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香不怕巷子深。
指的是只要酒好,就算在幽静小道也不用担心没有顾客,可是,最怕的是这股子香味还没有散出来就沉了下去。
最近有一酒馆,店内都是好酒,可惜闻到的人还是很少。
这家店,名叫《老酒馆》,里面的每一个角色我们应该都认识,他们被我们称为戏好、脸熟,就是名字不太熟的老戏骨。
陈宝国、冯雷、石兆琪、刘桦、程煜、冯恩鹤、巩汉林、方清平、牛犇、石兆琪、白志迪……,每个人的演技单拎出来都能单扛一部戏。
有“看前面黑洞洞,待我上去杀他个干干净净”的白七爷,有“京州不允许有这么牛逼的人存在”的赵瑞龙;
有在“事业上升期”的道哥,有“宫廷玉液酒,一百八一杯”的酒店经理,也有“要不是为了这点特权,谁愿意当官”的吴站长……
这群人在一起演的戏,有看头,肯定不是萝卜开会而是群英荟萃。
荧幕前的阵容稳了,幕后的制作团队也没有拖后腿。
导演是刘江,虽然近三年他执导的电视剧都在及格线左右徘徊但是他的巅峰太高,以至于经他之手的作品仍然是品质保障。
再加上他身旁又是国内最擅长讲故事和国内身价最高的编剧的高满堂,二人联手,一出《茶馆》版《老酒馆》便新鲜出炉。
《老酒馆》的故事来自于高满堂父亲的原型,他的爷爷辈早年随着人流闯关东讨生活,居住在大连的兴隆街。
他的父亲是开酒馆的,在这条街上,店铺林立,七行八作:烧饼铺、酱肉铺、扎纸铺、药铺、点心铺、酒馆、开脚行扛大个的……
南来北往,形形色色的各异人群每天都发生着不同的故事,正是在父亲的影响下,高满堂自小就听了许多奇闻异事。
父亲去世那一年,他决定把父亲和街坊邻居的故事写出来搬上大荧幕,所以《老酒馆》随之产生。
地方有了,店也开了,那么饭菜怎么样?
其实吃什么饭、喝什么酒永远不是最重要的,就算它是大隐于市的江湖至味,记忆深处的味觉密码,都不如稀松平常的开心来的畅快。
因为无论到什么时候,吃什么、喝什么、在哪吃,这些问题远不如“和谁吃”来得重要,最好吃的终归是人,人情比美食美酒更有嚼头。
电视剧也一样,就算有再精美的服化道,再大牌的明星演员,只要是故事里的人不对头,故事依然味同嚼蜡。
所以故事常有,好故事不常有,而好故事的基础是先有人,《老酒馆》很好地放出了这群众生相。
给了他们故事的着陆地,他们带着自己的故事让老酒馆的好故事更具风味。
老警察(程煜饰演)与陈怀海(陈宝国饰演)的暗战故事。
陈怀海一行六人经历过闯关东挖参淘金的九死一生后决定安宁赚钱生活,不想再把脑袋别在裤腰上。
于是带着淘来的沙金和家伙什来到大连的好汉街想开一家酒馆度日,然而他们与当地人格格不入的装扮注定了他们今后的生活不会平静。
一踏入事先谈好的酒馆里就遇上了命案,偏偏这个时候街坊过来串门和他们撞了个满怀。
这么赶巧的事一下子都发生在他们身上,小个子街坊劝他们不要报官,选择息事宁人是最好的办法,否则他们长八只嘴都说不清楚。
陈怀海听完觉得在理便按他说的办,把尸体搬到了后院,自己和兄弟们商量开酒馆的事。
但是事情远非他们想的那么简单。
第二天,不但尸体不见了,小个子街坊还跟他们要封口费,不然他就报官,他们在好汉街人生地不熟,绝对不可能活着走出去。
陈怀海他们也不是被吓唬吓唬就破胆的主儿,刀山火海走过来的他们自然不会接小个子这一招。
明眼人都能看出来这是个局,一计不成,还有下一计等着他们。
果不其然,老警察在小个子“吓唬”不成后,来了招软硬兼施,暗里告诉他们“风过留痕,雁过拔毛”,这是规矩,外地人必须遵守。
见陈怀海不上套,直接祭出了屡试不爽的关监狱,关了大哥,小弟迫不得已贿赂了老警察,放出了陈怀海。
可老警察人心不足蛇吞象,他要的可不止是一点点小钱,而是他们身上的所有沙金。
这是兄弟们用命换来的,自然要拼死守护,看着他们死咬不放,陈怀海显出了自己沉稳多谋的一面。
他一边以协商为由请老警察喝酒,一边叫来记者在屋外候着,开门见山的询问老警察到底想怎么玩。
自视甚高的老警察自然不肯善罢甘休,还在威胁着陈怀海,殊不知,陈怀海已经识破了他们的诡计,之前不戳穿是因为强龙不压地头蛇。
事情到了如今这个地步已经顾不得那些,他私下派人跟踪在店里诈死的“尸体”,找到后将其灌醉带到了老警察面前。
物证失而复得,记者又控制着舆情,在面子和规矩面前,老警察不甘心的选择了妥协。
