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 柳,梁 潮/文

摘 要:用中国式的圆锥形毛笔书写的汉字字体,包含着形式与意味,实质上这是书体的两个不同的层次,一个层次是"书法",另一个层次为"书道".根据文艺美学理论,以顾文的行书作品作为话头引发一个论题,通过对古代著名书家的代表性作品进行具体分析,从"书道"美的文化生成的历程、艺术形态的角度,说明"书法"与"书道"所存在的明显区别.

关键词:"书法";"书道";本质特性;不同层次;明显区别

从文化和美学的视域来看,仔细考察一些古代著名书家的代表性作品,可以具体发现,传统的书法作品其实可以分为形式与意味两个层次,在此专门对书法与书道这两个概念进行更加细分的学理界定和简明阐释.需要说明的是这里的"书法"与"书道"有别于传统习惯上笼统而言的书法."书法"注重实用性的文字书写,强调表义和实用的功能,是书写方法、法度、规矩、形制、模式、标准的意思,尤其以楷书为规范;而"书道"所体现的则是超越文字符号的意义,包括审美价值观念、艺术思维方式和方法论等层面的内涵,其中"道"的意思包含道路、方向、体系、学说、主张、道理等,以行书、草书为典型代表.

本文以顾文的行书作为话头引发一个论题,进而对古代著名书家的代表性作品进行一些相应的分析,搜集相关的论证素材,从书道的文化生成的历程和艺术形态的角度,探讨书道与书法的本质区别,认为楷书的技法是汉字书体标准化这一历史需要的产物,其书写法度和规范是为了发挥实用性的功能,让天下效法,适合做大众练习识字、写字和应用文字的范本.而行书草书则是文字的书写艺术,具有抒情天分和创意禀赋,适合进行本真流露与纵情挥洒的审美创造,两者大相径庭.。

书法五势演示(书学视域下的34)(1)

一、以楷书为规范的"书法"

在评论书家顾文之前,首先开章明义声明一下,对于艺术作品,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与评价,这是非常正常的事情.本文根据文艺美学理论,从书道美的本质特性的层面,书道美的表现形式的角度,谈论顾文的书道作品.

其实,之所以约定俗成地将汉字符号的手工写法称之为"法",是有其深刻历史渊源的.楷书之所以在古代受到推广和普遍使用,雅俗共赏,一个最主要的根源来自于农业时代文字和书面语言的传播方式,那时候的社会发展水平与传播的手段仅仅停留在再现的媒介系统的程度,书面语言及其知识的生产和传播模式所依赖的物质工具(笔、墨、纸、砚)效率比较低,文件、书籍等信息内容主要是靠手工抄写的方式传播.因此,亟需形成一种手工书写汉字的技艺,以便作为汉字书体的法度和规则.

秦汉至南北朝,秦篆、汉隶、魏碑等各种书体逐渐确立其自身的主流地位,书学体系也趋于形成[1],从汉代开始,已经出现专门的书法理论著述.形成于先秦、原先占据第一书体地位的篆书,至两汉时已经被隶书所代替.隶书是汉字字体一个承前启后的重大转折,隶书在东汉进入成熟与鼎盛时期之后,于魏晋南北朝向楷书过渡.隶楷过渡之交,隶书让位于楷书,唐楷最终确立其自身作为主要书体的地位.楷书作为主要的书体形式,在三国时期初具形态,隋朝时期逐渐成型,进入唐代以后,以颜真卿等人为代表的楷书已经完全形成标准,楷书的书体模式最终确定下来.

由于楷书的书写一笔不苟,精细工整,因而成为汉字书体标准的楷模.在魏晋至隋唐那样的历史条件下,印刷技术还很落后,书文印刷很不便利,根本没有办法做到普遍化和日常化.因此,手写汉字的书体,只有如此法度严谨,端正整洁,清楚明白,容易辨认,才能够应用于社会,成为各类文书、牌匾楹联、碑刻、书籍的范本,教化民众.故此,王羲之、王献之、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等人书写的楷书如此细致工整,清晰明朗,通畅流行,严谨肯确,做到了雅俗共赏,为世人所认同.具体而言,楷书就是楷法、楷模的意思,被世人所共同临摹,成为一字万同的根据和来由,作为普天之下的大众范本.

