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闻白老师故去,心如止水;又闻,疑窦丛生;再闻,惊愕,沉默无语,今天小编就来说说关于朴实无华默默付出的老师?下面更多详细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朴实无华默默付出的老师(精心育桃李无言自成蹊)

朴实无华默默付出的老师

  初闻白老师故去,心如止水;又闻,疑窦丛生;再闻,惊愕,沉默无语。

  从初闻到再闻,相隔半年之久,近日从同学处证实:2016年1月16日,老师辞世,享年77岁。伤感、遗憾、内疚一起袭上心头。白老师—我们的恩师,你咋就走了呢?

  白老师,讳汝怀,1939年8月7日出生,籍贯为河北景县野庄乡白家寺村。他中等身材,黝黑的面庞,二目炯炯,微笑时慈祥仁厚,发威时让学生胆颤,如额头添一月牙,就是一个铁面无私的包青天。

  自我上小学五年级到初中毕业,白老师就担任班主任并教授语文课。说起白老师的语文课有三个亮点:一是教材烂熟于心,分析课文精辟透彻。每当讲解一篇新课文时,从作者介绍到时代背景,从段落分析到中心思想,讲述得脉络清晰,精辟透彻。老师在讲述时,抑扬顿挫、声情并茂,把一篇课文讲解得活灵活现,同学们精神饱满,如听评书般的全神贯注,如错过白老师一节语文课,那将是一大遗憾,记得在讲授毛主席诗《七律·冬云》时,让一女同学朗读,当读到“独有英雄驱虎豹,更无豪杰怕雄罴”时,把“罴”读成罢,引得哄堂大笑,白老师又点了一名同学再朗读,既纠了错,又给同学以尊严,这就是白老师的内涵,诸如此类多多。

  第二个亮点:作文课。一提到作文课,大部分同学都不愿意上,十几岁的学生,腹内空空,阅历浅薄,写一篇作文如同赶鸭子上架,如何写好一篇作文,白老师因材施教,先教授学生掌握好写作文的三要素:抓住主题,突出中心思想,不跑偏等等。经白老师悉心指导,同学们的作文水平有了长足的进步,对好作文,白老师在班上多次宣读,对较差的作文不断给予鼓励,很有幸我的作文几次被选为范文在班内宣读,我的作文水平源于白老师的悉心教诲指导。

  第三个亮点:板书。白老师的板书就是地道的书法。老师每次板书时,同学们不眨眼地紧盯黑板,课后模仿练习,按现在的评价就是“白体”:雍容华贵,饱满圆润,秀丽洒脱,柔中有刚,学校的宣传标语出自白老师之手多多,实为建国中学的书法家、教育家。

  班主任工作,白老师兢兢业业细致入微。刚刚升入初中时,我们班有一位下肢不健全的Z姓同学,家距离学校2华里路程,每天骑自行车往返家校之间,该同学为了自己的尊严,早到晚归,课间从未如厕,有好事同学想看看其究竟如何从自行车上到教室,但失望了好久,一次偶然的机会,谜团揭开:当教室门敞开时,直接骑入教室,当教室门关闭时,骑到门口下车步行到课桌。好事者就是要一睹如何步行,个别学生还模仿该同学走路状,当面还口出歧视语言。白老师得知后,随即在班上对少数同学的行为进行了批评,并号召同学们献出爱心,给予特殊照顾,此后,这个同学像熊猫般地受到全班同学的呵护,顺利完成了初中学业,另有一个L姓同学,上课时突然栽倒地上,口吐白沫,面色蜡黄,抽搐不止,当时全班同学一片惊愕,白老师先让全班同学安静,然后走到该同学身前,掐住人中,几分钟后该同学苏醒过来,白老师和班内同学一起将这个同学送回2华里外的家中,这个同学患的是羊角风,在老师和同学们的呵护下,同样完成了初中学业。中学生处于叛逆时期,白老师以他的人格魅力,丰富的管理经验和精良的业务顺利地让我们度过了初中的学习阶段,用不尽的关爱和辛勤的汗水诠释了一个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的情怀。