这一次交锋,陈怀海胜出。
老二两(牛犇饰演)的孤独故事。
没人知道他的真名叫什么,只是他每次来店里只点二两酒,自备小菜,一块咸菜疙瘩,人少了就坐在桌边,人多便一个人在门口站着喝酒,从不打扰别人。
时间久了,大家都以此来称呼他。
他守着他的规矩,陈怀海执意给他加菜,他严词拒绝,柜台给他多打了酒,他结账时多给。
酒蒙子往他酒里兑水,他尝出来了也不点破,不能坏了陈怀海的生意,他话不多但眼里都是故事。
每天奔波十里地,为的是酒馆里的热乎劲儿和人情味儿,这样的酒喝的才有味儿。
他时常嘴里念念有词,“醉了酒是豹子胆,醒了酒是兔子胆;借酒说事小心点,白吃白喝看白眼,喝酒应事躲远点。”
这样的状态像极了人老后一个人孤苦伶仃的样子,他没有精力再去改变什么,只是希望能够以酒德来守住规矩。
所以他从不越界,那些三杯下肚就满嘴跑火车的食客,在他面前相形见绌。
有一次,下着大雨,陈怀海准备提前半小时关门,老二两却顶着蓑衣赶来喝酒,陈怀海嘱咐柜台把钟调慢半小时,自己去叫马车。
可老二两依然准时喝完酒就走,谢绝了陈掌柜的好意,颤颤巍巍的徒步在雨中,因为他觉得接受了就变味了,酒就不再香了。
所以他在大雨倾盆中给他们留下了一瘸一拐的背影,此刻的他应该是快乐的,即使他在人群中并不显眼,即使消失也不会有人注意。
老二两的状态不就是苏轼在《定风波》里描绘的那个样子,“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他人穷志不短,这不是穷酸,而是他恪守心底的那份原则,即使这世道早已千疮百孔,他仍然坚信人性本善。
杜先生(巩汉林饰演)的口活儿故事。
半拉文人本在茶楼说书,小日子过得还算快活,一次醉酒说书说串了,把武二郎醉打蒋门神说成了武二郎怒打潘金莲。
害的底下爱的听众误了生意,自己也差点丢了口条,舌头是保了下来可他再也不能去茶楼上班。
最要命的是他不仅有张大嘴巴还有文人身上的那股子穷酸劲儿和穷讲究。
为了面子强行打肿脸充胖子,没钱还要答应别人请人吃饭,被戳破后为了挽回颜面再次应允。
没工作就没收入,他想到了去新开的老酒馆骗吃骗喝,酒足饭饱后借机和小朋友玩游戏逃单被陈掌柜撞见成了笑话。
幸好陈掌柜心善留他在酒馆说书,只是有一条规矩不能破,那就是不能再行骗度日,这样不道德。
虽说受了教训但他也算保留了文人的半拉气节,只点菜不动筷就不算吃霸王餐,毕竟吃白食是丢脸的事儿。
有一个细节可以说明。
叫朋友吃饭的时候专挑其吃饱饭的时候,几个围坐在满桌佳肴的面前却迟迟不见一人动筷子,只是在客套的奉承。
待到朋友皆走,桌上的酒菜依旧与上桌时无异,这样的小把戏确实对店家的损失最小但自己却失了大德。
成也这张嘴,败也这张嘴,杜先生再次与陈怀海见面已不能口吐莲花。
因为这张嘴,被人割了舌头,失去了此生最引以为傲的活儿,反而让他的气节高涨起来。
陈掌柜劝他今后就住在酒馆,彼此有个照应,他感怀作揖后离去,留下的背影不再胆怯。
那正红(冯恩鹤饰演)的遗老故事。
那爷出场时帽镶朱玉,锦缎长袍,他曾是宫里教小王爷掼跤的老师,在清王朝覆灭后,回到了市井生活。
但他一直坚持不剪辫子,为的是有朝一日满清光复,自己能被皇上一眼认出来,就算卖画也要维持自己的前清生活。
见到了末代皇后婉容,对这个主子他事必躬亲,好像自己又回到了宫里的生活,有主子伺候,也能忙前忙后。
即使倾家荡产,卖房子卖地也要让婉容吃一顿好的,他顽固的相信清朝还能再回来,就如他不剪的辫子一样。
只要表面功夫在,内里必然会到来,可是,他不知道或者不想知道,时代不可逆,谁也不能违背。
这样的愚忠让他离开时破皮毡帽,单薄短褂,还被日本人戏耍剪了辫子。
没了辫子相当于要了他的命,他的信念不在了,整个人的魂就丢了,一下子从气宇轩昂成了萎靡不振。
他等不到他的皇上,就像至此直不起来的腰,再也没有人前人后都一样傲立的背影。
这个三个角色都以背影终场,预示一个时代的落幕。
他们三人皆是动荡时局下的小人物,他们的之前有按规矩立命、有动嘴皮子过活、有恪尽职守立业,虽生活水准有高低但都各自精彩的活着。
只是他们殊途同归的命运也注定了时代的洪流在前进时会淹没一切障碍物,没有激流勇进的实力就必须学会随波逐流。
老二两的实、杜先生的滑、那正红的愚,在那个大时代的大背景下显得很傻很天真,他自以为的世道在旁人眼里早就烟消云散。
可是,他们有错吗?
