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革命题材人物传记电影《邓小平小道》正在全国公映,影片讲述了1969年10月至1973年2月,邓小平和妻子卓琳在江西南昌城郊的原新建县拖拉机修配厂三年零四个月的劳动生活。曾经凭借《喜莲》获得第17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女演员的于慧在片中扮演卓琳。日前,她接受了本报记者的专访。

于慧身材照(于慧中年后的表演)(1)

在表演上抓住一个“稳”字

于慧早在20多年前就跟《邓小平小道》的导演雷献禾有过合作,配合默契。不过扮演国家领导人的夫人,在于慧的表演生涯中还是第一次,她深感责任重大,但也充满了期待。很快,她就将网上能够收集到的有关卓琳的资料都看了个遍。程红杏是江西新建县拖拉机修造厂的职工,她曾与卓琳一起劳动三年多,并结下了深厚的感情。于慧拍摄前专程拜访了她,两人有过很深入的交流。程红杏告诉她,生活中的卓琳很低调,“说话轻轻的、慢慢的,她也很担心周围的人认出邓小平来,很警觉。”这些细节,都被于慧一一记住,并运用到表演中。

于慧认为,卓琳在特殊时期,除了要给丈夫精神上的支持外,还要照顾好几个孩子,“她的眼神中一定会流露出坚定,她是一个有思想、有信仰、有主见并且充满睿智的女性。”

“必须要挖掘角色灵魂和内在的东西,跟角色的心灵产生碰撞和共鸣,才能达到和角色同呼吸共命运的效果。有了这一层,才能在表演的时候,从行为、语言、肢体等方面,向角色无限靠拢,这样塑造出来的角色才有真正的生命力。”

在表演上,于慧紧紧抓住一个“稳”字。不管是片中卓琳说话时的节奏,还是她的动作和肢体语言,“都要比平常生活中更加稳重沉着,即便是转头和眼神的处理上。”

跟卢奇老师演戏默契十足

片中有一场大雨中的戏让于慧印象深刻。邓朴方发现爸爸妈妈不在家,就去找他们,此时他对自己的人生充满绝望,他怕自己拖累家人。卓琳回到家后,发现朴方不在,就去找他,两人在大雨中相遇后,卓琳就一直激励他,让他振作起来。这场戏是在2020年5月份的一个早上拍的,现场用的是人工降雨,拍摄的时候两人全身都湿透了,“现场非常冷,这场戏拍了三遍,演完后我全身发抖。”拍完这场戏,于慧就发烧了。

还有一场戏,邓朴方刚刚来到江西的家里,邓小平在门口迎接大儿子的到来,而听到声音跑到窗前的卓琳,看到几年未见的儿子坐着轮椅进来,眼泪顿时就流了下来。“拍这部电影,因为内心的那份感情是沉甸甸的,眼泪一触即发。”

扮演邓小平的卢奇已经演过60多次邓小平,于慧此前跟他没有过合作,但两人常常在各种活动中见面,彼此很熟悉。这次合作,两人默契感十足。有一场戏,邓小平因为低血糖而晕倒,卓琳紧紧地把丈夫抱在怀中。表演的时候,于慧完全沉浸在角色中,“跟优秀演员演对手戏就是不一样,我感觉我和卢奇老师之间有一种非常亲切的气息在传递,眼前的他,就是自己相濡以沫的丈夫,就是自己最亲近的人,所有的情感都是自然流露出来的。”

要说表演上难度最大的戏,就是影片最后的镜头。邓小平和卓琳坐着汽车离开江西。镜头中,两人坐在汽车的后排上,卓琳的脸上洋溢着一种非常复杂的情绪,“这种情绪很难用一句话来总结,靠的就是演员的表演功力,才能将这种复杂情绪传递出来。”

希望能演“赵一曼”式人物

于慧1965年出生于沈阳的一个军人家庭,父亲是一名军人,参加过淮海战役,他也曾是邓小平手下的兵。于慧小时候在少年宫里学习朗诵,1986年考入上海戏剧学院表演系。大学期间,她就拍摄了《围城》《家教》《几度夕阳红》等影视剧。毕业后分到了上海电影制片厂。

1996年,她在孙沙执导的《喜莲》中扮演“喜莲”一角,这部影片帮助她获得了第17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女演员。她告诉记者,为了演好这个角色,自己从定妆的那一刻起,就头裹大围巾,穿着大棉袄大棉裤,每天去农村的集市上体验生活,跟村里的女人们生活在一起。等到开拍的时候,她的皮肤已经晒成了古铜色,活脱脱就是一个农村姑娘的模样。当时她留着一头长发,化妆师几次想剪短它,就是下不去手,最后是孙沙导演给剪去了。2002年,于慧再次跟孙沙合作,拍摄了《巧凤》,她因此获得了第8届中国电影华表奖优秀女演员奖 。

现在的市场,留给中年女演员的机会并不多,对此,于慧并没有怨天尤人,而是及时调整自己的心态。就拿“妈妈”这个角色来说,她演过很多次“妈妈”,即便看似千篇一律的角色,她也要千方百计演出个人的特色来,“这也是很过瘾的事!因为我喜欢表演这个职业,所以敬业认真是最基本的态度。从影快40年了,我对于艺术的追求依然很狂热。”

记者采访的时候,于慧正在浙江义乌隔离中,她即将在高希希执导的电视剧《战上海》中饰演宋庆龄。隔离期间,她每天要看两部电影,这已经成为了她的习惯。她尤其喜欢那些演技出色的好莱坞演员,比如蕾妮·齐薇格。她还坚持每天记笔记,将每天观影的心得记下来,以便将来表演时能用到。

对比年轻时跟现在的表演,于慧最大的感受是“深度不一样”。年轻时一路演主角,表演上更多是“本色演出”。现在经过了岁月的历练和沉淀,对于角色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对于一个演员来说,生活积累就是最大的财富,现在我是为了心中的梦想在拍戏。”她希望在今后的表演生涯中,能有机会出演像“赵一曼”这样的历史人物,也希望尝试年龄跨度大的角色,“现在正是出成绩的时候,遇到好的角色,我一定全力以赴。”

(原标题:于慧:中年后的表演“深度不一样”)

来源:北京晚报 记者 王金跃

流程编辑:u028

版权声明:文本版权归京报集团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改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