本文开头笔者已论述,在"书法"这个概念中,"法"字强调如何遵循楷法,如何使用毛笔书写汉字的规整的形体结构,强调手写的方法和技艺这个层面,拘泥于楷书的法度规范.但随之而来的问题是无法体现汉字书写艺术的"神""气"境界,无法发挥书家的主观意识,进入心手相应,达到"我手写我心"的状态,限制了书写者率性和随意的自然表现,压抑了书写时情思油然而生的本真流露,以及与之俱来的、纵情挥洒的体验和感受.受到清代复古潮流的影响,自乾嘉以降,文字考据之学大兴,书家遵循理性、推崇古老正统的正书书体,书风转向于先秦篆书、秦代隶书与晋代、唐代楷书的法度,甚至矫枉过正,恨不能笔笔都有来由与根据,以正书的书写法则和规范作为天下法,成为百世楷.这就很容易钻进书体统一,重新退回到秦代苛刻的篆书与隶书的法度,陷入那种中规中矩的窄胡同里[2],造成汉字书写艺术的狭隘与囿限,偏向于书体规矩与字体标准化的窠臼,导致没有一笔是书写者自身的结果.试看今日那些汉字书写教学的法套,联想到那些所谓的儿童国学班、少年宫之类的培训模式,他们教小孩子用毛笔写汉字,只教一些汉字的形式、结构与线条等外在面貌的东西,而根本不注重培养汉字文化的内在精神,不进行书写者的心性修炼,不进行书写者的审美素养培育,那是误人子弟的.

很显然,楷书最适合记述叙事,办公办事,适合练习识字、写字,打好扎实的基础[3].楷书只是一种偏向于技术性和工具性的手写标准字书体,只适合中古时期农业社会的传播环境.在文字和书面语言的传播还没有达到便捷化普及化,印刷术还很落后的情况下,在只能够纯手工书写标准字体,制作官方正式的办公文件或者民间正规的办事文书的条件下,楷书在这种方面有着很大的用武之地,因此也就应运而兴.

书法五势演示(书学视域下的34)(2)

二、以行书、草书为代表的"书道"

与"书法"的表现形式不同,"书道"恰巧又是一种汉字形体美的艺术生成形式,是"心中有神笔下有鬼"的艺术存在形态,不能有意规规矩矩地书写,往往越是想正经八百地写好,就越写不好,甚至还会适得其反.实际上,汉字书写不仅仅是记述和办事的技术性工具,它还是一种历史性的、艺术性的生成形态,还具有与生俱来的抒情天分和创意禀赋.当出现了毛笔后,楷书、行书、草书等书体才得以伴随而生.于是,汉晋时期才会破秦隶之规矩,代表汉字书写艺术最高水准的行书、草书,才会应运而生.不拘常法,随心所欲地抒发情感,自由自在地表现审美创造个性,得意忘形神采飞动的草书的兴起,是中国书学史上的一个里程碑.从李斯《峄山碑》的书体模式一路发展而来,晋人用理、唐人用法的书坛面貌不断与时俱进,逐渐发生明显的变化,演变成为宋人用意的书写艺术,宋行不再像唐楷那样一味拘泥法度,而是偏重于尚意宣情,充分体现书家自身的学问和人格.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演变成为明代的解构、改造与创新,不再墨守常法,而是偏向于个性化的尚态追求,扬州八怪等书家无拘无束,挥洒自如,超越书法法度,进入艺术生命意气风发的创新境界[4].

在此笔者以书家顾文为例,对"书道"进行解读.顾文是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广西区委会副主委,广西文史馆馆员,一级作家.笔者认为顾文的书法作品富于生命精神,有一种气流畅适活灵活现的特点,其中既有山野情趣,天真的稚嫩,又有人文韵味,老僧的拙朴.顾文曾经说过,如果汉字书写仅仅有艺术性,而没有实用性,它就只是无源之水,无根之木;但如果只有实用性,而不具备艺术思维和审美创造的特质,那就只是单纯记录和办事办文的写字模式,根本谈不上艺术的层次.相比之下,笔者更加推崇"书道"这个层次,其适合自由表现心理生活的真情实感.楷书这种书体,适应于官方办公与民间办文之类的需要,脱离不了与生俱来的规矩化标准化的基因,不能完全自由自在地用毛笔写汉字的艺术,因而算不上淋漓尽致的本真艺术.

