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率突破80%、高考上线率连续3年高幅度增长、中考平均分领跑……近年来,海珠区教育水平迅猛发展。这背后离不开海珠众多园丁的辛勤付出,2017年公招教师103人(实际录用95人)、引进高层次教育人才13名、被评为国家、省、市、区各类教育人才的近400人次……教育团队也水涨船高。6到飞起的数据,真正学在海珠是什么样的体验?时值教师节,让我们通过几个海珠教育故事感受一下!

鱼传尺素·鸿雁翩飞

互联网时代的书信对话

互联网时代,“提笔忘字”是否发生在你身上?而在海珠区,有一群家长,却坚持用书信这种“笨方法”,与海珠区教育发展中心罗夕花老师沟通“育儿经”。

“每接手一个新的班级,我与家长的沟通都是从‘信’开始。给家长写信,虽然不是我的独创,但却是我的坚持。” 罗夕花表示,每次写信,都想象与家长面对面促膝长谈,不说大空话,只在真实案例中讲朴实道理。

为何选择这种方式?在罗夕花看来,书信虽传统却真诚,还能“随时反复阅读”,弥补“面对面沟通”和“网络交流”的缺陷。

教师节做什么老师最感动?学在海珠是什么样的体验(1)

罗夕花把她在教育上的所思所想写成了一封封信:

“不能吃亏、分享、推卸责任、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这些都将影响孩子与别人的相处,使孩子成为不受欢迎的人。一个不受欢迎的人,智商再高,也很难取得成功!”

“男性的理性思维、探索能力较强,父亲与孩子越亲密,对培养孩子的发现、研究、探索能力越有帮助。”

罗夕花的“方寸尺素”,很快引来了家长们的“鸿雁翩飞”:

“您在家长会上说的一句话令我很震撼——教育好孩子是家长最大的事业。扪心自问,我还真从未将对孩子的教育上升到经营事业的高度。我想最大的原因应该是自己的意识问题。”

“因为老师的坚持,感觉孩子真的变了。我们惊喜地发现,孩子从开学到现在,没看过一次电视;每天做完功课后,就看从图书馆借回来的图画书,看得津津有味。”

罗夕花十年如一日地坚持“每周一信”这种独特的方式和家长沟通,至今已累计写出近200封。她还把书信中典型的教育问题,集结成书——《鱼传尺素·鸿雁翩飞——一个小学语文教师的家校沟通》,让更多人了解他们的“育儿经”。

长大后,我就成了你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发现你是嘴上打击人,心底却支持的‘双面人’,你给了我很多启发,真的,学生当老师的羁绊是缘分,遇见便是最暖的缘。”今年暑假,广州市第五中学的英语老师李志雄收到高三毕业生黎卓斌的感谢信,信中诉说着这位曾经的“问题”男生对老师亦师亦友的感激之情。

李志雄第一次接触学生黎卓斌是在高二升高三的补习课上。当时的卓斌是一个“内向、急躁、敏感、有点悲观的小男生”,卓斌的志愿是成为中学英语老师,尽管他学习很努力,但英语成绩依然毫无起色。

为何努力却不见效?李志雄发现尽管卓斌做笔记很认真,但却是把所有科目的笔记密密麻麻地都写在一起。“高三的学习在知识梳理方面有着比较高的要求,若把各科笔记堆砌,则难以查阅,不便复习。”李志雄说。

教师节做什么老师最感动?学在海珠是什么样的体验(2)

随后李志雄重新为卓斌设置“英语笔记本”,要求他把不懂的问题都写在这本笔记本上,否则将不会为卓斌解答。 原本以为这是一个好的开始,但事实却是,卓斌每天中午和晚修前都会拿着英语笔记本来提问,“一问就是一两个小时,最严重的一次是在校运会当跳远裁判的时候,他站我旁边问了三四个小时。”李志雄回忆道。

为何事与愿违?李志雄发现其实卓斌对词汇理解陷入“中式英语”思维、习惯不经思考就直接问老师。对此,他要求卓斌遇到问题,先查字典看单词解释,再把问题分类作标记,如果仍然不懂,才求助老师。

调整学习方法后,卓斌考到了第18名,也成功获得李志雄为他准备的目标达成奖品——英语字典。此后,卓斌对英语学习越来越有自信,但李志雄发现他又多了几分傲气。对此,李志雄开始了泼“冷水”式教育。

在市调研考试中,卓斌的英语成绩冲到了130分,面对卓斌“我很快就会超越你,等着瞧!”的宣言,李志雄表示:“其实英语130分并不是值得骄傲的成绩”,135分、140分以上也大有人在”。

此后,卓斌没再“提问”也没有再跟李志雄交流。但二模时,卓斌突然提出要和李志雄来一个成绩比拼。结果他卷面扣了7.5分,而李志雄卷面扣了1.5分。“他向我认输,说以后都会认真听我的课。但我没有跟他讨论输赢,只是告诉他我因错了一题而反思了很久,为什么自己会犯错,不断超越自己才是真正的强人的道理。”

李志雄的“冷水”让卓斌在最后的高考冲刺中,不断反省、冲破瓶颈,最终以英语单科140分的好成绩考入华南师范大学英语师范专业,离“英语老师”的人生梦想又迈进了一大步。

3个月“闭关”魔鬼训练

拿下广东省体育教师技能大赛的首个广州冠军

928分的总成绩!在广东省体育教师技能大赛上,来自海珠区内中小学的18位体育老师,“闭关”魔鬼训练3个月,最终夺冠,也为广州市赢得广东省体育教师技能大赛的首个冠军头衔。

这个冠军的“含金量”很高。广东省中小学体育教师技能大赛每四年举行一届,今年已是第四届,和往年不同的是,今年大赛比赛项目是历届最多,比赛内容包括队形队列、广播操、教学设计、组织教学与示范讲解和个人特色展示五大方面,分解后实际上是超过360个小项要准备。

任务重、时间紧,精心挑选参赛的18位体育老师分为13名队员和5名指导员,先后进行4次共32天的封闭训练,5次共25天的走训。训练期间,他们平均每天要完成6个项目,一边封闭训练、通宵达旦备课,另一边还要兼顾工作和家庭。其中一位老师,为了团队形象完美,在两个月内减重20多斤。

虽然比赛已经结束,但广州队的老师和专家们,仍未停歇,在新学期来临之际,他们积极备课,把课堂教学内容和教学设计全面整理,通过文字 视频等方式传播,更好地推进广州市体育教研发展。

【记者】傅鹏

【校对】曹柏英

【图片】海珠发布

【通讯员】海珠区

【作者】 傅鹏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