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2022年硕士研究生进入一个新阶段——继初试成绩发布后,不少院校(专业)又发布了考生排名,随后而来的是预调剂信息,计划有“缺额“的院校中,不乏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化工大学、华北电力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等多所“985”“211”名校。

【什么是“预调剂“?】

预调剂,顾名思义就是预备调剂,不是正式调剂。

正式调剂是院校(专业)当年第一志愿生源不足,招生计划不能满额时,从第一志愿报考其他院校(专业)的上线(国家线)考生中“补招”的一种招生方式。

当某院校第一志愿考生报名且“上线”(国家线或院校线)人数≥招生计划数时,该院校便不需要调剂;反之,便需要调剂。

调剂名额=招生计划数-第一志愿上线考生数。

这个时候,进入调剂复试的考生数一般不再是1:1.2(或1:1.5),而是由调剂院校(专业)根据调剂计划数和参与调剂的考生人数及成绩等情况来确定了。

这里需要强调说明的是,正式调剂必须经过全国研招网的统一调剂平台,否则国家便不予承认。

所谓预调剂,就是国家线或院校线还未出来,但对比招生计划,院校(专业)却明显不足,比如,招生计划数是100,现在第一志愿考生却只有80,即便所有考生都上线,也还有20人缺额呀。

另一种情况是参照往年国家线或院校线,“上线”考生数明显少于招生计划数。这个时候,院校为了能够招揽优秀生源,便发布预调剂信息。而之所以叫预调剂,就是因为国家线未出,正式缺额数量还无法确定,因此,只能算是一种预测,因此叫预调剂。

研招网调剂录取确认时间统一吗(考生参与其他院校预调剂)(1)

参与预调剂对第一志愿学校(专业)是否会有影响】

院校发布预调剂信息后,为了对参与调剂考生情况有一个了解,大多要求考生先“报名”——发送考生、姓名、初试成绩等信息。

有考生问,如果我参与了其他院校的预调剂,对第一志愿学校(专业)的复试和录取是否有影响?

在这里,平湖一柱可以很负责任地回答:“没有任何影响“。

其一,预调剂本身不是正式调剂,考生报名信息只是发送到调剂院校,第一志愿学校(专业)并不知情;

其二,预调剂本身没有进入正式调剂程序。正式调剂要在全国研究网调剂平台上统一进行,3月20号左右才开通,现在无论院校如何操作,都在正式调剂系统外,不过是调剂院校在搜集考生信息,进行信息统计而已,没有任何实质性作用。

其三,即便是正式调剂,考生也参加了调剂院校(专业)的复试,甚至复试通过发了“拟录取“通知,只要考生”不确认“,对第一志愿学校(专业)也没任何影响,第一志愿学校只关心你的初试和复试成绩是否符达到其录取条件,而不会关注你是否参与了其他院校的调剂,不会因为你”用情不专“”三心二意“而对你复试评判和录取产生影响。

关于这一点,平湖一柱有过切身体会。2020年,平湖一柱的儿子第一志愿学校初试成绩排名有点靠后,感觉没有绝对把握,于是找了几处调剂学校。结果,有一处调剂学校复试先于第一志愿学校,儿子参加了复试,当晚上就收到“拟确认信息”,而第一志愿学校第二天才复试。这个时候怎么办?我们全家商议许久,下了很大决心按了”拒绝“键,结果第二天复试后,第一志愿学校也顺利通过。

研招网调剂录取确认时间统一吗(考生参与其他院校预调剂)(2)

【什么样的考生要参与预调剂?】

那么,什么样的考生要关注和参与预调剂呢?

一是对照去年国家线(院校线)和第一志愿院校(专业)招生计划,自己虽然上了“线”,但排名在复试(120%)之外,这样的考生如果今年想上岸,唯有调剂,现在就应关注预调剂信息,参与预调剂。

二是虽然可以进入复试,但初试成绩排名在招生计划数的90%以后,这样的考生也应该关注预调剂信息,特别是在招生计划数100%以后的考生,更是如此,这叫有备无患。

三是不够一区线,能上二区线的考生,可关注二区院校预调剂信息。因为,考研准备并不容易,重新“复读”一年,明年情况仍未可知否,更何况,青春易逝,机会难得,二区院校“硕士”和一区在本质上并无区别,再浪费一年的光阴不值得。

最后,再强调一遍,考生当谨记,全国研招网调剂平台是正式调剂的唯一通道,无论是何院校,只有通过这个平台调剂才合法有效——也就是国家承认,舍其全不可信!请勿上当!

研招网调剂录取确认时间统一吗(考生参与其他院校预调剂)(3)

(作者:李玉柱,本文为 平湖一柱原创作品,欢迎指导,转载或引用请注明作者和出处,违者必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