  初中时发展团员,我班一个L姓学生成为发展对象,经校团委批准,同意该同学为团员,在填入团志愿书时出了大问题,文中有一句话:“……我要接好毛主席的班”。这可了不得,在当时可是政治事件,摊上大事的同学,入不了团是小事,还要在全校做检讨,给予开除处分,身带污点,学生一生命运可能因此而改变,但白老师逆势而上,力排众议,置个人安危于不顾,费劲了周折,最后得以保住了学籍。白老师是用自己的政治生命做赌注换来的啊!也可能有的同学早已忘却,但我们永远都不会忘记。

  班内一个Z姓学生,上课说话、睡觉、迟到、旷课、打架、骂人、抽烟、喝酒,可谓问题多多。一次与同学打架,受到白老师的批评,他不但不听,还当着全班同学的面连喷脏话,震怒的白老师惊人地掴了他一巴掌,“真是朽木不可雕也”,老师气愤地说了此话。接下来,白老师步行往返3公里多路程,冒雨到庞堂村进行了家访,第二天白老师又在课堂上叙述了家访过程。经此一折,班内秩序良好,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氛围持续到毕业。

  1970年5月20日,毛泽东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发表重要讲话:《全世界人民团结起来,打败美国侵略者及其一切走狗》,那天全校师生聆听着来自北京的声音,同学王雪华把稀有的收音机带到课堂,贡献给了我们班的全体师生,听罢直播,白老师铿锵有力地说:“秒钟的声响计算着帝国主义的灭亡,火车的汽笛声响代表中国人民前进的力量”,令在场的每位同学热血沸腾,豪情激荡。

  1971年夏,雨季上游泄洪,运河水猛涨,水大流急。在毛主席畅游长江精神鼓舞下,我与另外一个L姓发小中午去横渡运河,那时真是带着草帽子鳬水不知深浅,自己的水性也就一般般,但凭着一股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勇气,在70米宽的运河洪水峰期,愣是游了一个往返。当返回原地时,看到了同班同学王雪华,我以胜利者的姿态高喊了二哥的大名,奇怪的是不但没有回应我,还把头扭向了另一侧,天啊,我看清楚了,是白老师,原来是中午来查下河玩水的学生,吓得我麻溜地跑了,下午也未敢去上学,心想白老师不会放过我的,等着挨收拾吧!奇怪的是,第二天去上学老师竟只字未提,几天过去我的心稍有平缓,一天晚上白老师突然到家做家访,坏了,肯定是为下河之事而来,但白老师对我和蔼地说,我和你父亲说说话,你去休息吧!不知什么时候白老师离去,第二天,父亲对我说:“好好学习,为老师增光”,简单的九个字寄托着老师和家长的殷切希望,让我时刻铭记于心。

  1972年,中央号召在全国开展进行一次思想和政治路线方面的教育活动,大唱《国际歌》、《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两首歌曲,学校组织举行全校两首歌曲比赛,为唱好两首歌曲,白老师先让同学们熟悉歌词,对歌词的背景进行透彻的讲解,第二步学唱,第三步练习,唱好唱不好指挥最重要,白老师先做示范,如何打好拍子,正拍、反拍、强弱节奏一一给予讲解。经白老师的悉心指导,全校师生在建国礼堂举行了隆重的歌咏比赛,我们班取得了优异成绩。

  初中阶段,劳动课同为主课。每周不定数,劳动项目有拔草、拾粪、积肥、开垦荒地、挖池塘等,尽管我们十几岁力气不全,但男女同学在劳动中各个表现不凡,同学们积极自带劳动工具,镰刀、粪筐、铁锹、独轮车样样俱全。距离学校2华里的建国窑厂旁有一片不毛之地,经全体师生的接力劳动改造为良田,推土万车一亩田,不毛之地创高产,小麦、玉米、棉花成为样板田,在土地改造过程中,白老师上得课堂、下得农场,推起独轮车干劲十足。

