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铁人先锋7月28日,大庆油田采油三厂第一作业区注采206班丁1-P52井抽油井转为电泵井后,日产液170吨、产油4.46吨,今天小编就来说说关于中石化油气公司现状?下面更多详细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中石化油气公司现状(大庆油田推进油公司)

中石化油气公司现状

来源:铁人先锋

7月28日,大庆油田采油三厂第一作业区注采206班丁1-P52井抽油井转为电泵井后,日产液170吨、产油4.46吨。

刚从206队队长“变”为班长的苏超心潮起伏:“开始听说要改革时,不太理解。但是改革后发现,新的管理模式和工作机制让效率提高了,大家干劲也更足了。”

和苏超一样,大庆油田有近1000名小队管理人员顺利调整到基层班组长岗位,这源于大庆油田正在推进的“油公司”模式改革。

从顶层到基层的有序推进

“油公司”模式改革是集团公司深化油气业务改革的重要举措,也是大庆油田推进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一步。

大庆油田体量大、员工多、管理幅度宽、纵深链条长,其“油公司”模式改革,“改”出何种状态,关乎自身长远发展,更聚焦内外目光。

自“油公司”模式改革启动以来,大庆油田强化顶层设计,坚持试点先行,对改革目标和时间节点提出明确要求,成立由油田领导班子全体成员组成的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统筹负责“油公司”模式改革部署推进。

转变生产方式,必先转观念。大庆油田把“油公司”模式改革的形势和原则讲透、讲清楚,并多次深入基层了解情况,累计开展调查研究100余次,收集意见和建议300余条。编制形成“油公司”模式改革试点、新型管理区作业区建设实施方案,确立以“业务归核化、辅业专业化、机构扁平化、运行市场化、管理数字化”为核心的“油公司”模式改革建设方向。

大庆的长垣和外围,情况各有不同。大庆油田在老区油田和外围油田优选6家体量不一、情况各异的单位作为“油公司”模式改革试点。各试点单位坚持“一企一策”,遵循“边实施、边总结、边改进”思路,全力推进各项改革举措,以局部突破推动整体改革进程。

截至目前,大庆油田“油公司”模式改革,6家试点单位较好地完成了改革阶段性目标。据了解,大庆油田在各试点单位推行的“小机关、大服务”模式,厂级机关部门压缩28.1%;压缩管理链条,由“厂—矿—队”三级管理调整为“厂—作业区”两级管理,取消小队级管理层级,基层班组压减近70%。

由被动向主动的全新转变

试点,就意味着要当先锋、打头阵、立标杆、作引领。

作为老区采油厂首家“油公司”模式改革试点单位,大庆采油三厂2月19日召开“油公司”模式改革启动视频会,标志着持续推进“油公司”模式改革进入全面启动和实施阶段。

大庆采油三厂以“归核化、扁平化、专业化、市场化、数字化”为目标,着力构建配套完善的运行保障机制,强力推进改革攻坚。

经过前期精心准备,采油三厂圆满完成了新单位班子组建、基层班组重组、人员岗位调整、业务优化整合等改革规定动作,配套、调整、优化了管理制度和工作流程。

试点改革后,采油三厂机关部门压缩27.3%、管理人员压减23.1%。他们对基层采油矿、大队业务打破管理框架,进行优化整合,主体生产单元整合成立8个作业区,后线保障单位成立技术保障、监督保障、生产保障3个单元,一体化组织,一对多服务。

正值生产繁忙季,采油三厂一手抓生产、一手抓改革,确保企业改革与生产经营两不误、两促进。在压缩管理层级方面,取消小队级单位127个,推行大班组管理模式,压缩基层班组77.3%。坚持“人随业务走”原则,各单位之间按照“先前线、再保障、后监管”次序,梯次实施人员调配。一系列举措释放出源源不断的改革活力,今年上半年,采油三厂生产原油166.02万吨,超产6600吨。

谋划实效和实情的有机结合

推进“油公司”模式改革,坚持理论与实践结合、上情与下情结合,才能做到科学精准。

采油九厂地处大庆外围,井站分布点多、面广、战线长。“小、散、差、杂、低、深”等开发特点成为制约采油九厂经营效益的主要因素。

采油九厂把推进“油公司”模式改革作为破解发展难题的“金钥匙”,以实际为依据创新管理方式,努力推动改革创新发展。

敖南采油作业区在班组设置分配人员时,采取“分人不分井”的办法,由当班员工负责原采油队全部油水井管理工作,确保工作有序衔接、平稳过渡。他们还创新实行油井低压测试专业化管理,原来8名员工完成的工作,改革后5名员工即可完成,降低了用工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

庆新油田是改得最“狠”的单位,结合数字化油田建设,直接构建新型采油气管理区,取消作业区和采油队两级管理层级,厂直接管理到班组。机关部门瘦身整合,矿大队级单位优化重组,三级单位压缩35%以上,常设领导职数压减近40%,大幅降低了管理成本,提高了管理效率。

在“油公司”模式试点改革中,大庆油田发扬“支部建在连上”的传统,党的建设得到同步加强。“油公司”模式改革后,榆树林油田通过公开竞聘,“新上任”19名党支部书记。榆树林油田肇州分公司党支部书记王磊告诉记者,改革,让他更有信心挑起重担,责任感、使命感更强。

“油公司”模式改革,是大势所趋,是必由之路。大庆油田通过6家试点单位的先行先试,初步建立了可复制、可借鉴、可推广的“油公司”模式。今年年底前,大庆油田将初步构建“油公司”模式,实现主营业务突出、服务业务高效、管理架构扁平、经营机制灵活、质量效益提升。

短评:改革添活力增动力

大庆油田先行先试,通过压缩管理链条、重塑生产组织模式、优化整合业务等“油公司”改革举措,提升了劳动生产率和人力资源价值,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

这一系列改革规定动作都指向同一个问题,即企业推进高效能的管理体制和组织体系,要逐渐深入人才管理这一核心问题中。

戴厚良董事长指出:“集团公司奋进高质量发展、建设世界一流企业,归根到底要靠高水平的人才队伍。”将组织人才强企工程与公司改革发展紧密衔接,才能最大限度地激发人才队伍的强大战斗力。

思想要求“变”。改革必先转观念。没有人才,一切归零。要用工程思维抓好人才强企工程的实施。方法要出“新”。利用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手段,强化人力资源统筹配置,激发人才活力动力,支撑和保证改革发展。内容要做“实”。人才是第一资源,出人才与出效益同等重要。要舍得出价、舍得投入,做到中心工作推进到哪里,组织和人才保障就跟进到哪里。

采油三厂压减管理层级,实现了位得其人、人尽其才;榆树林油田通过公开竞聘,增强了员工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人力资源调配是一篇大文章,我们要在生产实践中“一字一句地书写”。只有这样,人才强企工程才能激发出强大的战斗力,才能为“油公司”改革提供人力资源管理支撑,才能为集团公司高质量发展提供不竭动力。(彭晨阳)

本文来自【铁人先锋】,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