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末年关的含义(34年关)(1)

"年关″一词是指农历正月的第一天,也即正月初一。从传统意义上讲,是年节,是一年之首。也称为新年、春节、过年等。是我国最古老、最盛大、最重要、最热闹的传统节日,也是中国人所独有的节日。

岁末年关的含义(34年关)(2)

但"年关″一词,最初是怎么来的?又是怎样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变化的呢?

相传,太古时期,有一种叫"年″的怪兽,头上触角,体形硕大,形貌狰狞,生性凶残。专食飞禽走兽,鳞介虫豸。一天换一种口味,从磕头虫一直吃到大活人,让人谈"年″色变,时间一长,天怒人怨。

岁末年关的含义(34年关)(3)

玉皇大帝知道后,就差太白金星,下凡想办法,将"年″改变习性,让其永不祸害百姓。

岁末年关的含义(34年关)(4)

领旨后,太白金星就来到人间,全面调查了解"年″的犯罪事实、活动规律和惩处措施。经查实得知,"年″每隔365天蹿到人群居住的村庄,尝一次吃人的口鲜。这天正好是农历正月初一夜,等到鸡鸣破晓,它便回深山密林里去了。百姓就把"年″肆虐的日子视为最难过的关口,将正月初一称为"年关″。

岁末年关的含义(34年关)(5)

为了驱除"年″,在腊月三十,一大早,太白金星就装扮成乞讨的老人,来到了莲花村,看到村民,正在收拾东西,抚老携幼,匆匆忙忙想法躲避"年″的伤害。

岁末年关的含义(34年关)(6)

这时正在逃难的村民,看到村里来了一位乞讨的老人,他手拄拐杖,肩搭袋囊,银须飘逸,目若朗星。但都忙着有的封窗锁门,有的收拾行装,有的牵牛赶羊,到处人喊马叫,一片恐慌景象,根本无心问津。

岁末年关的含义(34年关)(7)

唯有村东头有位老婆婆,给了老者些食物,并摧促他快去躲避"年″兽。那老人捋髯笑道:"婆婆如能让我在你家待一夜,我定能把`年‘撵走。″老婆婆睁大眼睛细看,见他鹤发童颜,精神矍铄,气宇不凡,只好撇下家,逃难去了。

岁末年关的含义(34年关)(8)

半夜时分,"年″闯进村庄,它发现村里的气氛与往年不同,村东头老婆婆家门贴着大红纸,屋内烛火通明,"年″浑身一抖,怪叫了一声,朝婆婆家怒视片刻,随即狂叫着扑过去,将近门口时,院内突然传来"噼噼啪啪″炸响,"年″浑身颤栗,再也不敢往前凑了。原来"年″最怕红色、火光、炸响。这时婆婆的家门大开,只见院内一位身披红袍的老人在哈哈大笑。"年″大惊失色,狼狈逃窜了。

到了第二天,正月初一。避难回来的人,见村里安然无恙,十分惊奇。这时老婆婆才恍然大悟,赶忙向乡亲们述说了乞讨老者的许诺。大家听后,一起拥向老婆婆家,见门上贴着红纸,院里一堆未燃尽的竹子,仍然在"啪啪″作响,屋内几支红蜡烛,还发着余光……。欣喜若狂的乡亲们庆贺吉祥的来临,纷纷换新衣戴新帽,到亲友家道喜问好。这件事很快在周围的村寨传开,人们都知道了驱赶"年"兽的办法。

岁末年关的含义(34年关)(9)

从此,每年初夕,家家贴对联、燃放爆竹,户户烛火通明,守更待岁。初一大早,还要走亲串友,道喜问好。这风俗越传越广,成了中国民间惹人喜爱的传统节日过年。

但"年关″一词,并没有因为恶兽"年″的消失而被人们弃用。而是随着社会变迁,时代更替,赋予了新的内涵。

在古代"年关″针对的是在外面欠债的人。旧时商业往来,年末有必要结清欠账,欠债的人春节之难,犹如过关。

岁末年关的含义(34年关)(10)

就现在来说,过年时,人们也有许多难过的关。尤如农民工干了一年,工资开不到手里;农村有的男孩出不起彩礼,娶不上媳妇;有的特困家庭,发不起红包、送不出礼等等,这些人都是在程度不同的过"年关″。

岁末年关的含义(34年关)(11)

在党和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国通过快速经济发展和精准扶贫,在不远的将来,一定会让全体国民,无人愁眉苦脸过"年关",都能幸福愉快过新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