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9日,温岭市新河镇举行庆祝第35个教师节暨教师队伍建设大会。

新河镇党委、政府历来高度重视教育工作,提出“工贸大镇、旅游强镇、文教名镇”的目标定位,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不断加大资金投入,整合教育资源,提高教学质量,改善办学条件,全镇教育事业稳步发展。

教育环境没有最优,只有更优。新河镇将继续坚持把加大教育投入放在第一位,给教育更充裕、更有力的财力保障,大力实施教育扩容提质工程,加快新建扩建一批中小学、幼儿园,保障好项目建设用地和经费,确保项目无障碍推进。

新河镇党委书记王振翔指出,质量是教育的生命,要做好“三抓”——抓改革创新、抓管理机制、抓品牌意识。新河镇党委将定期研究教师队伍建设工作,进一步加大财政保障力度,建立镇班子成员联系学校制度,开展定期走访,合力推进新时代新河教育发展。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培养优秀人才,必须有优秀教师。王振翔也对新时代教师提出了希望:要有教育家的情怀,把“教书育人”作为全身心投入的光荣事业;要有教育人的担当,激发队伍的活力;要有教育者的自律,严格要求自己,不断完善自己。

会议还表彰了先进。记者了解到,今年,新河镇在全市率先出台教育系统优秀人才培养奖励办法。对获得温岭市级以上荣誉的教师予以重奖,最高为10万元、连续奖励一到三年,以吸引更多优质教师到新河工作。目前,新河镇已引进省十佳智慧班主任1名、台州市名师2名、温岭市名师1名。此次,优秀人才奖励共42.5万元,镇优秀老师奖励共6万元。

●校园风采

新河中学 〉〉文化修远,成功求索

如何提升乡村教育水平(打造乡村教育的)(1)

被《人民日报》等中央媒体多次誉为“乡村名校”的新河中学,1937年诞生于抗战的烽火中,其发展历程历经磨难。但凭着“先生之风”,凭着“书生之气”,凭着社会各界的支持,作为浙江省非城区的省一级重点中学,新河中学已然是浙江省农村教育的一面旗帜,是城乡教育均衡的一个样板。

伴随着新课程改革和新高考模式的全面展开,新河中学积极顺应时代的潮流,着力于学生的人文精神和成功素养的培育。依托独特深厚的文化底蕴,学校大力推进校园文化建设,营造出“崇和·尚美·重学”的“书院之蕴”。学校传统体育品牌项目排球的竞技成绩历久弥新,在全省各类比赛中屡屡摘金夺银。

新河中学在课程建设方面卓有成效,2019年,被浙江省教育厅认定为“浙江省普通高中新课程样本学校”。

如今的新河中学,在“因你,我走向远方”办学理念的指导下,已经形成了“文化修远,成功求索”的学校特色文化体系:浸润墨韵书香的“润远”环境文化,培育成功素养的“弘远”课程文化,落实学科素养的“济远”课堂文化,注重成长体验的“悟远”德育文化,谋划科学发展的“经远”管理文化。

新河镇中学 〉〉质量素养齐抓 人文科学并举

如何提升乡村教育水平(打造乡村教育的)(2)

新河镇中学坚持“人文科学并举,协调和谐发展”的办学理念,挖掘新河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历史积淀,营造充满浓郁人文精神的环境,学校环境美丽宜人,布局科学合理,初步形成了人文教育和科普文化为核心的校园文化布局。

在全体师生的努力下,科普文化成了学校一张闪亮名片。学校科普文化可以用“一心两翼,一馆两室”来概括。一心指的是市地震科普馆,主要开展防震减灾科普教育,“教育一个孩子,影响一个家庭,带动整个社会”,目前接待了近4万人次参观。两翼是指航模科技实验室、科技电子制作实验室,主要开展航模科技教育和科技创新活动教育。

学校致力于让每一堵墙都会说话,让每一个角落都会传情,让每一个景点都会启智,将学校文化的基本精神物化为富于激励的视觉形象,人文教育成了学校又一特色。“读书、写作”结硕果,目前是全国青少年教育读书活动示范学校。人文教育特色还包含以排球赛艇、校运会、校园文化艺术节及迎春灯会为主打内容的“传统体艺文化”,以“仁”“礼”为核心的“孔子文化”。

长屿中学 〉〉打造富有个性的“长中人”

如何提升乡村教育水平(打造乡村教育的)(3)

长屿中学建于1964年,毗邻国家4A级景区长屿硐天。校园依山而建,层次分明,踏入校园,步步登高,风光旖旎,精雅别致。教学区和生活区布局合理,错落有致,普通教室、专用教室及其他教学辅助用房一应俱全,且都配备了多媒体。

近几年来,学校在“行为细节的实践和内化”的德育实施中,逐步形成了“主体、生活、体验、和谐”的德育实施态势,目前已成为温岭市德育品牌。同时,在行为细节实践中,对学生行为品质等进行科学、有效的提升,达到行为细节的内化,打造富有独特个性的“长中人”。

