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春的田野里,绿油油的麦苗渐渐进入返青期。放眼望去,一条被冰雪封住的河沟匍匐在惠民县桑落墅镇的大地上,从高空俯瞰,有如一条碧玉镶嵌在大地上。这叫不起眼的沟名叫郑石沟,蓄水量已达200万立方米,承担着为全镇良田灌溉的重任,俨然一座“平原水库”。

荒废虾塘建成标准农田(以河代库蓄水灌溉)(1)

桑落墅镇建起“平原水库”。

其实,桑落墅镇建“平原水库”也是无奈之举,因为桑落墅镇位于全县灌溉系统的最末端,也是白龙湾灌区的最末端。根据往年经验,天气较旱时,上游浇完水后,下游几乎就没水浇地了,灌溉问题成为困扰该镇的一个难题。尤其近年来地下水禁采、用地指标紧张、尾水更是不能用来灌溉,新建水库也不现实。于是,桑落墅镇积极发动干部群众想办法、出点子。群众的智慧是无穷的,最终,“平原水库”的创意就这样诞生了。

自2022年7月开始,全镇投入人力物力,对辖区内最长的河——郑石沟进行了拓宽和加深。据分管水利工作的桑落墅镇副镇长白振顺介绍,自去年夏天开始,镇政府出资将辖区内的沟渠加深了1.5米、加宽了6至12米。这样就能错峰蓄水,尤其在群众不浇地的时候,大量蓄水。这是一条贯穿全镇的“大河沟”,就像蜈蚣一样,各种支渠覆盖全镇21个村,能为全镇2万余亩良田提供灌溉服务。截至目前,这座“平原水库”储水量达到了200万立方米。

荒废虾塘建成标准农田(以河代库蓄水灌溉)(2)

有了“平原水库”,21个村的灌溉问题不愁了。

“除了收集雨水,我们还建设了2个泵站,水量不足时可以把沙河的水提过来。我们这种形式可以概括为‘以河代库,储水灌溉’。目前,我们正在全力为春灌做准备,相信今年一定是个丰收年。”桑落墅镇副镇长白振顺说。

荒废虾塘建成标准农田(以河代库蓄水灌溉)(3)

桑落墅镇是有名的“滨北粮仓”。

桑落墅镇有6万亩耕地,长年种植冬小麦,是有名的“滨北粮仓”。记者从桑落墅镇政府获悉,2022年,桑落墅镇狠抓农业产业绿色发展,实施投资5000万元的国家地下水压采项目,建设橡胶坝1处、南北河及林家提水泵站2座,疏浚南北河、郑石沟、大道张沟等骨干沟渠20余公里,持续完善生产设施配套。该镇还投资5万元建设前后王村沙河段水质监测站1处,做好2个村的农村黑臭水体治理工作,清理河湾2900余平方。

荒废虾塘建成标准农田(以河代库蓄水灌溉)(4)

“滨北粮仓”大丰收。

“我们坚定不移地搞绿色生产,相信一定能把‘滨北粮仓’的金字招牌擦得更亮。”望着远处的麦苗,白振顺坚定地说。

大众报业·农村大众记者 刘真真 通讯员 王晓燕 赵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