飘上次谈男导演如何展现女人的性感。

有位飘粉的评论给我留下了印象——

一直想男性视角(拍女人性感)如何才不会给人以物化感的问题,这篇点出来了

她是被处决的吗(她是被捧杀废掉的)(1)

其实不只性感这类特质。

男性视角怎么拍好女性,本就是个挺有意思、值得一论的话题。

尤其结合前阵子,国剧口碑担当的正午阳光,不仅作品“翻车”,剧中女性角色的“遭遇”也颇值得玩味——

单一部《清平乐》,饰演徽柔公主的任敏,一跃为人气小花,曹皇后江疏影却在微博自嘲是“怎么捧都不红的女演员”。

她是被处决的吗(她是被捧杀废掉的)(2)

而明眼人都能看出来,曹皇后的糊,有演员的锅,但并非全归因于演员。

一面助力过刘敏涛、宋轶、王鸥、任敏等女演员的出圈,一面,又让年度大制作的绝对女主江疏影糊穿地心。

正午,在塑造女性方面,究竟有没有问题?

她是被处决的吗(她是被捧杀废掉的)(3)

正午拍女性什么特点?

一句话总结:主角无味,配角抢戏

早在《伪装者》时,就有苗头。

美强惨于曼丽(宋轶 饰),蛇蝎反派汪曼春(王鸥 饰),真性情大姐(刘敏涛 饰),女配个个特质鲜明,唯独女主程锦云(王乐君 饰),被观众死死盖章“圣母”。

她是被处决的吗(她是被捧杀废掉的)(4)

其中固然有演员表演不够灵动的锅。但角色更深层的失败,根源在于正午在女主塑造上,一直被忽略的“弊病”——

正午的女主人设,都颇有些新时代“伟光正”的意思,但又失于单薄。

比如程锦云和曹丹姝,看似完全不同,其实塑造逻辑上,有很多相似之处。

她们身上,是有亮点的——

专注搞事业、能力身份和男主势均力敌,且心中有信仰坚持。

这类独立型女主,明明是当下大家喜欢的。

但她们都“正”到发脆,缺了韧性

她是被处决的吗(她是被捧杀废掉的)(5)

一个人内心有坚持和信仰、不让自己犯错,和天生不犯错,是两回事。

这关乎有没有人味,还是神化圣人。

单薄刻板的描画,也许本意想塑造女子的气概魅力,却没把握好度,只能让人感到女主“迂腐不化”。

而“度”把握好的,也有——

《琅琊榜》,穆霓凰。

她是被处决的吗(她是被捧杀废掉的)(6)

只是,飘接下来的话大约要得罪不少人。

霓凰这个角色,不至于惹人厌,因为她实在完美得不行。

够强大,17岁独自带着幼弟撑起穆王府,守卫南境;有格局,既有女将军的飒爽,又懂朝局上的隐忍;还深情不移,是梅长苏心意相通的知己和情感后盾。

可谓给了观众很多爱她的理由,但,飘对着她却不敢轻易谈“爱”。

因我分不清,爱的究竟是真实鲜活的女主,还是爱她身上承载的所有独立女性品质。

《琅琊榜》中有个细节,誉王谋反,主角团被围猎宫。

这段战场群像,从蒙挚到飞流,都拍的很真实。

她是被处决的吗(她是被捧杀废掉的)(7)

唯独到霓凰的镜头时,画风一转。

仿佛女版赵子龙天降,一枪毙命。

她是被处决的吗(她是被捧杀废掉的)(8)

且郡主连对敌军的喝令,都自带大喇叭音效。

她是被处决的吗(她是被捧杀废掉的)(9)

霓凰在琅琊榜里,是自带救星滤镜的,但滤镜使过了头,人物也就磨得模糊了。

说得过分点,她依然像个完美的、讨喜的高级工具人——

人物侧写其实早在第一集已完整画好,之后只需适时出现,承载这部戏的爽点和哭点。

但若论女性角色通过抉择时刻、成长弧光、性格侧面的深挖,所体现的人物饱满立体度。

霓凰甚至不如配角静妃,耐人寻味。

她是被处决的吗(她是被捧杀废掉的)(10)

静妃的味,在于高级。

有一分未说尽的留白。

她是被处决的吗(她是被捧杀废掉的)(11)

她是被处决的吗(她是被捧杀废掉的)(12)

她是被处决的吗(她是被捧杀废掉的)(13)

