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最近看到一篇文章,说的是婚姻家庭生活中的帕累托最优 。

一、文章中用帕累托最优分析了门当户对的合理性: 帕累托最优以提出这个概念的意大利经济学家维弗雷多•帕累托的名字命名,现在,帕累托最优已成了经济学的理想境界的代名词,它是指资源分配的一种状态,在不使任何人境况变坏的情况下,而不可能再使某些人的处境变好。 运用到婚姻关系中,资源最佳的配置模式应该是社会中每个适龄男女都达到帕累托最优。

帕累托效率蕴含着功利主义(用帕累托最优模式诠释婚姻门当户对的重要性)(1)

所谓帕累托最优,就是指这样一种状态:在不使其他人境况变糟的情况下,而不可能再使另一部分人的处境变好。如果一种变革能够使没有任何人处境变坏的情况下,至少有一个人处境变得更好,我们就把这个变化称为帕累托改进。一般地说,如果一个社会的现状不是处在帕累托最优状态,就存在着帕累托改进的可能。相应地,如果没有任何帕累托改进余地,就意味着现状已经达达到了帕累托最优的状态。

帕累托效率蕴含着功利主义(用帕累托最优模式诠释婚姻门当户对的重要性)(2)

做一个简单的模型:假设男婚前的生活质量用X表示,某女婚前的生活质量用Y表示,婚后一起生活,婚姻带来的共同所得为一个常量m,他们共同拥有双方的资源,婚后的每人所得分别是(X+Y+m)/2 。

A、如果是一对门不当户不对的人,就是说X、Y相差很大。假设X=3,Y=9,则婚后的个人所得为(3+9+m)/2。 当m<6时,婚后个人所得小于9。此时Y的状况变糟了,她对婚姻是不满意的。 当m=6时,婚后个人所得等于9。此时X得到帕累托改进,Y不变,此时,Y对婚姻不是很积极。 当m>6时,婚后个人所得大于9。此时X、Y都得到帕累托改进,皆大欢喜。 所以,两人的婚后所得至少要达到6,才能维持稳定的婚姻。

B、如果是一对门当户对的人,假设X=Y,那么,只要m>0,两者都能得到帕累托改进。 在这个模型中,m是最有意思的一个常量,它的大小取决于负向搭配的成功与否。本来一加一只能等于二,但有了这个m,人类才前仆后继、心甘情愿地跳入婚姻的围城。 如果两个都拥有较高生活质量的人结合,那么两人帕累托改进的可能性极大,就越能实现个人效用的最大化,而与境况稍差的人结合的话,则可能导致个人效用的减少。因此,从整体上看,门当户对的选择是较符合逻辑的。

帕累托效率蕴含着功利主义(用帕累托最优模式诠释婚姻门当户对的重要性)(3)

不难看出,门当户对的人更易从婚姻中得到满足。宝玉、宝钗婚后的甜 让凤姐儿都羡慕是有目共睹的。如是,则曾经被我们看来过时与老套的“门当户对”的观念,自有其曾经存在的合理性。今天的人们,虽然摆脱了种种旧习俗的束缚,却一而再地止步于热恋之后的婚姻门前,想来也正好印证了现象背后成本与收益的影响的影响关系吧。

帕累托效率蕴含着功利主义(用帕累托最优模式诠释婚姻门当户对的重要性)(4)

二、对文章观点的几点质疑。 首先帕累托最优是 经济效率和收入分配的研究理论,运用于受众多因素影响的婚姻关系中,难免有失偏颇。再次关于生活质量的模型公式是不成立的。婚后每人所得不等于(男方婚前生活质量 女方婚前生活质量 婚后共同所得)/2,因为因结婚而产生的所得女共同所得外,男女双方因对婚姻的经历、体验和期待的不同而获得的生活质量的改变一定会有差别,当然包括物质层面和精神层面。

帕累托效率蕴含着功利主义(用帕累托最优模式诠释婚姻门当户对的重要性)(5)

我认为婚姻的稳定性更多的取决于幸福感的提升,而不是单纯生活质量的提升,比如,虽然门不当户不对,但各有优势,且能优势互补的男女双方的婚姻更容易获得安全感和稳定性。因此我认为婚后每个人的所得应当是:y=每个人婚前生活质量m 婚后生活质量的改变量x。前者是己知量,后者是未知量,而这一未知量随男女双方及两个家庭的现实改变与磨过程而改变,只要两个人的这个变量非负,婚姻便可维持而稳定,当x>o时,数值越大,婚姻越幸福,许多潜力股婚姻就印证了这一道理。当然两个人的这个正值改变量越接近,婚姻的成就感就越相同,婚姻生活越和谐美满,反之如果当有一方的x<o时,就会产生对婚姻的失望,数值越大,越沮丧,如果两方均为负值且越来越大时,婚姻就离解体不远了。

因此深陷围城的男女要以提高对方婚姻改变量的正向值为己任做出努力。只要双方目标一致,婚姻生活便能幸福长久。

原创作品,谢谢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