且主要还是在这个地方附近。

且不说最后商朝到底是不是又从殷迁到了别处,就说商朝为啥老把个首都迁来迁去的呢?

殷墟证明商朝存在(商朝为啥老迁都)(4)

(这里面放的真的是人头!)

松散的联邦

说明这件事情之前,我们有必要先了解一下商朝到底是个什么样的朝代。

世人思考问题的时候,经常是用自己熟悉的、司空见惯的东西,来理解、解释那些自己并不熟悉的东西。多数人都会这样,因为想象力毕竟是有限的,完全无中生有地去想象一个陌生的东西,是非常困难的。这也是我这次“从长安到长安”一定要坚持到实地去看一看、去考察一下的原因——一些实际还存在的东西,可以给我提供一些线索,帮助我们理解一些当时的情境。

那么商朝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呢?可能很多人的想象,都是从小说《封神演义》中了解到的。但是《封神演义》只是一本小说,而且是明朝的小说,书里的很多典章制度、名物,包括很多法宝的原型,都是明朝或者明朝左近的东西,对于商朝的想象、理解,可以说完全不靠谱的。那已经是站在大一统王朝的背景之下说改朝换代了。商朝是中国的第二个王朝,书上说它推翻了夏朝的统治,但是商这个民族本身,并不是华夏族。如果说夏朝人是华夏族的话,商朝实际上是东夷部落的一支。这个传说中的第二王朝延续了600多年,而灭了它的周朝,是西方的一个部落,是西戎,也不是华夏人。

殷墟证明商朝存在(商朝为啥老迁都)(5)

(这要是射在身上……)

那个时代的统治跟后来的统治方式完全不一样。我们经常说“2000多年的封建专制”如何如何,但其实,“封建”和“专制”这两个词是对立的,这个地方实际上说的是“专制”。这种专制制度,这种大一统的王朝,从秦始皇才算正式开始。之前的春秋战国是乱世,春秋战国前所谓的治世也没有像后来那样的从上到下的中央集权。柳宗元有一篇著名的文章《封建论》,说的就是这个。他在比较中央集权和地方封建的区别,到底哪一种更加有效、更加优良。其中他一以贯之地说“封建非圣人意也,势也”,什么意思呢?就是封建这个事儿,封土建国,把一个地方封给一个人去哪里镇守这样的封建制度,这并不是古代圣人的本意。古圣先贤,什么尧舜禹汤、文武周公,他们并不是真的想封建,是没有办法才封建。因为那个时候中央力量薄弱,封建就是大势所趋,不得不如此。天高皇帝远的地方怎么管?自己的统治力达不到,只好封个人在那个地方镇守,由他来管理地方,这就是封建。

上古三代的时候,那时的天子可没有后世的皇帝那么有权威。后世皇帝的权威也是一步一步发展起来的,秦始皇很强势,但是后来的皇帝几百年都比较软,上古三代的帝王权力就更没法说了。商朝也是这样,它实际上就是部落联盟的首领,当时所谓“天下”,所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还没有后世的实质意义,可能只是从某种意义上说,都是天子管理之下的一些领土,都属于天子。这个没有问题,但是这些领土上的人都是各自安居乐业,各地方都有自己的力量,全天下都是这个样子,中央想集中、想直接治理地方,对不起,没戏。所以,上古夏商周三代,都是这样,他们是有统治的中心,但是这个统治中心远远没办法去直接管理手底下这么多的部落、氏族、小诸侯国。不过这些地方势力的数量越来越少,从成万到几千,然后周初的几百,所谓八百诸侯。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前,各地都还是各自为政。

殷墟证明商朝存在(商朝为啥老迁都)(6)

(甲骨文出土的时候就这样)

