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蜜桃乌龙的茶包实在有点火,连我们公司的技术员小伙子都在喝。

蜜桃清新香甜,唇齿留香;乌龙醇厚回甘,口感润滑。想象一下这个组合,也就不难明白为何那么火了。

后台也有很多小伙伴提到自己在喝类似的茶包,担心会不会有安全问题,想请我们测一测。

桂花乌龙茶包测评(实测9款蜜桃乌龙茶包)(1)

我们购买了9款市面上热门茶饮品牌的蜜桃乌龙茶,不知道这里面有没有你爱喝的那一款?

桂花乌龙茶包测评(实测9款蜜桃乌龙茶包)(2)

样品费2312元 检测费20283元=共计22595元

在经过茶包安全性、茶袋安全性和口感三轮筛选后,我们综合评测结果,比较推荐以下4款。

桂花乌龙茶包测评(实测9款蜜桃乌龙茶包)(3)

在送去实验室之前,我们调查了一圈,发现了这款茶包火爆的原因:

所以这篇文章,我们也围绕这2点展开,说说这9款蜜桃乌龙的整体表现。如果你正在喝或被种草了蜜桃乌龙茶包,记得一定要看下去。


一、茶安不安全,能不能喝?

蜜桃乌龙属于花式调味茶,调味茶行业标准(GH/T1247-2019)对于调味茶的定义是这样的:

桂花乌龙茶包测评(实测9款蜜桃乌龙茶包)(4)

它的内容物主要是一些乌龙茶叶,再加一些花、果干,而农药残留一直是茶叶最敏感的问题。不可否认的是,市场上的确有许多茶叶存在农药残留问题,坊间甚至还有流传“一口茶,一口农药”的说法。

有很多小伙伴担忧蜜桃乌龙这类茶包,价格差距特别大,会不会也存在农残超标的问题?于是这次,我们把9款茶包送去实验室从里到外测了个遍,分别来说说结果。

由于蜜桃乌龙主体是乌龙茶,所以在分析上我们也是参考了国标对于茶叶安全性方面的要求。

我们选择检测了茶叶中经常容易被检出的24种农药,结果显示这几款蜜桃乌龙茶中均有部分农药检出。看来茶叶打农药,也是个普遍现象。

桂花乌龙茶包测评(实测9款蜜桃乌龙茶包)(5)

不过,茶叶有农药残留≠农残超标(划重点)

与日本人喝抹茶的习惯不同,中国人喝茶更多的是泡饮。因此,我们需要关注的是这些残留的农药,究竟会不会被我们喝进肚子里?

农药在茶汤中的浸出率主要与农药的属性有关,一般分为水溶性脂溶性

脂溶性农药绝大多数会附着在茶叶和茶渣里,并不会溶解到茶汤里;而水溶性农药,也只有一小部分会溶解到茶汤里,这个量可以说是微乎其微。

所以,只要茶叶最后的农药残留量没有超出这个标准,都是正常的,安全方面也可以放心。

桂花乌龙茶包测评(实测9款蜜桃乌龙茶包)(6)

总体来说,这次送检的9款蜜桃乌龙茶,被检出的农药残留量都符合国标限量要求。

由于环境污染、土壤特性以及肥料使用等因素影响, 茶叶在生产和加工过程中均有可能受到不同程度金属污染。

我们根据农业部颁布的《茶叶中铬、镉、砷、汞及氟化物限量标准》以及《GB 2762-2017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污染物限量要求》要求,分别对9款产品中的铅、砷、镉、汞进行了检测。

结果如下:

桂花乌龙茶包测评(实测9款蜜桃乌龙茶包)(7)

从结果看,这9款茶的各项重金属含量都较低,符合国标要求。

由于茶叶属于干燥食品, 蛋白、脂肪等含量低不太具备微生物生长的条件,但在加工过程中也同样存在微生物污染的可能性。比如茶叶或花瓣没有充分烘干,就很有可能滋生霉菌。

目前国标对于茶叶霉菌和菌落总数并没有限量要求,但是我们找到了俄罗斯要对中国茶叶进口的霉菌是有限量要求,要求中国进口茶叶的霉菌要<1000CFU/g

桂花乌龙茶包测评(实测9款蜜桃乌龙茶包)(8)

从结果看来,9款蜜桃乌龙茶的霉菌都不高,就算是霉菌数量较高的6号样品,也不及俄罗斯相关限量要求的1/10

桂花乌龙茶包测评(实测9款蜜桃乌龙茶包)(9)

二、茶包会不会溶出有毒物质?

虽然内容物都是安全的,可还有小伙伴存在顾虑:

茶包大多是塑料&无纺布材质,用沸水冲泡的话,会不会溶出不太好的物质?

我们专门送了这次的茶包,结果显示它们的材质的主要成分是这3种:

  • 尼龙
  • 聚乳酸
  • PET

桂花乌龙茶包测评(实测9款蜜桃乌龙茶包)(10)

这些材质看起来很陌生,其实在日常生活中都非常常见,比如矿泉水瓶、可降解饭盒都是用它们做的。

另外,我们还模拟热水冲泡的场景,看看茶包和绳子在高温环境下会不会溶出有毒害物质。

测试参照 GB 31604.1-2015 、GB5009.156-2016 和《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迁移试验标准实施指南》的规定执行:

在国标规定的时间和温度下(100℃、1小时),把茶袋浸泡在一定体积的模拟液中,最后检测从茶袋迁移了多少非挥发物质进入到模拟液中。

根据 GB 4806.7-2016 对总迁移量的限量要求,总迁移量不得超过10mg/dm²

本次测试中,9款调味茶的总迁移量均<5mg/dm²,达到国标要求。

桂花乌龙茶包测评(实测9款蜜桃乌龙茶包)(11)

针对主要成分是尼龙和PET材质的茶袋,我们还进一步加测了己内酰胺的迁移量。结果同样没啥问题。

桂花乌龙茶包测评(实测9款蜜桃乌龙茶包)(12)

看来,爱喝茶包的小伙伴们可以放心了。只要你买的是正规牌子,基本都不会泡出什么对人体有害的物质。

三、蜜桃乌龙真的无添加吗?