层次也好。

有限的戏份里,完成了从隐忍不受宠的宫妃、到为夺嫡初露头角,再到斗胜皇后的温柔智谋型贵妃的层层剥开。

其实,无论是传统层面上的美好形象,还是当下讴歌追求的独立,女性角色被过度“圣人化”,都是可怕的。

正午阳光,如果说在表达女性层面有什么问题,那么显然是在女主的塑造上,主角包袱过重。

只有美好品质的堆砌,看不到丁点软弱与退缩的空间与余地,这其实是在抑制人性的自由生长。

好一点是无趣寡淡,被观众空洞地爱着;

坏一些,自然就往圣母、无人味、自私冷漠的方向越走越远了。

正相反,正午阳光的配角,往往更容易富有血肉

前段时间陷入女权争议的角色,《余欢水》里的梁安妮,就是一例。

她是被处决的吗(她是被捧杀废掉的)(14)

她是被处决的吗(她是被捧杀废掉的)(15)

她是被处决的吗(她是被捧杀废掉的)(16)

梁安妮是怎么样的女人?

外表荡妇,内心毒妇。靠出卖色相上位,和赵觉民、老魏三人,是剧中的小人、小丑担当。

她是被处决的吗(她是被捧杀废掉的)(17)

全身都是道德瑕疵,却不妨碍她成为最有魅力的女性角色。

她看似心狠手辣,但狠辣之下是一戳即破的虚弱。

被余欢水在车上威胁毁容,靠圆滑的手腕成功逃脱后,她一度崩溃在方向盘上。

美貌是她最好使的武器,她不能丢,她差点就丢了。

她是被处决的吗(她是被捧杀废掉的)(18)

她看似蝇营狗苟,但所有卑劣,都指向一个世人都背负的问题:父权体制中的生存不易。

你看,写出瑕疵,再写出造成瑕疵的压力和悲剧。

如果这个悲剧,是逻辑自洽的,观众就会开始共情,这时,瑕疵就比伟光正更具感染力。

因为人性的大部分构成部分,恰恰就是瑕疵。

但梁安妮这样的角色,注定是不能登女主角的大雅之堂的,被拱上女主角宝座的,非得是栾冰然那样的天使女孩。

正午剧中的女性角色基本都是如此定律,“不能登堂”的女配角,没有了女主角沉甸甸的道德包袱,反而有了人性自由生长的空间。

显得有人性魅力。

《知否》里的林小娘也是——

最善讨男人欢心,为得宠不惜害死其他妾室,典型的“绿茶”角色。

当家的盛纮真心待她,不想她从未真心爱过自己。

一句“只要纮郎想听的,霜儿都会说给纮郎听。”彻底打碎了两人几十年的恩爱滤镜。

也让林小娘彻底失宠,把自己推向被打死的结局。

她是被处决的吗(她是被捧杀废掉的)(19)

她是被处决的吗(她是被捧杀废掉的)(20)

她是被处决的吗(她是被捧杀废掉的)(21)

她是被处决的吗(她是被捧杀废掉的)(22)

她是被处决的吗(她是被捧杀废掉的)(23)

她是被处决的吗(她是被捧杀废掉的)(24)

林小娘死时,不乏“绿茶罪有应得”的欢呼。

但更多的是,疼惜她的声音。

因为她的悲剧,是所有大宅子女人,艰难残酷、如履薄冰的悲哀处境。

她是被处决的吗(她是被捧杀废掉的)(25)

很遗憾的是,国产影视对于女性的凝视,目前大多是两种——

一种如正午,是仰视的。

但飘说过,夸赞歌颂,也往往意味着要求,意味着把人拱上神坛,不让你下来。

还有一种,是俯视。

把女性作为强刺激的符号,纯粹去消费女性的美。

如……大多数导演镜头中的林志玲。

她是被处决的吗(她是被捧杀废掉的)(26)

而,怎么拍才算好?

平视。

感官上佳的,像飘之前谈过的姜文。

他拍丰满肉体,并不会让人觉得物化。

原因之一在于一份直白。

姜文怎么拍宁静?

