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超市买东西,正常人肯定是挑没过期的食品。但是昨天下午,吴师傅打进《小新说事》的热线,说自己在市区一超市发现一瓶黄酒过期了,他像发现了“宝贝”,立刻买下这瓶酒,出门就直接去了服务台,要求超市赔1000元钱。

超市竟然买过期的食品(发家致富新途径)(1)

吴师傅今年30岁,住在嘉兴市区。

超市竟然买过期的食品(发家致富新途径)(2)

昨天中午,他来到超市里逛,一瓶黄酒吸引了他的注意。黄酒瓶身上贴了一张标签,上面写着临近质保期。吴师傅仔细一看,这瓶酒是2014年1月23号生产的,保质期2年,这样算一下,这瓶酒已经过期了。

超市竟然买过期的食品(发家致富新途径)(3)

他花了29块8毛钱买了这瓶酒,出了收银台就直接走向超市服务台,要求赔偿。听到这里,估计大家都猜出来了,这位吴师傅是一位“打假”人。

但是,吴师傅这次“打假”不顺利,他告诉记者,这个月前3次去超市“打假”,都成功了。总的来说,自己“打假”成功率还是挺高的,估计有60%左右,不过他也是兼职“打假”,平时在工厂上夜班。其实,作为一名“打假”人,吴师傅还算个菜鸟,入行一年不到,被骂和威胁也是经常有的。(记者:黄堃)

什么是职业打假人?

对职业打假人来说,天天都是315。他们常年混迹各大超市商场,知假买假,有人说他们是寄生在商家身上的吸血鬼,也有人说他们是民间的打假斗士。

边打假边赚钱

1994年,是中国职业打假人的元年。《消费者权益保护法》颁布,其中有一条规定,如果买到假货,退一赔一。打假界的鼻祖,当年22岁的王海乐坏了,疯狂游走北京各商场,50天就获得8000元的赔偿。无门槛、高收益,来钱快,巨大的诱惑让职业打假队伍迅速壮大。

超市竟然买过期的食品(发家致富新途径)(4)

图为“职业打假第一人”王海

打假人的三大招式

职业打假人通常有三板斧,买、要、告。买,就是大量购买,例如浙江某打假人,一次性在京东商城上买了3万多的婴儿产品。

图为浙江的杨先生在京东购买的婴幼儿食品及保健品

超市竟然买过期的食品(发家致富新途径)(5)

要,就是向卖家索要巨额赔偿。如果卖家不配合,直接抡第三板斧,告上法院。据南京中院的统计,2015年,有33名职业打假人,一年就打了1800场维权官司。

以赚钱为手段,以打假为目的

不给钱,就起诉,要么当上恶意差评师,或者组团打假,找假、索赔、投诉。职业打假人越来越往专业化靠拢,打假技能和手段都更加纯熟,对消费领域的法律法规也是了若指掌。

商家的违规行为,比如食品里有违规添加、保健品宣传疗效、进口婴儿用品没中文标识等等,这些问题都逃不过职业打假人的眼睛。

超市竟然买过期的食品(发家致富新途径)(6)

到底是维权还是敲诈,虽然职业打假还存在不少争议,但最高法还是发文明确,“知假买假”可以受法律保护。因为无论“职业打假人”的动机如何,一个个鲜活的维权案例,对普通消费者维权是最好的鼓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