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街头,看到有一家饭店,名字是“以客围煮”。这个成语应该是“以客为主”,原意很清楚,就是按照客人的要求办事情。这家饭店,活学活用,把她改成了“以客围煮”,这显然是一家火锅店。

谐音的词语大全及答案(最好不要乱改词语)(1)

最近,有一种饮料比较畅销。她的名字叫“开卫”,是酒桌上,不喝酒的女士们常常要点的饮品。“开卫”,其实是借用了“开胃”的谐音,搞得人们不知其所以言。

类似的例子还有许多,比如;

有家服装店,名字叫“衣衣不舍”,其实原词是“依依不舍”。

治眼睛的药,药名叫“一明惊人”,其实原词是“一鸣惊人”。

止咳嗽的药,药名叫“咳不容缓”,其实原词是“刻不容缓”。

有个网络平台,是搞对象的,叫“一网情深”,其实原词是“一往情深”。

谐音的词语大全及答案(最好不要乱改词语)(2)

一个品牌热水器,竟然想出广告词,“随心所浴”,其实原词是“随心所欲”。

治疗结石的广告更是出奇制胜,叫“大石化小,小石化了”,其实原词应该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我看,如果这样长此下去,本末倒置,是不是不太合适?什么词都能改,到底那个是本源,变得越来越不清楚了。

中国语文,是比较严肃的语文,其词其意都是非常明确的。社会上,如果乱改乱用谐音,会搞得人们语文混乱,语法混乱,无法张嘴,无所适从。

须知,这样改过的语文,还有一个硬伤,就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看看文字,免强知道说得是什么?如果发音读出来,谁也听不懂,只能是一头雾水。

谐音的词语大全及答案(最好不要乱改词语)(3)

特别是,我们的孩子们分辨力比较差,正在学习时期,老师怎么去教中国语文呢?

面对“乱改词语”,使用“谐音”的此情此景,我们的学生们怎么去遣词造句?怎么去学习中国语文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