丰腴身形,性感有肉的屁股、小腿,直勾勾的眼神。活色生香,野性难驯。

她是被处决的吗(她是被捧杀废掉的)(27)

她是被处决的吗(她是被捧杀废掉的)(28)

藏,不如放。

压制显得猥琐别扭,坦荡,反而能让人更专注于审美本身。

其二,姜文塑造的女性,无论篇幅大小,人格上是独立且完整的。

姜文也拍女神(且女神型角色都给了老婆周韵)。

《邪不压正》里的周韵,不再丰乳肥臀,而是素净优雅如缪斯。

虽然男主李天然在看向周韵饰演的女裁缝巧红,也总是仰视着的。

她是被处决的吗(她是被捧杀废掉的)(29)

但在具体的塑造中,导演并非只是刻画一个,被所有美好品质灌注的完美女性,帮助李天然完成了“复仇”。

巧红自己,有一个完整的觉醒脉络。

她是北平第一女裁缝,也是北平第一个放小脚的女人,更是身负复仇秘密,提着剑从屋顶稳当落地的侠女。

她是李天然人生某一段里的“领路人”,但从另一层面上说,李天然也是她的“小白鼠”——如果他能杀掉仇人,那自己也能。

故事最后,李天然终于复仇成功,巧红拒绝了男主的示爱和帮助,选择独自完成使命。

你不想和我远走天涯吗

你看的爱情电影太多了吧

那我跟你走也行 我能帮你

你能 但我想自己了断

她是被处决的吗(她是被捧杀废掉的)(30)

她是被处决的吗(她是被捧杀废掉的)(31)

她是被处决的吗(她是被捧杀废掉的)(32)

瑕疵中可见人性,完美也能立体。

而唯有能做到平视着欣赏女性的导演,才拍得出女性多个维度的美。

她是被处决的吗(她是被捧杀废掉的)(33)

如果说,姜文,是最会拍女人的直男。

那,世界上最会拍少女的直男,飘飘想提名,岩井俊二。

其他导演拍少女,首先想到的,无非是毛发细软的可爱,或是眸光清澈的清纯。

再好一点,无非是能拍到她们的鬼马古怪。

无非是一些片面的凝视视角。

而岩井俊二拍少女,却拍到了少女的复杂。

复杂出人格。

岩井俊二特别偏好,钝感和敏感,矛盾一体的少女。

他镜头里的少女,鲜有悲苦惆怅神色,往往具有“笨蛋”的特质。

《花与爱丽丝》里的彻子,神经大条,活泼元气,看起来就是个头脑简单的沙雕少女。

她是被处决的吗(她是被捧杀废掉的)(34)

但她的成长环境是什么?父母离异,随了个不怎么靠谱,只喜欢谈恋爱的妈。

十多岁的少女和她妈在一起,反而活得像她妈的爹。

岩井俊二用一种幽默的方式展示了这种身份的倒错。

她是被处决的吗(她是被捧杀废掉的)(35)

这样的彻子,心里本该揉进各种玻璃渣般的生活残酷,但面上看起来却是最快乐的那类孩子。

影片中有很多情节,有意去表达彻子这种钝感。

她是被处决的吗(她是被捧杀废掉的)(36)

她是被处决的吗(她是被捧杀废掉的)(37)

她是被处决的吗(她是被捧杀废掉的)(38)

她是被处决的吗(她是被捧杀废掉的)(39)

她是被处决的吗(她是被捧杀废掉的)(40)

她是被处决的吗(她是被捧杀废掉的)(41)

这是一种用主动的钝感,去保护敏感,回避痛苦的心理机制。

是一种成长环境极度不幸的孩子,经常有的特质。

不保持一定的麻木钝感,她们根本没法在残酷中幸存下来。

世人看少女懵懂,便以为她们无忧无虑。

少有岩井俊二这样的人,看到了少女模糊的面目后,连她们自己都不自知的忧虑,甚至一些心底深处的龃龉。

而岩井俊二最懂少女的,其实是少女友情的亲密矛盾——

花在这场感情里,并不是什么“中国好闺蜜”。

俩好闺蜜爱上同一个男生,花先是“重色轻友”,又和姐妹反目成仇。

但,也只有敢去展现这些拙劣和心机,自私和无私,你才能读懂少女友情的亲密和复杂。

故事的最后,女孩子们完成了一次自说自话的“爱情”,又回到了由她们两个构成的,封闭而亲密的世界。

她是被处决的吗(她是被捧杀废掉的)(42)

发现没。

比起平视,俯视和仰视输在哪了?

俯视指向的,是符号化、污名化。

仰视是榜样化,歌颂善良、贤惠、母职及一切。

平时,则有共情力去理解她们某种性格背后的形成因素。

有勇气去展现她们的缺点、瑕疵,甚至是背德。

也有将这些人性上的不完美,审美化的胸襟和眼光。

物化和美化,都不是一种正确对待人的方式。

而,学会把女性角色当人,让她们的缺陷,也有话语空间。

这不单是每个想拍好女人的编剧导演应该去懂得的。

更是当代每个观众的必修课。

来源:柳飘飘

版权归属原作者,如有侵权请联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