他们当然没错,只不过有些人活在现在、有些人活在过去、有些人活在未来,都是为了生活,何来谴责之由。
每个改革的时期和太平的年代都会这样的人出现,他们没有危害社会、没有触犯法律,只是过的与常人不同。
他们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安身,对自己来说,这就是成功;于外人来说,这可能就是不知变通。
然而我们正常人在那些“不正常”的人眼中,又是正常的吗?他们才是动乱时的大多数,以小聪明和老规矩苟且着。
尽管会有破败,但至少这条命还留着。
贺义堂(冯雷饰演)的家里故事。
这位从东洋留学回来高材生,带着满肚子的外国学识和东洋老婆,开始在他爹的店铺中大刀阔斧的改革。
先是趁他父亲回乡之际抵押了房子开了间日料店,怎奈生意惨淡,赔了个底朝天,老爹回来后用自己的棺材本赎回了房子。
但是这位败家子闲不下来,又与那爷合伙拾掇了家满家菜,好景不长遇上了骗子,被收债的拿走了房子。
老子被气死,媳妇也带着孩子回国,他自己落魄回乡成了乞丐,好不容易翻身可改不了刚愎自负的毛病,又落了个“爷爷不疼,姥姥不爱”。
怎一个惨字了得,据说,贺义堂最后会黑化,成为大汉奸。
当然《老酒馆》也不都是好,剧情也有经不住琢磨的地方,如磨剪子戗菜刀的老白头,整条好汉街貌似就他一个师傅。
本来走街串巷的转悠,家门口就可以磨刀,现在非要到老酒馆才可以,而且磨刀又费工夫,老酒馆又是买卖,声音一来不买点东西心里必定过意不去。
再细想一下,老酒馆里的大多数人来这里都是为喝酒,大都是市井小民,几乎没有附庸风雅、诗词歌赋的文人骚客。
正酒劲上头,一个人突然提溜着两把菜刀进来了,你心慌不慌,肯定是你跺你也麻。
依据老白头仅凭口感就能察觉出酒缸裂缝这一本事,他在后边应该还会起大作用,只是前边生硬的把他插进来,实属有些尴尬。
如果是为了突显陈怀海的大度、善待、精明和体恤,也许这样的方式过于单薄与草率。
还有金小手(陈月末饰演)的演技,他是目前出场的所有有台词的角色中,演技最差的一位。
浮夸的表情动作,尴尬至极的台词功底,根本看不出这是陈宝国的儿子,一般来说虎父无犬子,而他打破了这一定律。
他也算是本剧中的一个bug,来无影去无踪的金小手竟然栽在了一地白灰之上,这样破绽与引他出场之前营造的大人物氛围似乎有些违和。
反观他的父亲,演技之炉火纯青,完全没有辜负之前采访时说的话,“老酒馆里的陈怀海,是前后3年他最满意的角色。”
陈怀海在得知金小手被枪毙后,双眼噙泪,竭力不让自己哭出声的克制与强忍,这份压制的情绪释放更能突显角色的悲伤。
正如何冰在《圆桌派》说说:“表演,演的不是答案,而是演推导出这个答案的算式。”
陈宝国的具有层次感的细腻演技,逐渐展现除了角色内心感情的转变,不单薄、空洞、乏味。
但这样的用心似乎没有得到太多的回应,《老酒馆》出来后没有热搜,没有话题,不禁让人唏嘘。
《上海堡垒》上映时,所有人都在为流量走向末途拍手叫好,可当好剧真正来临时却看不见人影。
这条良币驱逐劣币的路走起来还是很艰辛,观影习惯的改变和市场的调整不是一两天就能一蹴而就。
希望创作者能耐得住性子,演员能恪守下本分,行业能撑住,虽然要恰饭,虽然都抗不过大势,但至少春天快来了。
在《老酒馆》中还能看出一个紧迫的问题,那就是内地演员的青黄不接。
王宝强为什么老被拿出来和黄渤、邓超、徐峥这些人比较,他们几个在年龄方面根本不是一代。
王宝强是80后,其余都是70后,因为在王宝强这个年龄阶段没有一个演员上得了场面,所以王宝强才会越级挑战。
他之后的90后,甚至是00后,我们更多时候是在哪里看到他们。
在综艺、花边新闻里,一批又一批的换着一众叫不全姓名的偶像,在电影电视剧里的脸熟还是中生代和老一辈。
其实内地的情况比香港好不了多少,等到这一批人老去,我们的影视可不就是日落黄花,虽未凉但已远。
推荐阅读
这片儿凭啥拿奥斯卡?因为随时都会死
美国版《走进科学》,太过真实的扒皮大战
豆瓣9.1,看一次被萌一次,根本顶不住它们的可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