正是如此,"书法"这个层次过于偏重书写汉字的技法,强调书之法度,唐楷中如欧阳询的《九成宫醴泉铭》、柳公权《玄秘塔碑》之类.那样的严格、规矩,精细、工整的技法,主要是初学者进行入门训练,或者锻练童子功和打基础之需.举例来说,笔者认为王羲之最大的书坛功绩,是在隶楷过渡与更替的历史时期,对于促进楷书书体的确立起了最大的作用.在中国书学史上,尽管王羲之获得了"书圣"的称号,但并非意味着他的书法造诣登峰造极,为后来唐、宋书家所不可超越的.从这点是讲,对于王羲之的书法作品,还要细分而论,相比于《兰亭序》或《快雪时晴帖》来说,其《远官帖》《二谢帖》,以及《十七帖》更加生意盎然,气韵生动,更加神采飘逸,也更有艺术魅力.同样道理,王献之的《鹅群帖》是最能体现其艺术生命的个性活力与洒脱风采的作品.而就颜真卿的作品来看,最值得一提的是他的《祭侄文稿》,那种将自身当时的心境尽情灌注到笔墨线条的意气,精神已经彻底渗透到字体的线条里面,而线条也完全透露出精神的形态;那种哀笔一挥而造的墨迹,与之俱来并且外化出纸面上,形成笔墨干湿、浓淡、润枯的表现形态,呼应其内在的郁屈顿挫,情真意切的心潮起伏的涌动;那种运笔点画伸缩,线条扭动,配合的是他当下悲恸心态的迫切倾泻.到了宋代,宋徽宗以其独创的瘦金体闻名舒坦,但更能表现"书道"的是他将文书、公告、碑额的书写规范统统抛到一边的心理生活状态,在他《草书千字文》中淋漓尽致地表现了他的凌遽迅忽,飞舞奔涯,和那种不可抑制的生命律动.由于受到中国古代知人论世的价值尺度和文论观念的影响,后人对赵孟頫的评价是颇有微词,但这不能否认他的艺术成就,转换到另外一个视域,仅仅就艺术鉴赏领域而言,他的行书作品《归去来辞并序》比他那些众所周知的楷书名作更能体现"书道".

楷书的功能与作用主要在于成为手写标准字体的规范和形制,形成书法法度.然而,自从毛笔和纸出现之后,汉字书写就已同时进入艺术生成和审美创造的范畴,书家书写不可能像绘画那样事先拟好画稿,也不可能像治印那样提前打好印稿,"书道"难以预定作品完成之后的效果和样子[5],有很大的不可控性,因而干脆顺势而为,反其道而行之,无拘无束,随意天成,气韵生动,才是审美创造的艺术正道.顾文的书体创作,恰好也倾向于行书和草书作品,颇为符合"书道"的生动特质和气韵风貌,他作品中所展现出来的文化意象,有一些日月星辰光辉的清明,也有一些山水景观的清新,从某种意义上体现了"书道"的相关本质与特征.

顾文认为,书学观念天生就和中国人的美学理念密切关联,如果不深入了解中国古典艺术美学,就无法把握"书道"创作及其艺术鉴赏活动.早在商代后期,人们已经开始将汉字书体(篆书)当作艺术看待,将每一个画成其物的篆书字(象形字)看成是一幅画,生成了中国特有的传统书体作品.从此以后,汉字书体因其笔法、线条、结构和章法的不断发展和成熟,逐渐形成造型富有美感的艺术作品.顾文说,书法是形体艺术,是无行之舞,有着内在的字间、行距和布局的艺术逻辑关系.他这样说,也这样实践.比如他的"無上清凉"和"静中生慧"等作品就是这样的,点者眉目,横直骨体,撇捺手足,挑剔步履.

