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不清是哪位伟人说过,历史经常会重复,第一次是以悲剧形式呈现,第二次却是喜剧。这喜剧大概就是我们常看的那种“情景喜剧”,几分钟就会冒出一阵廉价的哄笑,说是喜剧倒不如说是闹剧。如果布鲁诺死在火刑架上是个悲剧,那么围绕克隆人出世所演出的则是一出令人爆笑不断的连续情景喜剧。

闹剧的序幕从多莉降生开始,先是一群伦理学家出场,一个个或道貌岸然或义愤填膺的倒出一大堆反克隆人歪理,把是人都知道答案的烂问题硬说成是“伦理学无法解决的难题”,令人捧腹,把个好端端的“伦理学”招牌丢在烂泥里,于是人们用了个现成的帽子给他们扣上,曰“文科傻妞”。“伦理学家”尚未唱罢,“生物学家”登场助兴,一个个都扛着顶尖科学家的金字招牌,或“院士”、或“博导”、或“中心主任”,讲出来的“科学道理”却不断露出常识性错误,让观众喷饭。此处的看点是,这帮学者是真傻还是装傻?如果是装傻,学术良知何在?如果是真傻,顶尖头衔的含金量便令人生疑。

克隆人 科幻(观克隆人闹剧)(1)

图文无关

序幕尚未演完,正剧却迫不及待的开场了,先有意大利医生安蒂诺里宣布克隆人将在一月出世,惊世震荡余波未平,又有布瓦瑟利耶宣布“夏娃”于12月27日出生。一时“谁是克隆人之父”令观众悬念丛生。行家里手纷纷质疑,只怕这业余“克隆人”是个假冒伪劣,只要在“克隆胚胎”植入子宫时代之以几滴精液,当事人没有显微镜,只能蒙在鼓里。那雷尔教派如用此法骗钱,就是演出一场现代西洋科学版的“火烧红莲寺”。各路豪杰摩拳擦掌,只待约定的1月2日DNA测试揭开谜团,如若有诈,便可将“红莲寺”付之一炬。

不料悬念之中又横生枝节,半路里杀出个程咬金。一个叫西格尔的律师对“夏娃”父母和雷尔教派提出起诉,佛州一地方法院已经对当事人发出传票,“要求他们出庭接受调查,以便法院决定是否应把这名女婴置于法律的保护之下。”于是雷尔教祖就坡下驴,声称“我对布瓦瑟利耶称,如果这次测试将使这对父母面临失去孩子监护权的危险,那我们就丧失了对他们的信用。布瓦瑟利耶,千万别做这次DNA身份测试。而我认为她已经同意我的意见。”不管怎么说,维护商业信用足以构成充足理由,“夏娃”是真是假,看来一时是要罩在五里雾中了。如果雷尔教派真是“红莲寺”,这西格尔可算是大救星了。观众不免埋怨那西格尔律师跳出来得太快,就算是逮耗子,也等它钻出洞来再下手,刚露出头来就大喝一声,吓得它逃回洞里,弄得没戏看了。不过如果雷尔教派有诈,这西格尔律师就很可能是他们的托儿,安排好来救驾的,这是“推理”。如果事情果真如此,“反克隆人运动”可以算是克隆骗子的护身符了。

一部连续剧,有搞笑,有悬疑,有推理,在某些人看起来还有点恐怖,算得上是一部好剧。看官如未尽兴,请接着往下看,主角安蒂诺里快登场了。也许要等十年之后,公众对克隆人已经像现在对试管婴儿一样司空见惯,那时就可以作个DNA测试,揭开“谁是克隆人之父”的谜底,全剧终。


作者:赵南元(清华大学教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