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觉得在人和人的沟通当中,如果一定要学而且只能学一样技能的话应该学什么呢?
我觉得那一定就是倾听
有一项科学研究发现,我们大部分人对刚刚听完的信息只能记住百分之五十的内容,我觉得可能这个数字还稍微有点高,可能到不了百分之五十,在八个小时之内,这个数字会下降到百分之三十五,而两个月之后平均只剩下百分之二十五。也就是说实际上我们有的时候会过于高估我们的记忆力,高估我们的倾听能力,也就是说实际上在我们和别人对话的过程当中,别人说的话的大部分我们可能都很难去还原。
我们只能记住其中的零星一点自己感兴趣的那个部分,可能你觉得你每次都是很认真的在听对方讲话,然后边听边录。但是回到家里,把录音笔打开重新播放这个人的讲话的时候,我会很吃惊地发现刚才他说这句话的时候我怎么没有注意到他有讲过这句话呀!原来他还在这段讲述当中提到了这一点。那我会觉得很奇怪为什么当时我在跟他对话的时候我没有注意到呢?
那渐渐的我就意识到我们的耳朵实际上是很不可靠的,我们的倾听能力也是非常需要训练的,但同时我又意识到另外一个很有意思的事情,你看我们可以闭着眼睛不看,可以捏着鼻子不闻,可以闭着嘴巴不吃,可以转身离开不碰不摸,可以修炼自己的内心不起心动念,但是唯独我们的耳朵很难不去听环境中的各种声音,所以你看一方面我们的倾听能力很不可靠,经常遗漏大量的信息,但另外一方面,他又无时无刻地不再接收着各类声音,这个看似很矛盾特性让我对倾听能力产生了一种很浓厚的兴趣。
那我就在想,我们为什么没有办法有效地倾听呢?
首先就是现在的信息太多了,无论是我们听到看到的信息,包括我们的手机产生的海量的信息,微信,电话,电子邮件,微博。这些干扰我们的信息太多,第二就是一种错误的预设,当对方在说一个自己熟悉的话题的时候,我们常常会觉得这个事,我早就知道了,不值得我们再继续付出注意力。或者认为对方说的事要么太复杂,不容易理解,要么就是跟自己关系不大于是就放弃继续倾听,又或者对说话人之前有一些不好的印象,导致他对你说的每一句话你都觉得很讨厌。你会觉得这些话是没有任何价值的,特别不想听,但是我要告诉你,事实可能是截然相反的,任何一个你讨厌的人都有可能说出有价值的话。第三种就是我们会常常陷入一种状态就是沉浸在自我的情绪当中。眼前说话的这个人提到了某件事,突然让你想起了一周前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一件事,于是你就会沉浸在那件事产生的情绪当中,而对面的人后面再讲了些什么,你已经完全听不进去了,所以在这些因素的干扰下我们的注意力会越来越稀缺,倾听就变得越来越难了。
那么如何才能获得超强的倾听力呢?
沟通学家们认为有效倾听必须包含四个环节,专注,理解,回应,记忆。专注于对方谈论的内容和情绪的变化,调动自己的知识储备和认知能力,最大限度的理解对方并且适时的做出回应和反馈,最后把双方达成的共识和任务目标牢记于心,缺少任何一个环节倾听都是一种低效,甚至无效的。那根据这四个环节,我把倾听力的关键放在了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我们要有空杯心态,我觉得这一点特别难但是又很有必要,就是有的时候我们会陷入这样一种念头,会觉得我比他聪明,我比他优秀,他的意见没有太多价值,一旦你有了这样一种心理预设,我们就很难再真的去听对方说什么,还有一种情况就是眼前的这个人可能昨天刚刚和你吵过架,或者你们在一些问题上有很大的分歧,可是当你们眼下必须要共同面对一件重要的事,或者说是要继续维系这段感情的话,就必须要让自己快点把坏情绪清空以便重新建立起对这个人的耐心,我觉得这一点是需要训练的。如果一个人没有办法保持一种空杯心态,他会影响你的倾听能力,特别是对做咨询的朋友来说,当一个来访者你不太同意他的观点的时候,有的时候很难再继续听下去他后面的话,但是如果你想要成为一个好的咨询者,或者是要成为一个好的记者,就需要有空杯心态。第二聪明的提问,不倾听就无法提出你的问题,那只有提了问题,对方才会有目标的去调整说话的思路,直到说出你想要的答案。那当你获得了答案,你就会更有耐心的去倾听,这是一种积极的倾听循环模式,道理很简单,当你提问的时候,对方就会认为你一定是在认真听了,对吗,会把这种正面的刺激转变成为更积极的表达。
所以向对方提出什么样的问题是非常关键的。聪明的问题,能让对方兴奋,而愚蠢的问题则会让对方尽早的结束谈话,那这里面有好几个点需要好好说一说,你要仔细听了。第一就是在提问的时候最好提出和对方思考逻辑相一致的具有递进关系的问题,因为如果你的问题没有递进关系而是一种很大的跳跃性的内容,相当于打断了对方说话,打个比方,你的一个朋友正在说一次难忘的旅行经历,他前两天去了一趟泰国玩得非常开心,结果说着说着,你突然问他一个关于孩子教育的问题。这就相当于你迫使对方要中断讲旅行经历而不得不重新思考孩子教育的这件事,你这种打断实际上就是一种破坏倾听的方式,那该怎么问呢?刚才我们说了要问一些具有递进关系的问题,对吗?那你要问他泰国怎么好玩了,你都有哪些不错的经历,吃什么好吃的,玩什么水上项目了等等,这就是一些有递进关系的问题,第二。
