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古称盛京、奉天,清朝发祥地,素有“一朝发祥地,两代帝王都”之称。

皇太极尊沈阳为“天眷盛京”,故称“盛京”。

顺治十四年(1657年),在此设奉天府,取“奉天承运”之意,故沈阳又名“奉天”,清朝时期,全国只有在北京设顺天府,盛京城奉天府跟其并称,可见规格之高。

光绪三十二年,即1906年,国运衰败,无论是天眷盛京”还是盛京还是“奉天承运”,都已名不符实,这组照片即拍摄于这个时期。

清代沈阳城贵族(光绪末年奉天府的民生风貌)(1)

▲1906年5月26日,奉天的主街道,看起来相当的破旧,黄土漫道,泥泞不堪,如不是远处的城楼,根本看不出这就是奉天的主街道。

清代沈阳城贵族(光绪末年奉天府的民生风貌)(2)

▲1906年5月26日,奉天的城墙上长满了野草,一片荒芜与萧条,城楼也早已年久失修。

清代沈阳城贵族(光绪末年奉天府的民生风貌)(3)

▲1906年5月29日,这里是清北陵入口处,有人在此支起大碗茶摊,供过往行人歇脚解渴,北陵也叫作清昭陵,是清朝第二个皇帝皇太极的陵寝。

清代沈阳城贵族(光绪末年奉天府的民生风貌)(4)

▲时隔三年,即1909年,美国地质学家张伯林到奉天考察,为我们留下一些当年的影像,图为当时奉天东城门的城楼,对北图二,仍旧没有阳得到修葺。

清代沈阳城贵族(光绪末年奉天府的民生风貌)(5)

▲奉天街头的茶贩,店面非常杂乱,只有这大茶壶才略显得有丝丝生气。

清代沈阳城贵族(光绪末年奉天府的民生风貌)(6)

▲奉天城内店铺的招牌,门头设计得很是精美,不过只是间杂货铺,贩卖绸缎布匹,赤金颜料、香蜡纸张、干菜果品等。

清代沈阳城贵族(光绪末年奉天府的民生风貌)(7)

▲奉天当地百姓的院落,一个小四合院,院内堆满杂物,很是凌乱。

清代沈阳城贵族(光绪末年奉天府的民生风貌)(8)

▲又是一个街头的茶摊儿,还没有客人来喝茶,伙计百无聊赖的样子。

清代沈阳城贵族(光绪末年奉天府的民生风貌)(9)

▲奉天东门外一座寺庙,应该是天齐庙旧址,这是一座道教庙,相传东岳大帝是掌管人间贫富贵贱、生老病死的神仙,又名“天齐神”,故此庙俗称“天齐庙”,亦称东岳庙。

清代沈阳城贵族(光绪末年奉天府的民生风貌)(10)

▲奉天古塔,拍摄方位应该是北城墙上面。

清代沈阳城贵族(光绪末年奉天府的民生风貌)(11)

▲中东铁路的铁路护卫,“中国东方铁路”的简称,亦作“东清铁路”“东省铁路”,日俄战争(1904-1905)结束后称中东铁路,即中国东省部铁路之意。

清代沈阳城贵族(光绪末年奉天府的民生风貌)(12)

▲中东铁路为19世纪末20世纪初沙皇俄国为攫取中国东北资源,称霸远东地区而修建的一条“丁”字形铁路,图为在铁路车站休憩的旅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