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挑战赛#爆竹,最早的爆竹是指燃竹而爆,因竹子焚烧发出噼噼叭叭的响声,故称爆竹。

而爆竹起源于人们对火的崇拜,萌牙于庭燎。

那么什么是庭燎呢?庭燎是个很生僻词,《诗 :小雅 庭燎》就记载了周王室的宫廷中庭燎的制度。

庭燎,从字面通俗解说便是在庭院里的烧篝火。

《礼记》记载,大宗伯主管的九种祭祀,其中三种最重要便是燃烧木柴以祭祀。

古代祭天时焚烧湿柴,以烟雾形式祭祀,以实柴祀日,月,星辰,把牲畜放在柴上烧烤为享祀,以积木燎之以祭祀。

这种国家祭祀形式流于民间,普通百姓家庭便

在自已家院子里,堆积柴草燃烧烤火,燃烧的草木或挥发油缘故,加热后膨胀爆裂声,惊吓野兽和鬼怪。

古人的意识中,病是由看不见的鬼怪带来的用篝火及其燃烧中爆裂声可以惊吓走野兽,便也可惊吓走鬼怪,他们认为这个让人生病的东西是看不见的鬼怪,和野兽一样,都怕柴火燃烧火焰,和燃烧时发出的噼啪声,于是就将在冬季疫病盛行时“燔柴驱病,惊兽吓鬼的这一行为习俗传承下来俗称“庭燎”。

竹爆与爆竹 竹爆与爆竹(1)

其实古人不知道的是疫病大多是由病菌引起的,篝火温度较高,全家人围着烤火即取暖,又除菌的。

而篝火燃烧中,需要添加很多的干草木,有句谚语说:“天下草木皆是药,百草千木燃烧中的烟薰火燎便是除菌祛邪驱湿的好办法,今有的地方风俗中还有过年烤“柏灵火”的风俗。

柏树本身的挥发油有杀菌的作用,烤火本身也有类似艾炙的作用,而且大家围火而坐,吃喝弹唱心情愉悦也有促进身心健康作用。

晋朝衣冠南渡后,(华夏文明发源于黄河流域习俗流传至南方)将庭燎这一习俗带到南方,因南方竹子多,在庭燎时南方人往往把竹子投放火堆中,竹子一加热,空气膨胀,就“嘭”的一声爆裂开来,人都吓一跳,更不用说附近野兽,(南方多山,多兽,多怪)。

《神异经》云:“西方山中有人焉,其长尺余一足,性不畏人,犯之则令人寒热,名曰山燥。以竹着火中,烞爆有声,而山噪惊惮,此虽人形而变化,然亦鬼魅之类。

《荊梦岁时汇》有首诗是南朝梁宗懔写的:“正月一日是三元之日。《春秋》谓之端月。鸡鸣而起,先于庭前爆竹,以辟山臊恶鬼。

此时,庭前爆竹,以成习俗,唐诗中有诗说道:“新历才将半纸开,小庭犹聚爆竿灰。

竹爆与爆竹 竹爆与爆竹(2)

庭燎以火煨竹而爆,至到宋朝北宋期间都是如此以竹爆而庆。

南宋《爆竹行》曾这样写道:“截筒五天煨以薪,节自汗流火力透,健仆取将仍疾走,儿童却立避其锋,当阶击地雷霆吼,一声两声百鬼惊,三声四声鬼巢倾,十声百声神道宁,八方上下皆和平,却拾焦头垒床底,犹有余威可除疠。屏除药里添酒杯,昼日嬉游夜浓睡。

从诗中,我们可以看出此时竹筒中因是填上火药的了,只不过是没有引线的,要烤而掷地方可爆响,(当阶击地雷霆吼)。

从竹爆声到火药爆竹,历多少年岁经多少皇朝更替,直至造纸成功为平民所用,才有了如今的纸扎火药爆竹。

隋唐时期,因大众追求炼丹成仙,有没有人成仙不知道,但是从炼丹中人们却是发现了火药的制造方法,这才是冷兵器时代过渡到热武器的技术支持。

想来,所有高,大,尚,的东西,最初都是从“不务正业”中来哈。

葛洪从师学道练丹,著有多本著作,屠呦呦的也是从其《肘后备急方》启发提出青蒿素,成为诺贝尔奖得主。

蔡伦的造纸,也是在一次偶然的游玩中,看见一群小孩在一个扔满绵织物的死水池中掏出浆质物摊晒取之玩耍,而发明造纸术。

“玩”与“不务正业”恰恰成就了许多广为人知的丰功伟绩。

爆竹只不过是火药技术的另一种表象,他的主要成份是,硝,碳,硫磺。此三样皆可入药。

《本草纲目》记载,芒硝,解毒清热消炎,硫磺,解毒杀虫,补火助阳通便,碳为草木灰,古为天然肥料,消毒剂,亦可助阳为火部。

竹爆与爆竹 竹爆与爆竹(3)

