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室外供热管网施工技术要求

1. 管道安装

(1)架空敷设的供热管道安装高度,如设计无规定时,人行地区,不小于2.5m;通行车辆地区,不小于4.5m;跨越铁路,距轨顶不小于6m。

(2)地沟内的管道安装位置,其净距(保温层外表面)与沟壁100~150mm;与沟底100~200mm;与沟顶(不通行地沟)50~100mm;与沟顶(半通行和通行地沟)200~300mm。

加粗的文字,有个印象。

2. 系统水压试验

(1) 供热管道的水压试验压力应为工作压力的1.5倍,但不得小于0.6MPa。在试验压力下10min内压力降不大于0.05MPa,然后降至工作压力下检查,不渗不漏。

(2)供热管道做水压试验时,试验管道上的阀门应开启,并应与非试验管道隔断。

3. 系统冲洗

管道试压合格后,应进行冲洗。现场观察,以水色不浑浊为合格。

4. 试运行和调试

管道冲洗完毕应通水、加热,进行试运行和调试,测量各建筑物热力入口处供回水温度及压力。当不具备加热条件时,应延期进行。

整体了解一下即可。

八、建筑饮用水供应工程施工技术要求

1. 管道元件检验

(1)管道直饮水系统的管道必须采用与管道相适应的管件。管道直饮水系统所涉及的材料与设备必须满足饮用水卫生安全要求。

(2)管道直饮水系统的管道应选用薄壁不锈钢管、铜管或其他符合食品级要求的优质给水塑料管和优质钢塑复合管。开水管道应选用工作温度大于100℃的金属管道。

(3)饮水器应用不锈钢、铜镀铬制品,其表面应光洁易于清洗。

2. 系统水压试验

(1)管道安装完成后,应分别对立管、连通管及室外管段进行水压试验。系统中不同材质的管道应分别试压。水压试验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2)当设计未注明时,各种材质的管道系统试验压力应为管道工作压力的1.5倍,且不得小于0.60MPa。

(3)暗装管道必须在隐蔽前进行试压。热熔连接管道,水压试验时间应在连接完成24h后进行。

3. 系统清洗、消毒

管道直饮水系统试压合格后应对整个系统进行清洗和消毒,消毒液可采用含20~30mg/L的游离氯或过氧化氢溶液等其他合适消毒液,并经有关部门取样检验,符合国家现行行业标准《饮用净水水质标准》CJ94-2005的要求方可使用。

整体了解一下。

补充知识

建筑中水系统

建筑中水包括建筑物内部中水和建筑小区中水。

中水系统是给水工程技术、排水工程技术、水处理工程技术和建筑环境工程技术的综合,按其服务范围可分为建筑中水系统、小区中水系统和城镇中水系统。

建筑中水系统包括中水原水系统、中水原水处理设施和中水管道系统三个部分。

建筑中水系统安全防护包括如下几个方面内容。

(1)中水供水系统必须独立设置;中水供水管道宜采用塑料给水管、塑料和金属复合管或其他给水管材,不得采用非镀锌钢管;中水供水系统上应根据需要安装计量装置;中水管道上不得装设取水龙头;当装有取水接口时,必须采取严格的防止误饮、误用的措施。

(2)中水贮水池(箱)宜采用耐腐蚀、易清垢的材料制作。钢板池(箱)内、外壁及其附配件均应采取防腐蚀处理。

(3)绿化、浇洒、汽车冲洗宜采用有防护功能的壁式或地下式给水栓。

(4)中水管道严禁与生活饮用水给水管道连接。中水管道外壁应涂浅绿色标志,水池(箱)、阀门、水表及给水栓、取水口均应有明显的“中水”标志,公共场所及绿化的中水取水口应设带锁装置,工程验收时应逐段进行检查,防止误接。

