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里,孩子待在家里的时间长了,家长对孩子的言谈话语、行为举止经常会“挑错”在这种情况下,亲子间是剑拔弩张地互不相让,还是心平气和地坦诚交流?如果“熊孩子”遇到了“熊家长”,家庭战争应该如何平息下去呢?,今天小编就来说说关于熊孩子家长也教育不了:岂能教育出好孩子?下面更多详细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熊孩子家长也教育不了:岂能教育出好孩子

熊孩子家长也教育不了:岂能教育出好孩子

●寒假里,孩子待在家里的时间长了,家长对孩子的言谈话语、行为举止经常会“挑错”。在这种情况下,亲子间是剑拔弩张地互不相让,还是心平气和地坦诚交流?如果“熊孩子”遇到了“熊家长”,家庭战争应该如何平息下去呢?

讲述:邻居的家庭战争让我报了几次警

期末考试结束,孟女士邻居家两名上小学的女孩开始了居家生活。这也成了孟女士焦虑烦躁的开始。孟女士苦恼地说,两个女孩家里天天上演的就是“灾难片”。从早上开始,孩子的奶奶就大声叫两个孙女起床,然后两个孩子一起大喊“不起床”。好不容易把两个孩子吼起来,孩子的奶奶和妈妈就开始为各种家务吵架;接着是两个孩子各种不听话,妈妈和奶奶又统一战线,一起对孩子进行吼叫式教育,但因为孩子们的各种抗拒和不服管教,最终家长开启了打孩子模式。孩子不起床,先吼再打;孩子不好好吃饭,先吼再打;孩子不写作业,打一顿;孩子作业写不对,再打一顿……每天循环播放的吼叫打骂,让四周的邻居不堪其扰,特别是住在对门的孟女士,被吵得心情烦躁,接连报了好几次警,但收效甚微。

孟女士说,“熊孩子”加上“熊家长”就组成了“熊家庭”,一看不顺眼就吵架,互相看不顺眼就不停吵架。作为冷眼旁观的邻居都明白,在这样的家庭环境影响下,孩子根本不会改错,只会加深错误,恶性循环。家长为什么不能冷静下来做出改变呢?

建议:家长先冷静,再做出第一步改变

天津市第一百中学心理中心教师、家庭教育指导师李雪云老师说,有的家长在教育孩子时,不吼不叫就不会说话,不打不骂就不会沟通,这对孩子本身就是一种暴力行为。教育孩子,最重要的就是沟通,家长一味否定孩子、给孩子滥贴标签,不但不能让孩子改正错误,还会引起孩子跟家长的对峙。因此家长在跟孩子沟通前,要先动脑筋,想想跟孩子说什么、怎么说,而不是谁的声音高谁就有理。情绪暴躁的家庭,往往处在各种关系(包括夫妻关系、亲子关系等)失衡的状态,长辈以压力大为借口,在家里宣泄自己的不良情绪。在这种环境下,孩子心里的安全感和幸福感都是缺失的。

李雪云老师建议,在家庭氛围紧张的情况下,家庭中的每个人都要先冷静下来,由家长做出第一步的改变。首先是孩子的父母,在感觉要爆发坏情绪的时候,提醒自己先不要脱口而出,不妨暂停一下,改变“我说你必须听”的习惯,放缓语速、低声说话。其次,在教育孩子时,多想想孩子不听话背后的原因,多问孩子几个“为什么”,了解前因后果之后再进行沟通。另外,家长尽量避免使用“你必须”“你要”“不能”这样指令性的语言,可以变成“我们一起看看如何解决”这样的话,孩子会更主动接受家长的建议。

来源: 今晚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