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专家:李群艳(湖南省儿童医院新生儿科副主任护师)

脐带,是胎儿与母体联系的纽带,是母亲供给胎儿营养和胎儿排泄废物的必经之道。胎儿出生后,医生将脐带在离根部1~2厘米处予以结扎、剪断。脐带被剪断后便形成了创面,如果护理不当,细菌进入创面生长繁殖,或沿脐血管进入血循环,轻者可造成脐炎,重者可导致败血症和破伤风等,甚至威胁生命。所以宝宝脐部护理不容忽视。

宝宝的肚脐会随着长大有变化吗(宝宝的肚脐正常长这样)(1)

正常应是这样的

正常情况下,宝宝出生后头几个小时,脐带残端呈蓝白色、湿润且有光泽,之后由于空气的风干及脐血管的坏死,脐带残端逐渐干瘪而变成黑色条索状,周围皮肤应是没有红肿现象的。

一般出生后3~7天或长达2~3周,脐带残端自行脱落。脐带残端脱落后会像一般的伤口一样逐渐愈合,头1~2天脐窝内可能会有少量渗液、渗血,但无异味,几天后完全愈合。位于身体内部的脐血管由于收缩,牵引皮肤使之凹陷而形成脐窝,这就是平常所说的“肚脐眼”。

每日清洁消毒脐部

①脐带残端脱落之前的护理:每日1~2次。洗干净双手,一只手轻轻提起脐带的结扎线,另一只手用75%酒精棉签从断脐创面向脐带根部环形或直线擦拭,将分泌物及血迹擦除干净;再换一酒精棉签从脐根向外环形擦拭周围皮肤,不可来回乱擦,以免把周围皮肤上的细菌带入脐部;最后把用手提过的结扎线也擦拭干净。

②脐带残端脱落之后的护理:每日1~2次。洗干净双手,一只手用拇指和食指轻轻撑开脐周皮肤,以充分显露脐窝,另一只手用75%酒精棉签从脐窝中心向外环形擦拭,将分泌物及血迹擦除干净;再换一酒精棉签由内向外环形擦拭周围皮肤。

③关于消毒药物的选择。首选75%酒精,因为酒精的消毒能力虽弱,但其挥发性较强,有利于保持脐带残端和脐窝的干燥。目前不主张用龙胆紫,因龙胆紫可使表面结痂掩盖症状,并使内部分泌物排不出来,以致感染加重;也不宜撒“消炎粉”之类,因异物刺激不利于伤口痊愈,还可能引起感染。

宝宝的肚脐会随着长大有变化吗(宝宝的肚脐正常长这样)(2)

保持局部清洁干燥

潮湿温暖的环境易成为细菌繁殖的温床,故应保持局部清洁干燥。

①一般宝宝出生后24小时,脐部就不需再用纱布覆盖,而应充分暴露,以促进脐带残端的干燥、脱落和脐窝的愈合。

②注意尿布不宜盖到脐部,可以将尿布的上端往下翻转,以免排尿后污染脐部创面。脐部一旦被尿液浸湿,要立即用干棉球或棉签擦干,然后用酒精棉签消毒。

③脐窝完全愈合之前,不宜让宝宝泡在浴盆里洗澡。可以先擦洗上半身,再洗下半身。若不慎弄湿,洗澡完毕应立即按上法消毒。

宝宝的肚脐会随着长大有变化吗(宝宝的肚脐正常长这样)(3)

这些为异常情况

①脐带残端渗血量多。可能为结扎不牢固或结扎线脱落,需到医院重新结扎止血。

②脐带残端不脱落。如果宝宝的脐带2周后仍未脱落,要仔细观察脐带的情况,只要没有红肿、大量渗液或化脓等感染迹象,就不用担心。若不方便护理,可抱宝宝到医院去剪掉脐带残端(剪脐带是不痛的)。注意不要强行扯断脐带,以免出血。

③脐炎。轻者脐根部与脐周皮肤轻度红肿,可伴少量脓性分泌物。重者脐部及脐周明显红肿发硬,脓性分泌物较多,常有臭味;也可沿未闭合的脐血管侵入血液引起败血症,此时宝宝常伴有发热或体温不升、食欲减退、精神不如以前等。出现以上现象须立即前往医院诊治。

④脐肉芽肿。慢性脐炎常形成脐肉芽肿,表现为一小的樱红色肿物,表面可有脓性溢液,往往经久不愈。可找医生处理。

⑤脐部先天发育异常。胎儿时期脐带与肠道、膀胱曾有密切的关联,若这关联未按正常闭合,出生后脐部与肠道或膀胱仍相通,则可见黄色黏稠肠内容物或尿液从肚脐流出,这些疾病需要外科手术治疗。还有比较常见的脐疝,是肠管从脐环突出形成。

脐疝多发生在宝宝脐带脱落数日或数周后,主要表现为脐部有可复性肿物突出,即哭闹时肿物增大,局部皮肤紧张变薄呈微青色,用手指触摸可有冲击感,安静平卧或睡眠时肿物缩小消失。因为正常情况下,宝宝出生后18个月内,脐环仍继续缩窄,在2岁内可自行愈合,所以,绝大多数不需要任何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