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敏洪讲人生三大境界(什么叫精致的利己主义者)(1)

俞敏洪是做教育的,他本人也有读书人的情怀,所以他的有些言论经常是带有忧国忧民、批判性质的,比如下面这段:

“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变成了利己主义者,说难听一点变成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他们)对于世界上正在发生的事情关注度远远不够,更加关注虚拟空间和同学之间的事情,说大一点就是家国情怀的能力不够。”

尽管俞敏洪表示这只是他的个人感觉,但实际上他所说的情况还是很普遍的。

人性就是自私,无论古今中外,利己主义者从来都不罕见。而所谓“精致”,它强调的是打扮、伪装,以掩盖自己的利己之心。

而对俞敏洪所提到的利己主义者来说,他们可能也是很委屈,很不认同这种批判的。

俞敏洪讲人生三大境界(什么叫精致的利己主义者)(2)

我认识一个清华毕业的创业者,他就对“精致利己主义者”的说法不屑一顾,他认为这么说的人是站着说话不腰疼。

毕竟他不是教授,也不是校长,没名没利,如果自己一无所有还不能为自己打算,那真的是“人不为己天诛地灭”了。

所以他经常说自己是光明正大的自私自利,他就是要堂堂正正的虚荣、自恋,他追求的就是多赚钱,多搞流量,出大名,得大利。

站在道德制高点上指责年轻人容易,但你们除了指责、批评之外,又对年轻人有什么价值贡献了?

在听了这个哥们的一番高论后,我仔细琢磨了好久,有些话不吐不快,于是写了这样一篇文章。

俞敏洪讲人生三大境界(什么叫精致的利己主义者)(3)

什么叫精致的利己主义者?

这是源自北大中文系钱理群教授的观点,“我们的一些大学,包括北京大学,正在培养一些‘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他们高智商,世俗,老道,善于表演,懂得配合,更善于利用体制达到自己的目的。这种人一旦掌握权力,比一般的贪官污吏危害更大。”

钱教授这番话可谓一针见血,振聋发聩,他肯定是见多了这样的人,才会有如此深刻的洞察。

在现实中,无论职场还是商场和官场,这样的人恐怕每个成年人都遇到过,甚至很多人都在向成为一个“精致利己主义者”的方向转变和努力。

什么都是假的,只有赚到手的钱才是真的。如果非要找个典型形象的话,大家可以去看一看《蜗居》里的宋思明。

俞敏洪讲人生三大境界(什么叫精致的利己主义者)(4)

钱教授说这些人是大学培养的,恐怕有些偏颇,其实在中学阶段就不乏这样的人,甚至可以说更早。

在学校里那类一心考高分的学生,对班里的事、学校的事都是漠不关心,实际上,他们连父母都不关心,他们只想着考清华北大,只顾着自己的前途。

而如果“人之初性本善”这个道理是正确的话,那一个孩子最后成长为一个“精致的利己主义者”,无疑是经过了父母、老师、周围环境的加持和助推。

以自我为中心,物化别人,把人当工具来利用,为达目的不择手段……这些人并不是从大学才开始这样做的。

按照世俗的价值观,聪明就等同于利己主义,为了自己得利,不惜损人利己。在受到现实和大学的教育后,这些聪明人懂得了互相配合,手段越来越老道,善于表演和利用错综复杂的关系、资源来获利。

俞敏洪讲人生三大境界(什么叫精致的利己主义者)(5)

从学术界到文艺界,从教授到演员,“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不知有多少。大家表面都是仁义道德,实际上大家都知道他们是怎么回事。

嘴里说的是主义,心里想的都是生意,表面一套背后一套,这类人比比皆是。

但大家都利己主义的话,那会是什么局面呢?大家像养蛊一样,比谁更聪明,谁更无耻,谁更有力量,最后除了少数人赢,所有人都会输。

俞敏洪说年轻人要构建自己的理想能力,人生有更高追求的话,才能摆脱人生的困境。这个话听起来跟鸡汤一样没有用——年轻人要忙着赚钱、结婚、买房,又哪有时间顾得上理想呢。

我倒认为利己主义、唯利是图的价值观其实是一种思想缺陷。无私就是最大的自私,任正非这个意见很有道理,他本人就是这样做的,最后反而是“利他成了最大的利己”。如果一个人懂得无私利他才能赢更多的道理,那他可能就会选择不成为一个精致的利己主义者。

毕竟,“栖守道德者,寂寞一时;依阿权势者,凄凉万古。达人观物外之物,思身后之身,宁受一时之寂寞,毋取万古之凄凉。”大家可以以此自勉。

俞敏洪讲人生三大境界(什么叫精致的利己主义者)(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