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每一个孩子的成长之路来讲,必须要经受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自我教育的洗礼。对于学校教育来说,不管是学校老师,还是家长们都特别重。

对于家庭教育则只有一部分家长重视,因为他们非常清楚良好的家庭教育成长环境和教育才是促进孩子身心健康成长的沃土。

对于社会教育来说,也只有一少部分学校老师和家长们能够重视,经常拿社会上的正能量案例或负面的消极案例来教育和引导孩子们。

但是通过多年教育研究,我发现自我教育常常容易被学校、家庭和社会三者忽视。这本身并不难理解,自我教育主体是孩子或成年人个体自我,在没有外因引导和激励的前提下,很难启动。如果孩子缺少了自我教教育,都将无法真正起到引导孩子朝健康成长方向发展的目的。

孩子将来优秀怎么教育(孩子走向优秀之路)(1)

自我教育的内涵是什么?

自我教育是指个体通过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经历生活后,进行深入思考而后反观自己身上的缺点或不足,在自尊心和上进心的驱动之下,不断自我修正错误,完善自己的人格,克服懒惰思想,突破自己的潜能极限,最终实现人格的健全和目标追求,逐步实现自我综合素质走向优秀的教育过程。

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自我教育,就是自己教育自己。

或许很多家长会产生疑问,一个孩子有自己教育自己的能力吗?我的答案是能,但必须要有学校和家庭教育的外力引导和驱动,才会让孩子发现自我,找到自己努力的目标,付出实践行动后,才能真正实现自已教育自己的目的。可能这样说起来,仍然很模糊,不容易理解,下面我进行解析。

孩子将来优秀怎么教育(孩子走向优秀之路)(2)

自我教育的萌芽期在儿童期,需家长用心去观察小荷才露的尖尖角。

我之所以把自我教育的萌芽期从儿童期开始定位,是因为孩子自打进入小学以后,便正式宣告进入儿童期。此时儿童在学校老师和家长的共同教育引领之下,开始系统学习课本知识。而在应试教育的体系里,孩子们的学业成绩往往反复被老师和家长提及,这就让孩子们开始围绕如何考出好成绩而去努力。当孩子获得好成绩时,会被赞美、欣赏和鼓励;当孩子考的不好时,会容易被家长或老师批评,继而被冷落。在这两种不同的态度面前,儿童很容易感受到努力获得好成绩的重要性。

当然,仅靠孩子的学业成绩来评价一个孩子是极不理性的,甚至容易片面肯定与否定一个孩子。如果学校老师和家长能够针对儿童的好习惯好品质来合理评价,则容易让孩子在自我教育方面找到努力的方向。

孩子将来优秀怎么教育(孩子走向优秀之路)(3)

如一名儿童虽然学习成绩中等,但是积极乐观,自尊遵守纪律,认真完成作业,很容易得到老师的当众表扬。当这名儿童多次被表扬后,他内心会不断产生我在老师眼中是好孩子的想法,会更愿意自觉遵守纪律,更愿意把精力放在学习之上。

如一名儿童虽然喜欢玩手机游戏,但是爸爸妈妈在家里都特别自律,从不轻易当着孩子面玩手机游戏,或者不停地上网。当爸爸妈妈对想玩手机游戏的孩子说,你瞧,手机其实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吸引力,只要我们知道他可以成为诱惑你不断上瘾,对它产生心理依赖,你就会远离它。当儿童不断被父母灌输这样的观念时,再加上有家规的约束,他们就会不断自我暗示,我要远离手机,因为我不想游戏成瘾。

孩子将来优秀怎么教育(孩子走向优秀之路)(4)

老师和家长,包括儿童的玩伴都有可能成为孩子学习的榜样,当然这榜样既有积极的,又有消极的,关键家长和老师们是否重视对儿童进行认知和分辨力的引导教育。非常遗憾的是,现在由于学校教育普遍把注意力放在儿童学业上面,对孩子人格品质培养明显弱化。而家庭教育由于家长的不重视,孩子仍然很得到真正意义上的人格品质正向教育和培养。因此,对于儿童期自我教育的萌芽来讲,绝大多数孩子根本做不到。

自我教育的纠结期恰好在青春期,家长和老师懂教育,才能合理引导少年正确认识自己。

对于青春期教育来讲,当下无论是学校还是家庭教育都没有很好实施,一面方面是因为学校没有青春期教育的专门课程,另一方面是因为家长们普遍都不愿意在孩子进入青春期之前,就储备丰富的青春期教育知识。这才导致很多少年的青春期成长如同疯长的野草一般,想铲除他们内心的杂草,只能折断其茎,而不是能挖掉其根。

