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庄舞剑,意在沛公。”这是发生在著名的鸿门宴中的一幕,对我们来说都不陌生。

开元盛世时期文学书法绘画的成就 以剑起舞舞毕画成(1)

舞剑作为自古有之的一项娱乐活动,在历史的长河中其身影一直若隐若现,而唐朝是我国古往今来所有的封建王朝中文化与经济皆繁盛至极的时代,自然而然地延伸了众多的文化及娱乐形式,舞剑也正是在这个时代达到了顶峰。

由于国家的鼎盛,唐玄宗时期开始了对于声乐及艺术的追逐。他所主持设立的梨园弟子众多才艺广泛,且对于乐曲以及舞蹈的发展都具有深远的意义。

剑舞作为舞蹈的一个分支,在此时也达到了艺术的巅峰。有诗云,昔有佳人公孙氏,一舞剑器动四方,描写的正是这种在唐人的生活中随处可见的艺术行为——剑舞。

开元盛世时期文学书法绘画的成就 以剑起舞舞毕画成(2)

一、起源久远,至唐为盛

在中华源远流长的文化中,剑作为最早的兵器,早已不可考察其最早出现的年代。目前,较为著名的有锋利的青铜剑——越王勾践剑。这把象征着青铜剑意巅峰的艺术品,不只是侧面论证了那个时代的武器锋利度,同时也说明了我国古代炼剑工艺的繁盛。

在我国的春秋时代,留下了关于干将莫邪这两位练剑大师的美好传说,同时也昭示着我国的剑文化,在那个时代,由起始转变为繁盛,逐渐达到顶峰的成就。

最早的时候,由于行军乏味枯燥,而军中多为男子,所以剑舞是由男子所展现的雄健刚劲之美为主的,而由鸿门宴中项庄舞剑,意在沛公的行为可见当时的剑舞是王公贵族或军中宴饮作乐时,一种助兴的形式。

开元盛世时期文学书法绘画的成就 以剑起舞舞毕画成(3)

到了崇尚武力的汉代,由于汉武帝所取得的军事成就,以及霍去病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的呐喊,使得一时之间武力的流行蔚然成风,为上下民众所推崇。此时,随着剑的推广与应用,逐渐就有了剑舞的艺术形式。

在发展的过程中由于武器制式的创新,剑的繁盛逐渐被各式各样的兵器有了一定程度地取代。但这也并不妨碍剑在兵器中所占的重要地位,以及武士们日常生活中的常见性,晋朝时期,闻鸡起舞的刘琨与祖荻所用的武器,正是我们今天的主角——剑。

古之君子以剑自卫,所以当时士大夫阶层对于剑术的追求是坚持不懈的。而早在先秦时期,孔子的弟子子路就有关于拔剑而舞之的记载了,可见剑舞的源远流长。

开元盛世时期文学书法绘画的成就 以剑起舞舞毕画成(4)

在如此深重的文化背景中,以及千年以来,剑气逐渐礼仪化的过程里,唐朝的剑舞达到了巅峰似乎是必然的结果。

二、全民尚武,剑动四方

在唐朝建立的初期,由于李唐出生于陇西集团的大背景设定,似乎天生就决定了,这个王朝是一个崇尚武力,开拓进取的盛世。那么在这盛世的背后,军事的推崇毫无疑问加强了王朝的兴盛与繁盛

在这种全民上下这种对于武力的推崇,以及对沙场奋战,建功立业的渴望中,逐渐造就了唐朝时期剑舞飞速发展的环境。

唐朝前期国力鼎盛军队战斗力强,且上层统治者好武力影响了一大批有为的将士积极进取精进武艺。剑作为一种优美的兵器源远流长,并没有在新涌现的武器之中消逝,而是逐渐的兴盛,占据了武士大夫们心头之好。

开元盛世时期文学书法绘画的成就 以剑起舞舞毕画成(5)

随着尚武精神的盛行,剑舞作为一种日常相关于武力的活动,就广泛地流行开来了,在对剑舞备加推崇的武士大夫之中,有一部分是剑舞的观赏者,而另外一小部分更是直接参与到这项活动中。

他们的推崇与参与,加速了剑舞的发展。这其中较为著名的有将军裴旻,在关于这位崇尚剑舞的将军的传说中,广为流传的有他与化圣吴道子之间的故事。

这位将军虽是行军之人,但却是难得的孝子,在他的母亲逝世之际,他向画圣吴道子请求字画,以此来完成母亲的遗愿,将画作为随葬品常伴母亲左右。但吴道子因为灵感枯竭,无法立刻完成画作,反而要求裴旻将军做舞剑之姿来完成画作。

开元盛世时期文学书法绘画的成就 以剑起舞舞毕画成(6)