爱喝蜜桃乌龙的小伙伴,基本都是冲着成分简单、香味怡人这些点去的。我们打开茶包,就可以闻到很浓郁的蜜桃味,一口喝下连打嗝都是香的。但研究了一番后发现,这个香味并不简单。

茶包里的蜜桃果干数量很少,况且桃子的香味主要来源一种内酯类物质,这种物质通常很难溶于水。

桂花乌龙茶包测评(实测9款蜜桃乌龙茶包)(13)

茶包蜜桃味的真正来源,其实是「蜜桃味食用香精」。我们翻了一下配料表,发现这9款茶无一幸免都添加了香精。

桂花乌龙茶包测评(实测9款蜜桃乌龙茶包)(14)

不过大家也无需过于担心,觉得香精喝太多会不健康。

首先啊,蜜桃乌龙茶包属于加香调味茶类型,根据国标规定,是允许添加可食用香精的。只要是国家批准使用的香精,都已经过毒理实验,被证明对人体无害,可以放心食用。

桂花乌龙茶包测评(实测9款蜜桃乌龙茶包)(15)

其次,一般情况下,我们人体很难过量摄入香精。

香精在使用时,并非是「越多越好」的,当它超过一定量时,香味反而会令人难以接受。

比如我们熟知的茉莉花香,它的气味主要靠其中的吲哚。当吲哚浓度在 0.3% 以下时,会散发出类似花香的气味;而当浓度高于 1% 时,反而会散发出粪臭味。

所以不用担心厂家会放太多香精,毕竟放多了,可能就不是那个味儿了......

桂花乌龙茶包测评(实测9款蜜桃乌龙茶包)(16)

图片来源网络

虽然香精本身无害,但确实有一些厂家会动歪心思,用劣质的茶叶加上香精,来掩盖茶叶本身不好的味道。这种情况,单靠外观很难识别,只能泡开后通过茶叶形态(茶叶破碎程度、茶叶梗数量)来判断了。

另外,我们在试喝的时候,发现有个别品牌的茶喝起来有点甜,似乎用的是糖渍果干或是额外添加了糖。如果对糖分比较介意的小伙伴,可以参照我们的感官评测,避开这类品牌。

四、真人感官实测

通过了安全性测试,剩下最重要的莫过于口感了。

这次我们邀请了5位志愿者,分别从外观、口感2个角度给出感官评价。以下是我们的综合评价,供大家参考:

桂花乌龙茶包测评(实测9款蜜桃乌龙茶包)(17)

桂花乌龙茶包测评(实测9款蜜桃乌龙茶包)(18)

桂花乌龙茶包测评(实测9款蜜桃乌龙茶包)(19)

桂花乌龙茶包测评(实测9款蜜桃乌龙茶包)(20)

桂花乌龙茶包测评(实测9款蜜桃乌龙茶包)(21)

桂花乌龙茶包测评(实测9款蜜桃乌龙茶包)(22)

桂花乌龙茶包测评(实测9款蜜桃乌龙茶包)(23)

桂花乌龙茶包测评(实测9款蜜桃乌龙茶包)(24)

桂花乌龙茶包测评(实测9款蜜桃乌龙茶包)(25)


总得来说,如果你是不爱喝水的小伙伴,那么,蜜桃乌龙茶值得一试。

如果你是老茶客,那么可能会接受不了这类新式茶包的“人工香味”。

而且蜜桃乌龙茶的价格着实不低,我们盘算了一下,市面上的普通铁观音单价一般在87元/斤。我们买的9款样品有半数超过了这个单价,有的甚至超过5倍。这里面的利润实在高得有些惊人。

桂花乌龙茶包测评(实测9款蜜桃乌龙茶包)(26)

以喜C、茶YY色为代表的品牌爆火,新式茶饮已然成为了一片蓝海。

伴随着产品的更新迭代,以后一定还会出现更多口味的调味茶。我们期待着更多品牌的加入,把产品做得更好,从而被更多年轻人所接受、喜爱和传承,让饮茶成为一种文化符号、一张中国名片。

那么问题来了:你更爱喝纯茶,还是新式的调香茶呢?

参考资料:

[1] 南方日报.专访全国惟一'茶院士':茶叶农药残余,勿危言耸听http://news.sohu.com/20050709/n226248809.shtml

[2] 李明,王利平.无锡水蜜桃香气成分的初步分析[J].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2007(05):53-56.

[3] 苏德森,林虬,方灵,余宇成.乌龙茶中多种农药残留的浸出及安全性[J].分析试验室,2016,35(11):1295-1299.

[4] 潘蓉,陈红平,尹鹏,汪庆华,蒋迎,刘新.化学农药在茶叶种植—加工—冲泡过程迁移转化规律研究进展[J].浙江农业科学,2014(09):1425-1431.

桂花乌龙茶包测评(实测9款蜜桃乌龙茶包)(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