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成宫至字的正确写法(九成宫偏旁部首日字底)(1)

【日字底】形态大小视具体字形结构而定。

“昔”字的“日”字由于上部的草字头上两个十字组成,在用笔上采取了变化丰富处理,竖画的收笔较轻细,与横不相连属,形成了以疏为主的特点,如果下部的“日”字采取疏的处理,势必造成整个字形过于疏散。因此,欧阳询采取了口部全封闭处理 ,虽然如此,在整个口的外形上仍然采取了变化形式,左竖起笔上露,横折竖的收笔下垂。“日”部的中间短横则采取居中,与左右不粘连处理。无疑又强化了变化形式,使得整个字形,疏中见密,密中有疏。

九成宫至字的正确写法(九成宫偏旁部首日字底)(2)

九成宫至字的正确写法(九成宫偏旁部首日字底)(3)

九成宫至字的正确写法(九成宫偏旁部首日字底)(4)

【白字头】左上角竖、横结合处常不封口。

“皇”字在结构处理方面,和前面的“昔”的结构处理有异曲同工之妙。上部以疏为主,下部以实为主,“白”字头口部上开下合,呈漏斗形,但在左右的竖画处理上则采取了粗细曲直变化,打破了造型的绝对的方正。中短横四不靠,居中。上撇偏左,横折竖的折肩右上拉,构成了一对矛盾关系,对立中见统一。从这个偏旁部首的巧妙处理,可以想见古代的思想之智慧。欧阳询在点画、结构技法处理上的丰富与高明。

九成宫至字的正确写法(九成宫偏旁部首日字底)(5)

九成宫至字的正确写法(九成宫偏旁部首日字底)(6)

九成宫至字的正确写法(九成宫偏旁部首日字底)(7)

【木字底】通常占高2分~2.5分。且横长竖短,撇捺皆变作点。

“案”字,欧阳询的处理超常大胆。采取了奇险的布势方法。上部的“安”字,居中,以正为主,略偏于右。

“木”字则相反,取斜势。偏于左。竖钩虽然居中,但横画则左放右缩。打破了绝对的对称。左点与横粘连,挂与横上,右点则游离与横,角度近四十五度。分析这个“木”字结构,必须和这个字的整体结合起来。因为其处理方式可能在其它字形中用不了。再就是无法理解其为什么这么处理。

九成宫至字的正确写法(九成宫偏旁部首日字底)(8)

九成宫至字的正确写法(九成宫偏旁部首日字底)(9)

九成宫至字的正确写法(九成宫偏旁部首日字底)(10)

【草字底】左竖短,右竖长,与横画构成倒三角状。

草字底写的非常舒展大方,欧阳询之所以如此处理,也与上部的结构有关。上部点画细碎,采取了近乎长方形框内上紧收弥补处理,下部自然易疏放,不易收紧,当然也与这个字形自身的整体结构有关。

九成宫至字的正确写法(九成宫偏旁部首日字底)(11)

横画较平,起笔收笔以方为主,圆为辅。两个竖画基本均分横画,左竖曲右竖直,取垂露竖。

九成宫至字的正确写法(九成宫偏旁部首日字底)(12)

【按】今天我们学习分析的几个字列有两明显的特点均有疏密得宜的处变化和相同点画造型采取刚柔兼顾的处理。这样做的最大好处是避免了点画的千字百画一律,过于秩序化。不变,对于艺术来说是大忌,但如果变化过度,必然会散乱不堪。从欧阳询的楷书技法处理上看 可谓恰到好处。

我们学习临摹书法不仅仅要临摹学习单字的点画结构章法技法,还需要善于总结归纳其带有共性的规律与特点。如果在临摹学习中,不掌握书法的技法规律,我们的临摹学习进度就会非常缓慢,就像进入一个迷宫中那样,只可窥探其中的一斑,而难于见其全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