裴旻将军依言而行,果然舞毕画成,栩栩如生。而著名的书法家颜真卿先生也对裴将军的剑舞之姿有所描述,在颜真卿笔下,他舞剑的姿势仿佛雷电环绕一般耀眼夺目霹雳万千。

这无不说明了裴将军剑舞的超然成就,也难免素来文采风流的文宗皇帝将他的剑舞与李白的诗歌以及张旭的草书并列为当时的三大绝技。

当时剑舞并非仅仅流行于将军将士之间,在文人墨客中也广为流传。例如:与裴将军的剑舞并列的诗人李白,也是一位剑舞的大成者。

他是曾经于瀑布中舞剑“抽刀断水水更流”,也曾经作出“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的侠客。由李白一人可知唐朝社会上普遍地对于武力较为崇拜,而文策反倒显得落于下乘了。

开元盛世时期文学书法绘画的成就 以剑起舞舞毕画成(7)

如此种种,都说明了整个唐朝开放不羁的氛围,以及崇尚武力的风气。正是这种以武为胜的心态,决定了大唐的盛世气概。

唐朝间剑舞艺术达到巅峰的象征还远不止如此,当世之时,君民上下以及男女老少贫富贵贱都痴迷于剑舞艺术行为,比如其中女性为代表的剑舞者就有公孙大娘李十二娘等擅长舞剑的艺术家。

玄宗创立梨园时,一定没有想到这一项关于舞剑的活动会随着民众的拥护以及将士们的喜爱而散播四方,形成的体系与规范。

事实也证明,剑舞作为一种兴盛于唐的艺术形式,是唐朝的居民以及军队中不可或缺的娱乐形式,也是人们喜闻乐见的艺术巅峰。

开元盛世时期文学书法绘画的成就 以剑起舞舞毕画成(8)

在军队中、宴会上、长安城的街道里随处可见持剑而舞的雄健风姿以及围观群众的兴高采烈。由此可见剑舞这项艺术的受众庞大拥护者众多了。

但正是唐朝鼎盛的剑舞艺术,在后世的描写以及生活中却并不多见。剑舞在唐后期达到巅峰之后又突然急转中下地衰败了。是什么导致了这样极其突兀的变化呢?这背后的种种原因还要从唐代的倾颓说起。

三、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在剑舞快速衰落的一段时期内,也正是唐王朝军事实力衰败国家走向灭亡的时期。可见这两者之间有一定相关的联系,也正是这种联系使得剑舞艺术的命运与唐王朝紧紧地联系在了一起。

开元盛世时期文学书法绘画的成就 以剑起舞舞毕画成(9)

纵观整个唐朝霸有天下的历史,我们可以得知,唐王朝的军队是当时世界上最为先进,战斗力最高强的队伍。那么,在这支队伍中所兴盛的剑舞文化,也象征着唐军战斗力背后日复一日地耳濡目染。所谓势如破竹正是在这种日常相关的文化中所孕育的军队气势。

在这支铁军的保护下,使得整个中原疆土开阔,百姓生活富足。经济与文化都呈现欣欣向荣的发展形式。这也为民众们营造了一个安稳富足的生活环境,使得剑舞及其它的文化在这片沃土中得以稳定地发展。

这是对于维护这种繁荣武力的崇拜,使得民众对于剑舞文化极其青睐推崇。二者之间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另外,由于唐朝国风开明,女性地位相较于之前的封建王朝大有提高,而这里的居民在人文活动及文化交流的活动中有着高度的自由。

开元盛世时期文学书法绘画的成就 以剑起舞舞毕画成(10)

这都是建屋发展的沃土以及兴盛的原因,而开明包容的唐王朝,由于与周围的游牧民族有着深切的文化交流,使得游牧民族中的豪放不羁,也影响到了居住在中原的民众。剑舞文化正是这种豪放与刚劲的代表。

在唐朝的后期,由于安史之乱的冲击,以及李唐王朝逐渐被藩镇割据所分裂,最终为其他的王朝所取代。这种开明包容的外交态度,以及崇尚武力的社会风气,也逐渐地消失了。

开元盛世时期文学书法绘画的成就 以剑起舞舞毕画成(11)

正是因为种种促进了剑舞文化兴盛原因的消逝,使得剑舞文化这项繁盛一时的艺术活动逐渐失去了自己的根基。

毫无疑问那是一个值得怀念的朝代,不仅在于那片土地上诞生的剑舞及其他文化的鼎盛,更在于那种“无论夷狄,爱之如一”的开放与包容。

随着时间的发展与剑舞文化的衰败,公孙大娘那种刚柔并济翩若惊鸿婉若游龙的风姿。最终湮没在历史的烟尘下,我们今日只能通过记载的诗词窥知一二,这不失为一种遗憾。

开元盛世时期文学书法绘画的成就 以剑起舞舞毕画成(12)

在历史车轮的前行中,许多文化由始而胜,由盛而衰,这是自然发展与朝代更迭不可改变的规律,我们所能做的,只是铭记这些文化实知,在历史中有自己存在的身影与自我形成的体系,而不至于如同巴比伦的空中花园一样,淹没在尘沙之中不知所终。

四、参考文献

1、《史记•项羽本纪》

2、《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

3、《唐国史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