宋朝巜会稽志》“除夕爆竹相闻,亦或以硫磺作火爆药,声尤震厉,谓之爆仗。

爆竹声如雷,而震厉驱邪劈精杀怪除妖散瘟祛疫。

传说天有五雷金,木,水,火,土,五行之雷,而人有五脏相对应,故而又有雷响起五行,转六腑,一阳生而百病消的说法。

竹爆与爆竹 竹爆与爆竹(4)

当然,传说爆竹是为了驱赶“年”兽的,挂桃符贴红纸以驱邪崇。

正衣冠,以次拜贺,是相互庆生而贺喜。

古时瘟疫多在过年前后发生,世多猛禽多兽怪,多病多疾,多兵祸多匪患,多蛇虫,少医寡药,天多灾,人多祸,故而相互拜贺。

看史书知道古时人们坚难,才会感恩现在是多么的幸福。

幸福到过年都已经成为了一种形式。

古时过年烧庭燎,围炉困坐,达旦不寐,燃爆竹,挂桃符,饮桃汤,喝屠苏,椒柏酒,进敷子散,服却鬼丸,这些活动统统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祛“鬼”驱兽,防疾防病防兽,为生为活而全民动员节日。

总记的小时侯过年,那是从年初盼到盼到年尾,按着指头数日子,那个期盼哦,总觉的很长很长,日子过的很慢很慢,终究是盼到过年。

三十那天早早的起来,急急的忙换中堂贴年画撕掉旧的春联,贴上新的春联,辞旧迎新。

竹爆与爆竹 竹爆与爆竹(5)

把家活都干完了,草草扒拉下午饭,洗澡,穿上全套内外全新的新衣服,拿上爆竹点上香边打爆竹边出去显摆了等晚上吃年夜饭了。

那样年夜饭,不是在过年,平時无论如何是吃不到的。

最先上桌的是带着蹄膀的大猪脚用脸盘装着端上桌的,里面放满了吸饱油汁的豆腐松。

猪是自家爸妈养了一年的大猪,暑假时没少为了猪草,而下河摸鱼腥草,上田沟螃里割猪草的,为了就是过年爸妈多给点压岁钱,多买点爆竹,烟花去显摆显摆。

蘑菇炖鸡,那蘑菇都是大山上香菇棚里香菇佬那摘来回家自家晒的满满的阳光太阳味,进嘴就嚼的出满口的阳光味来。

猪肚墨鱼汤,冒着鲜香的滚气,猪肚的滑润墨鱼鲜香,进口满满的鲜气,直溜进胃的灵魂里荡漾。

冬筝炒肉,刚出土的黄土芽冬笋,要剥十几条笋壳才有一盘笋肉,配上红椒,绿蒜叶又好看又馋人。笋肉又脆又鲜配上腊肉,那是香甜脆鲜。

肉丸子是我最喜欢吃的,现做现炸,炸肉丸子香气四溢,整个院子都闻着香,我是等不及妈妈配菜的,伸手扞起便吃,要不是老妈阻止,我想年夜饭大家是吃不到油炸鲜肉丸子的。

鱼是一定要有的,整条油炸配上香菜红辣椒,看着喜庆,香气扑鼻,不过我是不大吃的,因为比鱼好吃的菜多了去了。

每年过年,父母都精心准备各种美味佳肴,摆的满满的一桌子,三十晚上是八仙桌,人手一杯茶泡上,饮料,白酒都烫热了,全屋灯都开着,厅前灯泡,我父亲是要换上100W的大灯泡的,全家人都坐好,我便出去点那挂在竹竿上挑起的超大捆炮竹“满地红”的。

震天响的爆竹,响彻山街小巷,代表着我家年夜饭开始了。

竹爆与爆竹 竹爆与爆竹(6)

年夜饭桌上有蛋饺,油炸脆骨,炒红薯粉丝,肉炖木耳,腐竹,爆肥肠,腊猪耳朵丝,后来过年,一年比一年丰富,有炖牛肉,红烧羊肉,再后来狗肉也上桌了,(我爷爷常讲,狗肉不上席),各种野味,兔肉,獐子肉,麂子肉,野鸡,石鸡,野猪肉等等,以前没吃过,看过的,都被父亲,或者我给提前几个月就暗暗谋划搞了藏冰厢放起来,等着年三十上桌呢。

真所谓是人们讲,狗肉上席,乌龟王八爬上桌的年代。

那是个费尽心思搞没吃过的年夜饭时代,什么贵吃什么,什么稀奇吃什幺,什么没吃过就搞什么吃。

如今年近半百,发觉年是过的这么快,2021转眼2022,眨眼便又到2023年,是时间过的太快,还是自已过的太慢?

想来还是现在的爆竹引线太急,火药太烈,爆竹太响,容不得太多延时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