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立夏,是二十四节气的第七个节气,立夏节气有很多民俗活动,在我国南方很多地区就有“立夏秤人”的习俗。秤人的习俗源于三国时期,秤“阿斗”(蜀汉后主刘禅)的故事,据说能给“阿斗”带来福气。在民间,人们在立夏这一天,用一杆大木杆秤轮流秤人,司秤人一边称量,一边讲着吉祥话,寓意健康长寿。

在古代没有专门的体重秤,人们称量体重不方便,只好选择一个集中的时间进行称量。古人在立夏秤人,主要是为观察夏天的身体变化,及时做好保健。

看到这里,有人会对“立夏秤人”的“秤”字产生疑问,在现代汉语中有两个字“秤”与“称”,这里该用哪个字,该怎么读呢?

先看“称”。在现代汉语中有三个读音:

第一个读音[ chēng ],有7个意思:其中与重量有关的意思就是“称量、测量”,这也是“称”字的本意。

第二个读音[ chèn ],适合;相当的意思。如“对称”。

第三个读音[ chèng ],同“秤”。

再看“秤”,现在只有一个读音[ chèng ] ,意思是:衡量轻重的器具。然而,在古汉语当中,秤的本意是五谷的重量,后来专指“杆秤”,在使用中常作为动词——使动用法:比如“秤人”,是用大杆秤称人的意思,所以这里的“秤”按照古汉语的用法应该读[ chēng ]。

另外,二十四节气在2016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其中有很多文化内涵和民俗活动。作为重要组成部分,浙江省杭州市拱墅区的“半山立夏节”就把“立夏秤人”当做重要的一项民俗活动,在活动中保留了传统的习俗,即,用一杆大木杆秤轮流称量人的重量(在古代,这个大木杆秤平时是用来称粮食用的)。

所以,“立夏秤人”是一个约定俗成的专用词语,即,“立夏秤[ chēng ]人”。

立夏秤人好吗(立夏秤人)(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