  尽管处在动乱时期,再加之受白卷先生及极左思潮的影响,文化课被边缘化,学工学农为主要科目,但中二班在白老师悉心管理和教诲下,从课堂秩序到课堂学习氛围井然有序。1972年,教育体制进行了改革,由初中学制三年改为两年,由夏季毕业改为冬季毕业,中二、中三两个班级正处于交汇期,初中二年级时,听到了来自上面的消息,教育要“回潮”,升高中要经过全县统考录取,当时初中有6个班,高中计划招收两个班。白老师以持久的韧劲倾注了全部心血,尽管无言表达,但已用实际行动助力同学们多多升入高中,机会是留给有准备者的,果不其然,1972年冬,全县进行了升学统一考试,在建国中学的考场,在监考老师严格的监督下,在和平闸传来基干民兵演习中的阵阵枪声中,第一次感受到了考场的严肃性和令人窒息的紧张氛围。考试结果,中二、中三班的学生升入高中的比例最高,白老师的辛勤付出得到了回报。辛勤园丁的浇灌,开出了丰硕的果实,是白老师数不尽的心血和汗水付出的结果,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白老师在业余时间,拉上一曲二胡,调节紧张工作与生活压力。当初,校文艺宣传队成立时,乐队还是空白,白老师、于老师等作为乐队主力参加业余演出伴奏,王雪华、孟繁武、魏子君和我为学校宣传队乐队成员。1972年,在建国公社会议室内欢送新兵入伍文艺演出时,白老师与我们同台伴奏,表演唱《把那五好红花寄回家》,王雪华同学饰演男一号入伍新兵,此节目受到热烈欢迎,尽管是在晚上演出,尽管是在建国公社唯一的大会议室内演出,但远道而来的同学们和观众座无虚席,雷鸣般地掌声经久不息,演出后的一段时间内,还在校园热议流行传唱。

  1974年,我高中毕业前夕留校任音乐教师,与白老师的接触、学习交流多多,对疑难问题经常请教白老师,老师空闲时到我办公室聊聊天,拉拉二胡,了解一下初中、高中同学们的情况。白老师鼓励我千万不要丢掉文化课,学习学习再学习,努力努力再努力,立足当下,放眼未来……老师的鼓励时刻回响耳边。1975年的秋季某天,白老师到我办公室寒暄了一会儿后,告诉我要调走了,当时想,老师随便说说而已,心想不会放你走。但很快,秋季开学后,白老师真的调走了,没有听到任何消息,没有送行,白老师默默地离开了工作十几年的建国中学,如在当今,那要举行一个特别隆重的欢送仪式。我曾试想,一个热爱教育事业的园丁,一个优秀的教育工作者,把青春和一腔热血献给了建国中学,他深深地留恋着那片热土,他深深地眷恋着他的学生,他深深地爱着他的亲人。建国中学、河西街的一草一木,他都是挚爱地!老师1957年到建国工作,1975年调离,人生最美好的年华献给了党的教育事业,献给了河西完小建国中学。用一腔青春热血,书写了人生的辉煌篇章。不曾想到,此为师生最后一别。

  老师调离我们未曾给他践行,令人惆怅,自此一别信息中断。1979年我在师范学校上学时,同班一个同学偶尔提到他的班主任老师,那时我得到了真实消息:白老师离开建国中学后调入里老中学,距离自己的原籍还有50多华里的路程。后得知,孟繁武、梁树军等同学于2000年到景县看望过白老师。

  沧海桑田,世事巨变,从白老师离开建国中学已34年过去,师在故城北,我在故城西,日夜思师不见师,愧疚缠心里。老师在做人上如同己姓,清清白白、一身正气,在处世上光明磊落、正气凛然,在教书育人上如同己名,以高尚的情操,以己之躯庇荫学子,呕心沥血、鞠躬尽瘁!

  老师所为,所能熟悉的只能是只言片语,不只是我的文笔笨拙,是因为老师做的太多太多,老师啊,你虽然离去,但你培育的桃李,各各行业遍及,个个品德优良,业绩优异,老师若在天上得知,定是无比自慰欣喜。再多的语言无法表达同学们对你的哀思追忆,华丽的文笔写不尽你辉煌的业绩,您就是一支永不熄灭的蜡烛,在风雨和日丽下,在暴风骤雨中永远照亮我们前行,您就是夜空中耀眼的明星,我们天天都在仰望您。

  恩师高风亮节呕心沥血培育桃李英名永存

  学生勠力同心弘扬师风砥砺奋进续写辉煌

  敬爱的白老师,你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白老师语录:

  严是亲,松是害,不管不教要变坏

  读错音、写错字,及时纠正不误事

  耽误庄家一季,耽误孩子一辈

  横吃萝卜竖吃姜,脱缰野马无阻挡

  好好学习,前途无量

  写作文三要素:时间、地点、人物要记住(刘宝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