其实这种体制,就像是黑社会老大:我们都服你天子是老大,但是老大你别干涉我。公共事务,我们可以听你的,但是我们自己内部的事务,你不要插手。这就是那个时代的特色。所以商王的统治力实际上是有限的,虽然他很强,周围的部落都要俯首称臣,尊他为天子,但是他并不能完完全全控制下面的诸侯国,尤其是越来越远的诸侯。想想周文王在商朝是什么封号?西伯侯,意思就是他是西方的这些小国的诸侯之长。天子管理东西南北方向那么多诸侯,鞭长莫及,就要委任地方上的领袖,来间接管理。那么多诸侯国的组织方式,跟我们现在的概念可完全不一样,因为他们压根就还没有我们现在这样的国家观念,现在民族国家的法律价值体系,以及民主国家之类的概念想都不用想。所以我们如果习惯了用这个现代的概念来套古代的那种情景,那是伤透了脑筋也未见得会靠谱。那时候的“天下”实际上是联盟性质的国家,“联邦”这个词在那时候用起来是绝对的名副其实,因为真的是成千上万的邦国,所谓“万邦”。这样的“万邦”说我服你商王做天子,有些事情我听你的,有些事情对我不利,我不听你的,但是我天高皇帝远,你管不了我。

迁都的理由

那么在这种统治的条件下,商朝的都城为啥老是迁徙不定呢?学者们研究出来的原因,大概有4种答案。

一个是说因为水灾。古代建城,都是要建在河流岸边,殷墟这里就是,建在洹水岸边。水边生活便利,但是,河流如果泛滥,就会直接威胁到城市的生存。最典型的例子当然是我们的母亲河黄河。历史上黄河几次大改道,从北面在天津的位置入海,到向南夺淮河入海,到现在从山东东营入海,每次改道,都会在下游形成很大范围的黄泛区。洪水真的是武器,所过之处,什么城市都会被夷为平地。古人建城,讲究有山有水,比如后面要说的洛阳,山南水北为阳,洛阳就是在洛水之北,自然就叫“洛阳”。在水边建城,就有可能受到水灾的威胁,洪水泛滥淹没了家园,就要被迫迁都。这是一种说法。

另一种说法是说,那时候生产力水平实在低下,当一个地方土壤肥力下降,再也没有好的收成的时候,就要迁都。但是殷商在殷地定都之后,200多年都没有动地方,显然这个说法也不太靠谱。

再有甚至有人说,古人崇尚质朴,原来的地方太奢华了,所以就要换个地方,从头开始建设。这个太矫情了,看上去也不太靠谱。

殷墟证明商朝存在(商朝为啥老迁都)(7)

殷墟证明商朝存在(商朝为啥老迁都)(8)

殷墟证明商朝存在(商朝为啥老迁都)(9)

(哎,漂亮!)

最有可能的说法,就是“内乱说”。传说盘庚之前有九世之乱,就是九个世代为了继承的问题打成一团。那么盘庚干脆把都城迁走,斩断贵族跟原来土地上的利益联系,重新洗牌,不失为一种高明的办法。

但是我认为还有另外一种可能性。这个时代的生产力还是太低下了,城市的出现和发展,可能让农民耕种的粮食根本无法供养城市的人口,而粮食运输在古代的成本又非常的高昂,所以不如天子就带着自己的从属,干脆迁都到物产丰富的地方去,直接享用当地的农业收成。这在古代,叫“就食”。欧洲中世纪的国王,经常这么干。他们长年在自己的国土上巡游,一方面是巡视自己的国土,另外一方面,就是要到自己的领地上去就食。这在中国古代也很常见。明天我们要讲到的洛阳,曾经就是起到这种作用。隋唐时代为什么要把洛阳定为东都?东都是隋唐大运河的中心城市,是南北大运河的交汇点,粮食都在这里集中,然后储存在洛阳周边的粮仓里。那是虽然法定的首都是长安,但是皇帝差不多要有一半的时间,要到东都洛阳“就食”,就是到洛阳这里就地取食。因为如果这些粮食再转运到长安去,运费和沿途消耗实在是太高昂了。商朝都城为什么老是迁来迁去?跟这个原因应该也有很大的关系。