孩子将来优秀怎么教育(孩子走向优秀之路)(5)

有经验的家长往往不会让孩子的家庭教育在出了问题之后,才去亡羊补牢,而是从幼儿期和儿童期就连续培养教育。因为他们非常清楚,好习惯好品质培养,是孩子将来进入青春期后最好的成长保障,因为好习惯可以拒绝外界的不良诱惑,好品质可以让孩子有很好的分辨力,轻易不会被坏习惯满身的同龄人同化和影响。

凡是在小学阶段学业和生活习惯培养很稳定的孩子,一般来说他们的生活情趣很丰富,在良好亲子关系的构建之下,儿童和父母关系相处融洽,极容易使家庭教育发挥作用。从小学阶段就学业成绩优秀的孩子,进入初中后在学业方面遇到的阻力就会小一些,压力自然小了,这样一来,就让少年有了自我思考的时间,即寻找自己竞争的目标,通过努力去不断超越一个又一个对手。

与之相反,在小学阶段就难于管教的孩子,到了青春期之后,往往特别自我,他们不愿意接受外来的约束与改变。而此时自我教育往往是往负面方向发展,如同南辕北辙。

孩子将来优秀怎么教育(孩子走向优秀之路)(6)

当家长和老师们都清楚良好的关系,才是教育的前提时,只要用心去面对青春期少年,用爱、呵护、宽容去关心他们时,少年们会观察一段时间后放下心理戒备,最终认可老师和父母的关心,既而愿意接受教育和引导。但是对于不合理的批评与否定,随时都可能激发少年们的逆反心理,从内心深处产生对抗。对于绝大多数学业成绩差,游戏成瘾,不愿意接受管教的少年来说,自我教育几乎不会发挥功能。而对于那些始终保持好习惯好品质的少年来说,不管学业成绩是否很优秀,他们都会不断通过自我肯定和激励,让自己锁定努力的目标,而这样的孩子只占少年群体的一少部分。

孩子将来优秀怎么教育(孩子走向优秀之路)(7)

自我教育的茁壮成长期在高中阶段,如果引导得法,则能让少年顺利走向成人世界。

由于经历了中考的关键抉择,在初中三年里非常努力的少年,往往能考入理想的高中。而在玩乐中混日子的少年则往往连普高都进不了,面对今后的路该如何走,有少青春期少年此时才突然醒悟,以前的我是否真的错了?难道我真的不是学习那块料吗?我以后的路该如何走方向在哪里?

这些自问,其实恰是自我教育发挥了作用,在少年的内心世界里终于开始为自己寻找出路。如此家长们利用好这个机会,不因孩子没有考上理想的高中而沮丧,相反能冷静而理性地引导孩子找到今后的人生目标,则可以让孩子从消沉中走出来。

孩子将来优秀怎么教育(孩子走向优秀之路)(8)

父母帮孩子找到人生目标,这是孩子在走向成人之前必须要做的大事。理性的家长往往会把自我教育作为突破口。如与孩子平时聊天时,绝不会说,你今后要如何如何。而是说,你对未来有什么打算?你需要爸爸妈妈给你提供什么建议吗?或者说,如果你没有考虑好目标问题,我们暂时给你一点建议或启发如何?对于这样的话,能让已经上高中(职中或技校)的孩子感受到来自父母的尊重与信任。

当孩子获得了精神上的支持时,才会为今后自己如何走好生活与学业之路而去深入思考。如果家长仍然在孩子进入高中阶段后,还把孩子当成几岁儿童对待,保证你无法让孩子心理真正得到成长的机会,因为你在不断用包办与代替剥夺孩子选择走自己路的机会。或许我这些话可能让不少家长难于理解,因为你根本没有兴趣认真读下去,或者进行深入思考。

孩子将来优秀怎么教育(孩子走向优秀之路)(9)

结束语:自我教育比较抽象,正因为是孩子自发式的教育自己,才导致老师和家长在这方面很难深入实施。但是如果用逆向思维的话,凡是家庭教育搞的好的孩子,只要家长重视对孩子进行自我教育的引导,很容易从孩子出色的综合素质能力中得到成果印证,也能从孩子自我纠偏矫正不良行为中得到印证。但是现在很多家长恰好没这样做,包括那些考上大学的已经成年的孩子,自我教育都不曾启动,完全机械地模仿着身边同龄人行为方式活着,其结果是人云亦云,生理年龄虽然进入成人阶段,但是心理年龄却还停留在少年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