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评是这两年新出的题目形式,在浙江的18、19年的申论考卷中,以及重庆18年的申论真题中,都出现了短评的身影常见的短评篇幅不等,有的短评一句话直指要害,有的短评就是一个短小精悍、千字篇幅的小短文有的同学表示,不太会写短评,主要没有捋顺短评和申论大作文之间的关系,那么今天我们就来探讨一下短评的写法,今天小编就来说说关于写申论的技巧有哪些?下面更多详细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写申论的技巧有哪些(你真的会写申论短评吗)

写申论的技巧有哪些

短评是这两年新出的题目形式,在浙江的18、19年的申论考卷中,以及重庆18年的申论真题中,都出现了短评的身影。常见的短评篇幅不等,有的短评一句话直指要害,有的短评就是一个短小精悍、千字篇幅的小短文。有的同学表示,不太会写短评,主要没有捋顺短评和申论大作文之间的关系,那么今天我们就来探讨一下短评的写法。

短评究竟是写一段话,还是写一篇文章,主要是看题目要求。18年重庆的短评要求,就要在300字以内,有的短评甚至可以要求在200字以内,那这种篇幅,不宜再进行分段论述了,直接点题切中要害即可。但是浙江的短评,18年的题目要求是不超过600字,19年的题目要求是不超过500字,这样的话,篇幅较长就有了足够的施展空间,一般考虑分段论述。

根据同学们交上来的习作看,同学们在短评写作中,还是有一些差距的,主要体现在不会入题,不切合题意,复述材料内容等问题。下面我们就以2019年浙江申论B卷“城市与运河和谐相处”的主题短评为例,来探讨一下短评的写作。

第二题:材料6是某晚报拟刊登的一篇新闻报道。围绕这篇报道,以“城市与运河和谐相处”为主题写一则短评,与该报道一同在晚报刊发。(30分)

要求:

(1)题目自拟,观点鲜明;

(2)论述深刻,结构完整;

(3)字数不超过500字。

作品一

作者:我爱学申论

城市与运河和谐相处

大运河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时至今日,变的是时间,不变的是大运河带来的滋养。

城市与运河和谐相处,要精心保护大运河遗产。无论是扬州开展的运河环境综合治理,还是台儿庄大力推进的船舶污染治理工作,做的都是生态建设文章,运河得到了保护,最终受益的还是城市。

城市与运河和谐相处,还要有效传承大运河文化。大运河是流动的文化,这已经成为了各地的共识,通过运河文化博物馆群建设、搭建运河文化平台、举办运河国际诗歌节等措施,互联互通、包容开放的运河文化基因得到了传承。

城市与运河和谐相处,更离不开科学利用大运河资源。台儿庄利用水工遗存走文化旅游发展之路,北京打造运河文化景区,杭州产城融合实现年接待1200万人次......保护运河、传承运河文化,运河也反哺了城市。

运河兴,则城市兴。让我们每一个人积极行动,为城市与运河和谐相处出力。

首先是题目问题。以“城市与运河和谐相处”为主题,并非以其为题,直接拿来主义,“城市与运河和谐相处”少了状语成分“要”,就变成一个描述句了,这不是议论文的题目,更像是叙述文体。

其次从内容上来说,题目明确要求,与报道一同刊发,“论述深刻”。而本文仅从内容上来看,更像是对报道内容的重复,相当于让读者读了两遍相同的内容,没有做到提炼,更谈不上深刻的议论。

作品二

作者:loveyouforever

运河兴,则城市兴

大运河一直滋养着沿线城市,而城市的发展也促进了对运河的保护,两者相互促进。我同意这个观点。

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运河两岸,搬迁棚户、疏浚河道、整修堤岸,退渔还湖,退养还湖,恢复了曾经清水碧波,带动城市的发展。

提升环保意识。企业按照要求加装污油、污水处理设备,得到政府补贴,运河保护了,企业也有了经济效益,城市得到发展。

旅游与经济共同促进。利用保存完好的古河道、古码头等水工遗存,走上文化旅游业发展之路,吸引大量游客。运河文化景区成为水上观光旅游的一道崭新风景。运河保护实现了城市的不断发展,城市的发展,为保护运河提供了经济支持。

传承文化与广泛宣传。产程融合沿线大运河景观已成为中外游客必游之地,江河汇综合体正在崛起,助力“拥江发展”。通过大运河国际诗歌节,倡导通过诗歌保护、宣传、传承大运河文化。通过诗歌节吸引多地区、人民加入保护运河之中,形成一股运河保护民间力量。让运河文化能发扬光大,带动当地经济发展。