学校秉承“育人为本,能力为重”的办学理念,在不断追求中形成了“文明、勤奋、拼搏、进取”的校风,“敬业勤业、开拓创新”的教风,“乐学善学、主动发展”的学风。

学校先后获得“浙江省农村示范性初中”(台州市第一所)、“省Ⅰ类标准化学校”、“台州市教育基本现代化学校”等几十项殊荣,是温岭农村教育的一面旗帜。

新河小学 〉〉传承书院文化 打造乡村名校

如何提升乡村教育水平(打造乡村教育的)(4)

新河小学是一所“历史悠久,人才辈出”的农村千年古校,从宋朝的陶昭书院,明嘉靖十九年的五龙书院,清乾隆二十年的龙山书院,直至1992年更名为新河镇中心小学。400多年书院文化的传承赋予了新河小学深沉、广博的文化底蕴,也孕育了先进的教育理念和优质的教育成果。

新河小学是一所“质量优异、春色满园”的农村窗口学校。百年薪火传承,积淀了新河小学深厚的文化底蕴,造就了学校新时期教育发展的强劲势态。秉承“质量为先,科研并举”的教学探寻模式,学校在教学、教研、教改和课题、课堂、课程建设等方面均走在全市前列,先后荣获“浙江省教科研先进集体”“台州市农村学校教学改革实验基地”等荣誉称号。

学校探索实施了美丽德育之“阳光工程”和“六会教育”,形成了特色鲜明的德育品牌,构建了春风化雨的“龙山心苑”德育体系。学校通过阳光课间、阳光假日、阳光行动、阳光心语、阳光班队、阳光展示、阳光心理、阳光家教等阳光系列活动,营造了“一日连一日、一周复一周、一月接一月”的德育阳光氛围。

新河镇中心幼儿园 〉〉让“阳光”沐浴破土的新芽

如何提升乡村教育水平(打造乡村教育的)(5)

新河镇中心幼儿园是一所公办体制的全日制乡镇中心幼儿园,浙江省二级幼儿园。现拥有总园和城南分园两个园区,合计24个班级。

幼儿园以“一切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为办园宗旨,立足幼儿园可持续发展,坚持以师幼发展为根本、以优质保教为中心、以科学管理为保障,规范与发展并举,不断提高幼儿园办园质量和服务水平,全面提升幼儿素质,形成鲜明的办园特色。开发园本课程,建立了“五彩阳光”课程体系,分别为黄色阳光“心芽”萌、红色阳光“体芽”健、蓝色阳光“嫩芽”行、绿色阳光“绿芽”长、紫色阳光“月芽”庆,使之成为幼儿快乐游戏、健康成长,促进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乐园,让孩子成为“健康活泼又自信,友好合作善交往,兴趣广泛乐表现,自主发展会探究,学会关爱有责任”的阳光幼儿。

新河镇中心幼儿园总园总投资3900万元,形成21个教学班规模。园内设施设备一流,按照省一级幼儿园标准打造。

城南分园由原来的城南小学改建而成,1999年从新河小学附属园搬迁至此。园内环境整洁优美、温馨舒适。

长屿小学 〉〉立新起点 拓新征程

如何提升乡村教育水平(打造乡村教育的)(6)

长屿小学创建于1935年,先后获得市示范性教工之家、校本培训先进集体、第二十二届青少年“奋发向上 崇德向善”读书教育活动优秀组织奖、温岭市“等级平安校园”等荣誉。

今年8月,长屿小学新校区正式启用。教育教学设备先进齐全,设有多媒体教室、微格教室、室内外体育馆、电脑室等各个功能教室。学校现有25个教学班,师资雄厚且年轻有活力。学校将积极引进多个市级名师工作室驻校指导,通过教研促教学、交流促提升、活动促发展,多渠道、全方面提升整体师资素养。

长屿小学毗邻国家4A级风景区长屿硐天,将继续抓住机遇,乘势而上,通过开设校本课程、德育精品课程,依托课题研究,全新打造“导游品牌”,利用校园的教育软元素,构建专属于活力长小的活动,让学生在坚持中习得智慧本领,在传承地方文化石文化中凸显办学特色。

展望未来,任重而道远,长小全体师生将传承辟新,在更高的起点上再谱新篇章,再铸新辉煌!

