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颂红旗 ; 策划制作 :军缘鑫

说起战国时期的燕太子丹,看官们自然非常熟悉,而且大多是源于荆轲刺秦王的故事。可能有些看官不清楚,荆轲刺秦行动其实是一个死间计划,编剧和策划人是燕国的豪侠田光。其中一些故事情节,跟现在的谍战剧《伪装者》,居然有点神似。

伪装者背后的历史原型(伪装者与荆轲刺秦)(1)

田光认识太子丹,是鞠武当的介绍人。而这个鞠武,是太子丹的老师。鞠武很清楚他这个学生想干嘛,也知道田光能干嘛,所以,“对口”推荐了田光。作为豪侠,田光就想干一件轰轰烈烈的事情,能够让自己名留青史。因此,他与太子丹一拍即合,决定合作。于是,田光也有启动了他的死间计划。

伪装者背后的历史原型(伪装者与荆轲刺秦)(2)

奇怪的是,这个死间计划,死的第一个人是田光自己。作为编剧和导演,田光这么早就退出演员阵容,似乎太早了。没错,早是早了点,但是田光心里很清楚,如果他不自杀,太子丹和荆轲都会担心计划泄密,而只有死人,才能够保守这个刺杀秘密。

而且,死间计划的制定者如果不死,那就没人愿意执行这个计划,在谍战剧《伪装者》中,王天风就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做的。只不过,王编剧安排的生死顺序,与田编剧略有不同。但是,他们都把自己的生命,算在计划启动的一部分。

伪装者背后的历史原型(伪装者与荆轲刺秦)(3)

《伪装者》王天风剧照

当然,田光自杀还有一层深意,就是激励荆轲把这个剧本继续演下去。一方面,为了这个计划,已经死了一位,半途而废有些说不过去;另一方面,作为荆轲来说,田光能够为国捐躯身先死,难道自己还有什么可顾虑的吗?

伪装者背后的历史原型(伪装者与荆轲刺秦)(4)

事情发展到这一步,荆轲早就闻到了“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味道,但他只能按照剧本演下去,直到图穷匕现身首异处。不过,荆轲想要见秦王,可不是那么容易的事,他必须有献上足够的大礼,比如樊於期的脑袋和燕国的地图。

伪装者背后的历史原型(伪装者与荆轲刺秦)(5)

地图好办,太子丹手头有,“复印”一份拿走便是。可是樊於期的脑袋,不是谁想拿走便能拿走的,至少,秦国就悬赏黄金千金、封万户侯来买这颗脑袋。这个老樊的脑袋为什么这么值钱?因为他是秦国的叛将,兵败李牧后就没敢回秦国。“买”回这颗脑袋,嬴政显然要杀一儆百。

伪装者背后的历史原型(伪装者与荆轲刺秦)(6)

或许是田光的“剧本”里根本没有老樊这个篇章,太子丹也没想过杀樊。但是,男一号荆轲牌大任性,自由发挥加了场戏,让老樊也心怀感激、面带微笑自杀了。老樊的死,甚至比田光还要坚决果断。

伪装者背后的历史原型(伪装者与荆轲刺秦)(7)

只可惜,万事俱备只欠东风,王天风的死间计划有明楼罩着,而荆轲根本瞧不上他的跟班秦舞阳,两人的战斗协同动作没有经过磨练演习,最终只能接受功败垂成的事实。田光泉下有知,该作何感想呢?


欢迎关注头条号“嗨森一刻”,历史与文化,细品又慢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