九、建筑中水及雨水利用工程施工技术要求

1. 管道元件检验

中水给水管道管材及配件应采用耐腐蚀的给水管管材及附件

2. 水处理设备及控制设施安装

中水高位水箱应与生活高位水箱分设在不同的房间内,如条件不允许只能设在同一房间时,与生活高位水箱的净距离应大于2m

【补充】“中水”一词是相对于上水〔给水〕、下水〔排水〕而言的。中水回用技术是指将小区居民生活废〔污〕水(沐浴、盥洗、洗衣、厨房、厕所)集中处理后,达到一定的标准回用于小区的绿化浇灌、车辆冲洗、道路冲洗、家庭坐便器冲洗等,从而达到节约用水的目的。

室内防水工程施工流程一建实务(2022一建机电实务技术部分梳理-建筑管道工程-室外供暖中水雨水等)(1)

3. 管道及配件安装

(1)中水给水管道不得装设取水水嘴便器冲洗宜采用密闭型设备和器具绿化、浇洒、汽车冲洗宜采用壁式或地下式的给水栓。

(2)中水供水管道严禁与生活饮用水给水管道连接,并应采取下列措施:中水管道外壁应涂浅绿色标志;中水池(箱)、阀门、水表及给水栓均应有“中水”标志。

(3)中水管道不宜暗装于墙体和楼板内。如必须暗装于墙槽内时,必须在管道上有明显且不会脱落的标志。

(4)中水管道与生活饮用水管道、排水管道平行埋设时,其水平净距离不得小于0.5m;交叉埋设时,中水管道应位于生活饮用水管道下面,排水管道的上面,其净距离不应小于0.15m。

中水系统里还是有一些可考的点,加粗的部分多关注,其他读一遍有个印象。

十、高层建筑管道安装的技术措施

1. 妥善处理好排水管道的通气问题,保证供排水安全通畅

高层建筑给水排水系统使用的人数多,用水髙峰的瞬时给水量和排水流量大,一旦发生停水和排水管道堵塞事故,影响范围较大。妥善处理好排水管道的通气问题,保证排水安全通畅是关键。十层及十层以上高层建筑卫生间的生活污水立管应设置通气立管。高层建筑尤其是超高层建筑,应按设计要求设置乙字弯或在设备层(转化层)设置水平管进行消能。

2. 合理地设置给水、热水系统的竖向分区,确保管道系统安全可靠地运行

高层建筑层数多、髙度大,给水系统及热水系统中的静水压力大,为保证管道及配件不受破坏,设计时必须对给水系统和热水系统进行合理的竖向分区并加设减压设备,施工中应选用正确承压标准的泵类设备、管道和阀部件,选用相应壁厚的管道,保证管道的焊接质量和固定牢固,以确保系统的正常运行。

3. 采取可靠措施,防止重大火灾事故的发生

高层建筑一旦发生火灾,各类竖井处极易形成“烟囱效应”,助长火势迅速蔓延,人员疏散及扑救困难。应采取可靠措施,设置安全可靠的室内消防给水系统及室外补水系统,管道保温及管道井、穿墙套管的封堵应使用阻燃材料,防止重大火灾事故的发生。如金属排水管道穿楼板和防火墙的洞口间隙、套管间隙应采用防火材料封堵。高层建筑中明设管径大于或等于DN100的塑料排水立管穿越楼板时,应在楼板下侧管道上设置阻火圈。

4. 必须考虑管道的防振、降噪措施。

高层建筑对防噪声、防振等要求较高,但室内管道及设备种类繁多、管线长、噪声源和

振源多,必须保证管道安装牢固、坡度合理,并采取必要的减振隔离或加设柔性连接等措施。

5. 处理好各种管线的综合交叉,做好综合布置,合理安排施工工序。

髙层建筑由于给水排水、消防、空 调 、电气等各种管道设备繁多,要做好综合布置,处理好各种管线的综合交叉,管道井要根据管道走向合理布置,合理安排施工工序,公用工程的管道应在施工前进行CAD软件或BIM技术三维模拟及现场实际测绘,以避免管道 “打架” 现象,便于后续保温、装修及日后维修工作。