●老师谈师德

新河中学江庆君:不变的初心 坚持的恒心

如何提升乡村教育水平(打造乡村教育的)(7)

回顾16年的教学生涯,我没有做出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也没有做出什么轰轰烈烈的成绩,我想我只是守住了初心,坚持住了恒心,把平凡的事情一件件地做好,把日复一日的课堂一天天地上好,把流水似的孩子一批批地培养好。

我的初心就是希望学生通过三年的学习,能够有强健的体格、完善的人格、优异的成绩。记得来新河中学的第一年,校党委书记蔡春友问我的第一句话:你是不是党员?我回答:我在大学入党的。他说:你当班主任吧。这样一当就是十几年。十几年,我始终坚守自己教书先育人的初心,始终坚信:教育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2018年11月,我受浙江省教育厅指派到英国学习,并参加了在爱丁堡市政府大厅举行的中英校长论坛,我把这几年对基础教育的理解分享给英国的老师和校长,他们高度赞扬。坚持做好一件平凡的事,或许你会变得不平凡……

不变的初心,坚持的恒心,永远的用心,是我一直坚守的三个心。若用一个字来概括我16年的从教生涯,那就是一个“爱”字,用爱点燃孩子的心灵之火,用爱指引自己的教育之路,永远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因你,我走向远方”,相信日后我也会用爱让孩子走向梦想的远方,也能用爱让自己走向教育的远方,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新河镇中学冯晓琳:我愿意平凡 但不愿意平庸

1995年,我参加工作,2002年调入新河镇中学。我是一名平凡的初中老师,但我不甘平庸,所以一直很努力。

2007年,我开始接手学校德育工作。初中生正处于叛逆的窗口期,所以初中老师难当,初中班主任更难当,初中的德育工作更是难上加难。虽然我很清楚这份工作的艰辛,但我还是欣然接受。德育工作一干就是7年,期间我付出了全部的热情与精力,工作中既瞻前,做到早教育、早防范,也顾后,事后不抱怨、不推责。有事总是挺在前面,既大胆处理,又热情对待,精力到位,工作到心,细致到家,关爱那些更需要关爱的学生,充分及时化解矛盾,尽最大努力消除隐患和后患。

工作路上,努力途中,我学会了很多,但没有学会偷懒,没有忘记师德,我用行动诠释师德,把自己平凡的工作当作宏观的世界去研究,当作伟大的工程来筑造。在每一个细节处发现工作的价值,并把工作的意义借助每一个细节传扬开来。

新河镇中心幼儿园王丽君:聚人心 促发展

如何提升乡村教育水平(打造乡村教育的)(8)

从1999年到2019年,新河镇中心幼儿园办园历史已有20年。我是1999年分配到这儿的,幼儿园的成长过程也是我的幼教生涯历程,我与幼儿园共成长。2010年9月,我开始担任园长,到现在,已是个“老”园长了。

今年3月,中心幼儿园新园开班。面对新的园舍、新的起点、新的希望,我们有的不仅仅是压力,更多的是挑战。所有的教职员工都有一个共识——希望在这片幼教园地里成就最美的自己,在职业生涯中添加浓墨重彩的一页。

俗话说:“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所有教职员工铆足了钻劲、拼劲和韧劲,充分发挥“务实、勤勉、乐思、合作、共享”精神,所有的工作不分你我、所有的资源不分你我,只要是有利于孩子的、有利于幼儿园的,我们都会努力地去践行。比如我们的后勤人员,他们为了保障孩子们的营养膳食,每天去监测孩子的进食量及喜好,同时还在家长中征集菜谱,及时调整;厨师每换一次菜,总要去教室里转一转,看他的脸色,我就能知道孩子们对菜品的喜好程度;老师则乐此不疲地把中午的时间全部贡献给了教研活动、环境创设、案卷反思,成就她们的专业成长……

很感谢组织,让我工作在这么勤奋、善良的团队里。2019学年的号角已经吹响,我们将不忘初心,继续前行。

长屿小学汪美华:我幸运,我是班主任

如何提升乡村教育水平(打造乡村教育的)(9)

我从小就梦想成为老师,2003年8月,我实现了梦想。无疑,我是幸运的。

从教16年,我的付出得到了收获。别人说我很幸运,能干出自己的成绩。但在我心里,最幸运的是——我从未离开过我的班主任岗位。因为我有那么多的故事可以回忆……

记得学校刚独立时,我被正式任命为大队辅导员。独立就意味着忙碌。当校长找我谈话,让我别再当班主任,专心做德育工作时,虽说心里有些不舍,但一想到自己奔波于校大队部和班级的焦头烂额,我心动了。但当小班长课间跑到我身边,脱口叫了我一声“妈妈”,全班孩子竟都叫起了“妈妈”。虽是匆忙间的口误,但一声声此起彼伏的“妈妈”,竟让单身的我忘却了羞涩,感动得哭了起来。

这是我的第一届孩子,在这三年里,谁有心事,他们总会第一时间告诉我;谁有难处,他们第一个想到我。一幕幕的回忆涌现在眼前,我决定要继续当班主任。第二天,我便和校长表了态:再苦我也不怕,再累我也愿意。

一个个故事,让我的生命变得立体,让我觉得自己的工作是充满价值的。我对教育的追求成了一种使命。我总对自己说:“一个都不能少。”是的,一个都不能少。每送走一批学生,我都会有一份不舍,每接手一批新面孔,我都会有一份激情。学生已成为我生命中的一部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