从书学与美学的关系来看,汉字书体的实用性与艺术性之间是可以相互转换的.尽管代表"书法"的楷书作品更多地是表现法度与规范,但一些作品还是能看出"书道"的意味.如苏东坡的《赤壁赋》,作品表达出学识和书卷气,具有人格魅力与哲理意境,更有个性独创的风格.宋代是中国古代文化光辉灿烂的星空,而苏东坡则是这星空上最璀璨的明星,他的《寒食帖》是中国书学史上最好的"三大行书"之一,书坛上流传着"天下第一苏东坡"的美誉.虽然苏东坡也传承了王羲之等书坛前辈,但在生命飞扬的层面上超越了前辈,论胸怀、视野、学识、才华和人格魅力,还有在中国古代文化史上的成就,都远在王羲之之上.

西汉时期,书家将隶书写得简捷而潦草,逐渐形成章草书体,王羲之、王献之等人大力促进了从章草向今草书体的过渡.魏晋时期,各种书体相继出现,是汉字书体的集大成时期.到了唐代以后,开始出现雕版印刷传播,宋代则发明了活字印刷这种媒介技术.在手工书写的文字传播时代的条件下,手抄传播的效率较低,规模较小,成本较高.相比之下,印刷传播的效率较高,规模较大,影响范围也更加广.随着印刷传播逐渐推广与普及,用正楷抄写书籍文章的需求开始减少,介于楷书与草书之间的书体——行书便应运而兴,日趋流行起来.行书有一整套自身的执笔、运笔、用峰、点画与结构的艺术系统,是历代书家比较喜欢,成就最高的一个领域.尤其是到了宋代,文房四宝等工具逐渐完善以后,行书超越了汉隶与唐楷,形成一门抒发情感,表现情趣,创造意境的书体艺术.书坛珍品告诉我们,好的作品不仅仅是"书法",而且更加是"书道",书家们不仅仅创造了视觉艺术,而且还创造了更重要更丰富的文化意韵内涵.

书法五势演示(书学视域下的34)(3)

三、结语

包含了行楷和行草的行书,以及比行书更潦草的草书都不重"法",行书与草书尚意重情,化楷书的方笔为行草的圆笔,形成笔势流畅,生气勃发,结字风流,行气疏松恰当,布局自然飘逸的书写特色,带有更大的表现自由.书写与情思相应,可以抒发书者本人的性情意气,这样的任意率性,自由灵动,随心挥笔,情墨相生相成,容易得到神来之笔,奇逸之作,得到意想不到的书写艺术效应.

以行书和草书为形态的"书道"艺术,一方面,随着时间的迁移,笔势的跳跃与笔墨线条的流动,最终停留在静态的书体之中,让人在静态中依然感受和体验到原有的节奏感和连续的时间性.另一方面,又通过笔墨线条的长短、粗细、疏密、浓淡、枯润和虚实的相生相成,相辅相衬,形成二维的空间性.并最终通过方圆、曲直、收放、顺逆、藏露的笔法和笔意,将情感、意境和神韵水乳交融地整合起来,体现出书家深厚的学识和情趣的修养,给人以美的享受,成为中国传统最为烂漫的艺术瑰宝之一.

鉴赏"书道"作品,法度与意气这两种要素都要同时考量,但意气及其内涵这一层次显然是要高于法度的.顾文的"书道"作品已经有了目前这样的效果,他的行书的线条造型,恍若无声的诗、无音的乐,而结构搭配的避就与呼应,也能够体现出奇恣的艺术效果.正如老中医、老画家的修炼一样,书法的修炼也是活到老书写到老,越老越趋于炉火纯青和出神入化的境界,如果他的作品更加讲究"书法"法度,并在章法上能够进一步与"书道"意气并驾齐驱,比翼双飞,那就更加成熟和老练,更加接近炉火纯青出神入化的境地.

[参 考 文 献]

[1]祝敏申.大学书法[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85:112.

[2]邓散木.篆刻学[M].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15:13.

[3]侯吉谅.如何看懂书法[M].北京: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4:6.

[4]丁家桐.扬州八怪[M].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2001:193.

[5]张郁明.扬州八怪书法印章选[M].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1993:60.

(孟云飞转自《广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 2019年第5期 P28-31页,原文题目《汉字书体形式意味的文化生成和艺术形态——书学视域下的"书法"与"书道"之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