运河与城市和谐相处,才能有更多的传承与发展。

本文从题目上来说,比上一个同学要好一些,但是内容上来说,有点文不对题的感觉。既然题目点出了“运河兴则城市兴”,那么短评的内容,就应该紧紧围绕着“运河兴”与“城市兴”的逻辑关系,即为什么“运河兴”就能够“城市兴”?很显然,作者跑题了。从文章内容来看,更像是措施的列举,有点颁布政策措施的味道。

另外一个细节性问题,第一段结尾句“我同意这个观点”,感觉非常拖泥带水,不像是短评应该有的那种短明快的风格。大概是作者把“短评”和“观点评价”搞混淆了。

作品三

作者:后来

运河兴,则城市兴

运河一直滋养着两岸的城市,两岸城市也思考着如何与运河和谐相处。

①整治运河环境。搬迁棚户,疏浚河道,整修堤岸,大运河逐步恢复碧水清波。②启动运河建设,转移运河运输功能,在沿河的邵伯湖等湖泊实施退渔还湖,退养还湖等工程。③治理运河污染,船舶按要求加装污油污水处理设备。运河沿线码头,配套建设污油污水处理装置,海事部门加大对往来船只的检查,提高船民的环保意识。④发展运河文化。利用保存完整的古河道,古码头等水工遗存文化,以及大街小巷,历史肌理,重建北方水城,走文化旅游发展之路。⑤打造运河文化景区。推进运河文化博物馆建设,通过水利枢纽,3D 动漫,沙盘复原等系列解读工程,编写运河文化系列丛书,为中外游客,了解运河历史,感受运河文化搭建平台。⑥宣传运河文化。举办运河国际诗歌节,倡导保护宣传和传承运河文化,汇聚一股保护运河文化基因的民间力量。

运河之城的建设,既发扬了运河文化,又便于更好的保护运河,打造运河名片,助力“拥江发展”。

本文和前文一样,犯了文不对题、内容罗列重复的毛病,主要内容更像是具体实施方案。

那么,究竟该怎么写好短评呢?

首先一定要领会题意。本题最客观的要求就是篇幅在500字以内,再结合“结构完整”的要求,即可领会出题人的意图,是写一篇小短文。小短文的结构有哪些呢?除了必备的题目以外,还要有起首段落、分述段落,有时候还会有收尾段落,根据本文字数要求,收尾段落可写可不写,即使写也最好一句话带过。

从内容上来说,与报道内容(即材料内容)一同刊发,暗示了短评的内容,不应该是对材料的简单重复,而应该有所提炼,有所拔高。这也契合了“论述深刻”的题目要求。那么如何将问题论述深刻呢?材料内容讲述的一则则事迹、一个个故事,那么这些事迹故事可以提炼出哪些层次的内容呢?把这个问题捋清楚,就体现出内容深度了。在给定的材料里面,分别提到了生态、(旅游)经济和文化的内容,那么从这三个角度去分述评论,城市与运河和谐相处之道,评论的层次感就立体了很多。

想要写一篇不错的短评,首先应在起首句上树立一个标杆,这样立意就起来了。起首段,要秉承“破题要委婉,入题要坚决”的思想,直扑主题。在分述内容中,分论点要明晰鲜明,最好形成对仗,这样有朗朗上口的感觉。下面试作一则谨供参考。

运河兴,则城市兴

蜿蜒千年的大运河,承载着沿河两岸城市的兴衰,铭记着千里河道上的风雨烟波。今天,在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时代背景下,大运河重新焕发出的勃勃生机,又带动了沿河两岸城市的发展建设。

运河兴,城市兴,水韵气质烘托城市之美。退渔还湖、退养还湖工程的实施,河道河堤的整修与疏浚,使得大运河又重复当年的清水碧波。游船点点,碧波涟涟,江淮生态走廊的建设、运河流域文化景区的打造,使得运河沿岸的城市,重又焕发出新的光彩。

运河兴,城市兴,旅游经济带来勃勃生机。台儿庄北方水城的重建,杭州江河汇城市综合体的崛起,正在吸引着数百万乃至上千万人次的客流量,“一河渔火,十里渔歌”的盛景再现,大运河已成为一张闪亮的旅游金名片。

运河兴,城市兴,运河承载了城市文化的传播。连续举办6届的杭州大运河国际诗歌节,汇聚了保护传承大运河文化基因的民间力量;位于古漕运战略要地的江苏淮安,更是大力运河文化博物馆群建设,积极编制运河史料,搭建了良好的文化传播平台。

运河兴,则城市兴。运河不仅滋养了沿岸的城市和居民,也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精神滋养,是我们民族文化薪火相传的历史见证。

作者:赵志国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来源: 半月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