6. 合理、安全的布置管道、抗震支吊架,防止地震次生灾害

高层建筑的机电系统中管道数量巨大、规格型号复杂、使用功能各有不同,抗震支吊架对管道抗震设防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抗震支吊架是与建筑结构体牢同连接,以地震力为主要荷载的抗震支撑设施,其构成由锚固体 、加固吊杆、抗震连接构件及抗震斜撑组成。当给水管道必须穿越抗震缝时宜靠近建筑物的下部穿越,且应在抗震缝两边各装一个柔性管接头或在抗震缝处安装门形弯头或设置伸缩节。

7.给水排水及室内雨水落管道时应在结构封顶并经初沉后进行施工。

高层住宅因高度大,层数多,沉降量大,要避免地下室的管道承受沉降的剪力而损坏,给水排水及室内雨水落管道应在结构封顶并经初沉后进行施工, 如果因赶工需要同步进行安装,则应先安装建筑物内的管道, 等结构封顶初沉后再穿外墙做出户管道。

8. 高层建筑出现渗水最多的部位,管道安装后要有可靠的防水措施。

地下室或构筑物外墙有管道穿过往往设置有套管,是高层建筑出现渗水最多的部位,管道安装后要有可靠的防水措施。

9.高层建筑的雨水系统应采用规定的管材。

高层建筑的重力流雨水系统可用镀锌焊接钢管,超高层建筑的重力流雨水系统可采用镀锌无缝钢管和球墨铸铁管;高层和超高层建筑的虹吸式雨水系统的管道,可采用高密度聚乙烯(HDPE)管、不锈钢管、衬塑钢管、镀锌钢管、铸铁管等材料。这些材料除承受正压外,还能承受负压。

10.采用环保、节能的大管道闭式循环冲洗技术

高层、超高层建筑管道管径大,在施工过程中,管道内难免落进砂、砾石、砖块、电焊条、电焊渣等杂物,残存在管道内壁的底层,而管道内壁因氧化、腐蚀而残存在管道壁面的氧化铁皮等,在管网投入运行前,必须将这些杂质清除掉,而最好的、既环保又节能的方法就是采用大管道闭式循环冲洗技术

高层建筑管道安装技术要求,这里把加粗的部分重点关注一下,其他读一遍有个印象吧。

十一、 建筑管道先进适用技术

1.超高层建筑管道工程模块化安装

(1)工厂化和装配化

现代建筑机电安装正朝着工厂化和装配化方向发展,其基本特点是将全部工作分为预制和装配两个部分。工厂化预制的优越性在于既不受天气影响,也不受土建和设备安装条件的限制,待现场条件具备时,即可将预制好的管段及组合件运至现场进行安装。这对于缩短施工周期,加快施工进度,减少高空作业和高空作业辅助设施的架设,保证施工质量和安全,提高技术水平和平衡施工力量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计算机三维技术,分段模块预制

管道按照支架的节间或一定模数的长度,利用计算机三维技术进行分段模块预制、编码,包装成捆后批量运输,在现场按照编码对号入座进行安装。要求各类管道的管材选择 、敷设形式、连接方式、支架形式在符合设计性能的同时,各类泵站等设备机房的设备、管道以模块化进行设计,批量化预制加工和现场装配。

目前,超高层建筑管道装配式安装的主要产品有:管道成品支吊架和综合支吊架,组合立管模块、组合泵组模块、机房管段模块、卫生间管段模块等。

2.管道防结露措施

选择满足防结露的保温材料,按要求做好保温,保证保温层的严密性,从而确保管道与保温层之间无积水,防结露效果明显。

3.无负压给水设备的选用真空消除器是本设备的核心。

能直接与自来水管网连接,对自来水管网不产生任何副作用的成套给水设备。真空消除器是本设备的核心。

4.建筑中水处理技术

建筑中水系统由中水水源、中水处理设施和中水供水系统组成,主要用于建筑杂用水和城市杂用水,如 :冲厕、浇洒道路、绿 化 、消防用水、洗车、冷却用水等,其水质应符合 《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城市杂用水水质》GB/T 18920—2002的规定。

建筑管道先进适用技术,读一下,有个印象吧,标题可以多看一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