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询(557-641),字信本,潭州临湘(今湖南长沙)人。相貌甚丑,然而聪慧绝伦,博览经史。武德五年(622年),奉旨撰修《艺文类聚》一百卷,历时三年完成。贞观初年,官至银青光禄大夫、太子率更令、弘文馆学士,封渤海县男。世称“欧阳率更”。卒于贞观十五年,年八十五。

欧阳询在隋代书法就享有了较高的声誉,到了唐代,年近古稀的欧阳询还在“宏文馆”教授书法。史载欧阳询书法初学王羲之,而险峻过之。传说欧阳询曾以重金购得王羲之教子习字用的《指归图》,日夜揣摹、刻苦钻研。还有一次他跟虞世南外出,途中见到晋代书法家索靖写的一块碑石,竟席地而坐,在碑旁细心观察描摹学习了3天,可见欧阳询对书法爱好之深。

欧阳询书法全集欣赏(传世书法欣赏大唐)(1)

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

欧阳询书法全集欣赏(传世书法欣赏大唐)(2)

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

欧阳询书法全集欣赏(传世书法欣赏大唐)(3)

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

欧阳询书法全集欣赏(传世书法欣赏大唐)(4)

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

《九成宫醴泉铭碑》由魏征撰文,记载唐太宗在九成宫避暑时发现泉水之事。传世最佳拓本是明代李琪旧藏宋拓本,今藏北京故宫博物院。《九成宫醴泉铭》充分体现了欧阳询的书法结构严谨、圆润中见秀劲的特点。

明陈继儒曾评论说:“此帖如深山至人,瘦硬清寒,而神气充腴,能令王者屈膝,非他刻可方驾也。”明赵涵《石墨镌华》称此碑为“正书第一”。《九成宫醴泉铭》是欧阳询七十五岁的作品,是欧阳询的代表作,《宣和书谱》誉之为“翰墨之冠”,赵孟頫说:“清和秀健,古今一人。”

欧阳询书法全集欣赏(传世书法欣赏大唐)(5)

欧阳询小楷《尊胜经》

欧阳询书法全集欣赏(传世书法欣赏大唐)(6)

欧阳询小楷《尊胜经》

传为欧阳询所书的小楷有《尊胜经》、《心经》、《九歌》等,但流传后世的拓本伪作的成份很大,尤其是《心经》可以从书写和玄奘译经的时间上断定是伪作。

欧阳询书法全集欣赏(传世书法欣赏大唐)(7)

欧阳询《卜商贴》

《卜商贴》为唐人双钩廓填本,墨气鲜润,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从书法上看,此贴笔法严谨又不失生动气韵,点画的起止处强化方切硬折。

欧阳询晚年在二王的书风中融入了北碑的用笔特点,这正是“欧体”独到之处。此帖宋代藏于宋徽宗宣和御府,清代归安岐所有,后来成为乾隆皇帝御府的珍品,辑入《法书大观》册中。宋周密《云烟过眼录》,清卞永誉《式古堂书画汇考》、吴升《大观录》、安岐《墨缘汇观》等书著录。

欧阳询书法全集欣赏(传世书法欣赏大唐)(8)

欧阳询行书《张翰帖》

《张翰帖》是欧阳询存世四件墨迹之一,十分珍贵。此帖结字修长,用笔刚劲挺拔,风格险峻,精神外露。对开有瘦金书题跋一则,是宋徽宗赵佶在赏鉴之余写下的心得。他评此帖“笔法险劲,猛锐长驱”,并指出欧阳询“晚年笔力益刚劲,有执法面折庭争之风,孤峰崛起,四面削成。”这段评语对我们欣赏《张翰帖》以及其他欧体书都是极为重要的。

本幅与题跋钤宋高宗赵构和清代收藏家安岐的印记。可知此帖曾藏南宋绍兴内府,清代由安岐收藏,后入乾隆内府,帖的左边原有弘历题词,被刮去。此帖为唐人钩填本,笔墨厚重,锋棱稍差,现存北京故宫博物院。

欧阳询书法全集欣赏(传世书法欣赏大唐)(9)

欧阳询《化度寺邕禅师塔铭》

欧阳询书法全集欣赏(传世书法欣赏大唐)(10)

欧阳询《化度寺邕禅师塔铭》

《化度寺邕禅师舍利塔铭》,唐李百药撰,欧阳询正书,刻于唐贞观五年(631)。 此碑书法早《九成宫》一年而书,因而风格极相似,但谨严有余舒展不足。元赵孟頫评论云:“唐贞观间能书者,欧阳率更为最善,而《邕禅师塔铭》又其最善者也。”清代金石家翁方纲对此碑书法评价极高,认为此碑胜于《九成宫醴泉铭》。赞誉虽嫌过头,但可以说明此碑的书法确有其独到的地方。 上图为法国国家图书馆藏敦煌残本的《化度寺邕禅师塔铭》。

欧阳询书法全集欣赏(传世书法欣赏大唐)(11)

《仲尼梦奠帖》

欧阳询书法全集欣赏(传世书法欣赏大唐)(12)

《仲尼梦奠帖》

欧阳询书法全集欣赏(传世书法欣赏大唐)(13)

《仲尼梦奠帖》

此帖用墨淡而不浓,且是秃笔疾书,转折自如,无一笔不妥,无一笔凝滞,为欧阳询晚年所书,清劲绝尘,诚属稀世之珍。曾入南宋内府收藏,钤有南宋"御府法书"朱文印记两方,"绍""兴"朱文连珠印记,后经南宋贾似道,元郭天锡、乔篑成,明杨士奇、项元汴,清高士奇、清内府等递藏。现藏于辽宁省博物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