就对方语言当中的主要信息,也可以叫做核心信息,而发问,而不是抓住细枝末节不放,一般来说,在一句话或者是一段话里面,百分之五十到八十都是辅助信息,都是次要信息,剩下的才是真正有价值的内容。对倾听的一方来说,如果你把注意力都放在了次要信息上,那么谈话就没法推进了,有这样一段真实的对话,有一个朋友,我们叫他等你搬到北京的时候,你所看到的我跟去年会有一个很大的变化,听到这句话之后必说:那你觉得我什么时候搬到北京合适呢?你觉得这段对话有什么问题吗?很明显是吗?就是你在向次要信息发问,就是什么时候搬去北京,这是一个次要信息,你却没有关注到他最想表达的主要信息就是我的生活或事业会发生巨大变化。
如果你跟别人的对话当中始终出现这种情况的话,那么对于说话方来说,无疑是一次非常无聊和枯燥的谈话了,他会觉得你不尊重他,所以要就那个主要问题去发问,你要善于在一段对话当中去辨别哪些信息是主要信息,哪些是次要信息。当然这并不是说你不能就次要信息提问,有的时候,次要信息也可以起到活跃谈话氛围和巧妙切换话题的作用,但是必须有一个前提那就是你要确保双方的主要信息已经基本上谈完或者已经得到了反馈。
第三点重要的事要放在挑选过的场所中说。这是很多人会忽略的,我们的耳朵无时无刻不再接受外界的声音,那除了你正在跟他痛斥前男友劈腿的事,旁边桌上传来的关于股票的对话也可能会让他很感兴趣。也就是说干扰信息太多,所以重要的事最好要放在认真挑选过的地方去谈论,当你选择一个认真挑选过的地方去展开一段谈话的时候,他的好处在于他不光建立了一个不被打扰的环境,同时也让对方意识到即将展开的对话很重要,需要做好专注的倾听准备,我个人的习惯是我更喜欢在散步的时候跟别人聊天,我觉得散步的时候是非常有利于两个人边走边思考的,其次少去咖啡馆,因为咖啡馆里太吵杂,不太利于你们很好的去交流,与其去咖啡馆还不如去一家书店,我觉得书店里小声说话的效率,倾听能力会大幅提高。再一个就是微信语音,我们现在都喜欢用微信语音聊天,但实际上你发一条条的微信语音,对方未必会认真的去倾听,可能他正在处理自己的事情,所以如果你有很重要的事,不如丢一个电话过去和对方在电话里聊,效果会更好一点,这就是我们说的重要的事要放在挑选过的场合中说。
第四,要把笔记本带在身边,这种笔记本是一个很神奇的东西,他在沟通当中具有很强大的魔力,我们设想一下当对方说话的时候,你默默掏出笔记本,拿出笔认真地写下什么的时候对方会是怎么样的心情呢?但要注意什么时候使用笔记本在于你对谈话重要性和场合的判断,比如说你向同事请教工作方法,和上次讨论项目计划,和伴侣规划蜜月旅行,听老师传授专业方法。听到收音机里传来的让你豁然开朗的京剧,哪怕是旁边的人冷不丁地冒出一句话让你觉得很受启发的时候,这小小的笔记本都可以派上大用场,记笔记能让你的个人形象变得谦虚,好学,认真有责任心。同时会激发起对方更强烈的讲述欲和满足感,因为对方会想:哇,原来我的话这么重要,他竟然用笔记下来了?他对这方面的问题这么关心啊,那以后我可以多跟他聊聊,这个人好认真啊,那我也认真的说一说吧。
所以你看一个笔记本让本来随意的谈话变得走心了,让本来疏远的距离变得更加紧密了,而且有了笔记本,你再也不用担心那个靠不住的记忆力了,虽然倾听能力算不上什么高深的技法但是也着实是一项挑战。他不但需要倾听者怀着一颗关心和谦虚的同理心,同时还要学着放弃对别人评价和忠告的执着。
美国有一位著名的心理学家叫卡尔罗杰斯,他采用的这种心理治疗的方法叫做以当事人为中心,他认为心理咨询是应该放弃权威性,相信来寻者具备自我矫正的能力,也就是说以当事人为中心必须具备一个要素就是无条件的积极关注。所谓无条件的积极关注,简单的说,就是对说话方给予最大程度的尊重,不对说话方的语言做任何形式的评判,哪怕你完全不同意对方的观点,完全不认同他们的所作所为也要尝试的去接纳。接纳不意味着赞同,而是一种不带评论的观察,不做评价的倾听这是一项巨大的挑战,不过一旦我们能够做到不做评价的倾听,向对方释放出无条件积极关注的信号,那么我们一定会收获对方最宝贵的信任。卡尔罗杰斯有一句话,他说:如果有人倾听,他不对你品头论足,不替你担惊受怕,也不想改变,
这该多美好啊!每当我得到人们的倾听和理解,我就可以用新的眼光看世界,并继续前进,一旦有人倾听,看起来无法解决的问题,就有了解决办法,千头万绪的思路也变得清晰起来了。
当我们没有耐心去倾听想要急于打断对方的时候,不妨想一想卡尔罗杰斯的这句话,当我们急着表达自己的高见或者是出于好心给出忠告和分析的时候不妨先停下来,想一想卡尔罗杰斯的这段话,给予对方无条件的积极关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