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幼儿园教师对幼儿的认识欠缺、模糊或不稳定,且感性认识多于理性认识,都会影响到幼儿教师对幼儿的评价。
树立正确的儿童观对于幼儿教师的评价具有重要意义。我们主要从自我建构和文化建构两方面阐释。
自我建构
从自我建构方面上看,我们了解到儿童是稚嫩的、独立的、完整的、正在发展中以及成长在一定的自然、社会、文化环境中的个体。
儿童具有很强的可塑性,这并不意味着成人可以改变儿童的成长的轨迹和速率,儿童是自己的创造者。
成人不宜随心所欲地设计或者创造儿童的成长,这就要求我们对幼儿的评价要从幼儿自身出发,建立正确的儿童观,不能凭借经验主义更多的去评价和处理。
小贴士:儿童观是指:幼儿教师从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中总结,形成的对于儿童相对稳定的理解和认识。
案例场景
在大组活动中,幼儿们都在一起玩玩具。
一位小朋友告状:某某抢了她的玩具。
教师对幼儿喊了过来:“你干什么,抢谁的玩具呢。”
后期,在了户外节奏活动中,
该幼儿没有很好地按照节拍走。
老师再次喊道:“你连大象伯伯走路都学不会。”
幼儿愣愣的看了一会老师,低下了头。
该案例中,幼儿教师看到幼儿某种突出的“坏”品质时,受到一种消极的“晕轮”影响,也很自我的认为该幼儿其他品质都坏。
教师认为该幼儿是特殊儿童,听不懂教师的话抢小朋友玩具,不改正自己的行为,那么当她发现:该幼儿的幼儿操也跟不上节拍也不会有所改变。
高瞻观点:
该教师没有树立正确的儿童观,没有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用否定的评价来否定幼儿的一切,他对于幼儿的发展阶段是不了解的,而且对于所谓的“特殊儿童”缺乏正确的教育方式,对儿童的学习动机、学习态度和儿童自我意识成长的影响方面都产生了负面的作用,导致了评价行为失去客观、工整。
幼儿教师树立正确的儿童观对于提高教师评价行为以及促进幼儿健康成长的重要意义。
文化建构
文化建构是指教师的观念在其接受文化观念的过程中形成的。我们的文化传统及其对儿童的诠释影响着幼儿教师对儿童的认识。
我国传统文化中对儿童的理解存在忽视儿童的内在本质,单纯关注儿童的外在意义的现象。
翻开中国的文化史,我们不难发现,从古至今的儿童被当成是实现成人梦想的工具,所以对于儿童的评价的标准不是来自儿童的本事,而是来自成人的需求。
正因为如此,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被忽视;被希望尽快成长为一个人才,自然天性被忽视;被希望安静地学习知识和本领,权利被侵犯,儿童不得不接受来自成人的说法。
这些无不表明幼儿园教师的评价内容单一、片面,评价方面传统,缺乏激励性且不具体、不公平,标准不一,评价时机不当、主体缺失、层次较低,评价角度不当、缺乏横向比较及过程评价等。为帮助幼儿教师专业的评价幼儿。
高瞻建议:
1,提高幼儿教师的自身的素质和反思能力
首要是我们高瞻理论中师幼互动的支持型氛围,在这样的氛围下,高瞻提倡和鼓励幼儿主动探索自己计划的事情,让幼儿在探索中发展和建构属于自己的知识。
2,幼儿教师教育改革
提高幼儿教师的文化素养和精神观念应该是新时代背景下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因此关注幼儿教师培养非常重要。以幼儿教师的成长为目的,培养学习能力、反思能力、教学能力等全面发展的教师。在高瞻课程中PCC培训就是幼儿教师专业素养提高的重要途径。
如果您想了解最前沿的学前教育资讯,零距离感受高瞻课程独特的教学魅力,如果您已经对高瞻品牌有了些许好奇。想知道:怎么打造学前优质园所?怎么改善学前教育园所的教学效果?又怎么凭借工具量化教学方案?请及时联系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