商朝什么样

那么商朝是个怎样的朝代呢?给人印象最深的一条,也是我之前没有想到的事情,就是人殉。书上写的只是一个概念,真正到这里了,看到这里大片大片的废墟,看到陪葬的车马坑,还有妇好墓里那些随葬品和殉葬的人,还有古代宫殿遗址前面的那一处处殉葬坑,真的是触目惊心。一处处墓葬里一堆堆的殉葬品,还有把姿势摆得整整齐齐的殉葬的人。商朝,是崇尚拜鬼的,用活人祭祀,是他们的风俗,死后殉葬几个人想来也不是什么事。这事儿想想都让人觉得恐怖。

殷墟证明商朝存在(商朝为啥老迁都)(10)

殷墟证明商朝存在(商朝为啥老迁都)(11)

(不寒而栗)

我在殷墟博物馆里,还有露天的宫殿遗址前面的一个个坑里面,看到很多殉葬的人,尤其是宫殿遗址之前,密密麻麻的殉葬坑,里面放着一个个摆着各种姿势的人骨。这些人,有的躺着,有的坐着,有的站着,还保持着持握兵器的姿势,有一个甚至还带了一面盾牌。这对于了解当时的中国来说,是不可多得的现实材料,不亲眼看到完全无法想象。

在地下还被摆了个这样的造型,真的是尽忠职守啊!谁知道有几分愿意?

人殉这件事情在现代人看来,是完全无法接受的事情,但是在古代很多民族中,却并不是什么特别的事情。不只是商王朝,在美洲,印第安人,尤其是南方的印加人也有这样的风俗。甚至有人根据这点相似之处开始牵强附会了,说美洲的印第安人,其实是商朝的遗民,“印第安”实际上是“殷地安”,印加人也是,“印加”实际上是“殷家”。你不能说一点道理都没有,那时候白令海峡两岸离得更近,甚至可能就是连在一起的,殷商灭亡后,残留的遗民乘船出海,就到了美洲,可是这按照中文的意思硬往一个翻译出来的名次上靠,这样真的好吗?

殷墟证明商朝存在(商朝为啥老迁都)(12)

(妇好墓中的随葬品)

殷墟这里还有一个车马坑的展馆,里面有六组车马,连车带马带御者,马就静静的两副马骨整整齐齐得躺在那里,车身早就烂掉了,但是车、车轮的形状还保存完好,后面卧着一个殉葬的御者,摆放整齐。从中可以看出当时的车马形制。真正见到车马原件,还是很震撼的,有种毛骨悚然的感觉。

殷墟证明商朝存在(商朝为啥老迁都)(13)

(复原的商代车)

这个殷墟博物苑是主要的参观地,另外一个宗庙祭祀遗址在不远的另一个地方,需要开车过去,我就没去。殷墟这个地方,普遍认为就是殷商的首都。也有人有质疑,因为殷墟这里,并没有城墙的遗址,可能只是墓葬之地。但是大多数学者认为,这儿就是殷商的首都。所以,安阳这个地方,就成为中国“七大古都”之一了。“七大古都”中,其他的大都史有明载,而且遗存都十分明确,包括西安、洛阳、开封、北京、南京、杭州,都没什么争议,但是殷商的首都年代实在太久远了,好多东西都不太清楚。其他的地方,比如郑州也有商城,所以有说法说加上郑州,这是“八大古都”,还有偃师,还有别处都还有商朝遗址。但我觉得“古都”的名额真没必要再加了,殷商时代,有一个安阳做代表就可以了。难道殷商迁都所到之处,都要算作古都吗?那真的就到处都是古都了,古都也就不值钱了。

——————————————

(本文系崔岩的音频自媒体节目“岩讲录”的子栏目“岩途”的特别节目“从长安到长安”的文字版,收听语音版可关注本人微信公众号“轩辕十四工作室”(StudioRegulus),或在各大音频平台搜索“岩讲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