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记】

本期策划是我那“没溜儿”的前同事余昊明的故事。10年前,我面试她并向老板推荐招进公司。选择她的理由,或者说最重要的理由,是她跟初入职场的我相似度99%——短发、高瘦、懵懂。

在我眼里,她一直是个乐观派和杠神,但她只承认杠神的标签。她说她只是表象的乐观,内心其实很悲观。举个她杠神的例子,比如她嘲讽我是中后年,我说我还是少年。她说少年的意思是,如果姐有个儿子已经是少年了。

我们一起经历过许多,也曾在各自的世界里消失过,但心从来没有分开过。她是我认识的最质朴、毫无小心思、非常耿直、心地善良的女孩儿。

本篇为余昊明的职场经历自述,后续会推出她旅行和照顾患癌爸爸的两篇自述:

《我用半年时间走了1/4个中国,也没找到人生的意义》(7月29日)

《我在人间但去过地狱,祸不单行爸爸患癌我也得了不死的癌症》(8月5日)

【正文】

985/211名校毕业,曾有3家超大型互联网上市公司7年工作经验,年薪50W 。33岁,女,168cm/52kg,五官齐全三观端正,性格开朗。

这样的学历背景和硬件条件,看上去这个女孩儿的职场应该是顺遂的。或者,至少,还行的吧。

但,现如今却是一个无业、未婚、对生活没有热情、患有社交倦怠症和类风湿的一个摆烂的要死的女中年。

入职一年职场沉浮(我的摆烂职场经历)(1)

我是从何时起这样消沉、摆烂自己的生活呢?

我认真想过这个问题,现整理并分享给有缘看到这篇文章的人。我不觉得我的经历能给别人带来什么启发,我分享的初衷只是让大家知道,生活在同一个时空的人有着大不相同的经历。

破茧成蝶的压力竟成我职场摆烂的导火索

2014年以前,也就是我26岁以前,我是一个热情开朗的女孩儿。但因为没能消化工作中破茧成蝶的压力和痛苦,“成蝶”的同时,也失去了对工作和生活的动力和热情。

当时的工作状态,是由一个执行专员晋升到项目经理的上升过程。面对更多的责任和更重的担子,我没有把对工作的热情和过往经验转化为正向的能量输出。尽管在破茧之后我已成蝶,完全可以胜任新工作的工作职责,也得到了领导的认可。

但我凡事总想尽善尽美,投入了过多的精力和体力在工作中,却时常看不到生命的意义和希望是什么。同时,在一起4年的男友也因为我的情绪失控而分手。工作和感情的双重压力使得我精神和身体双重消耗,当时我的右臂疼痛至极(当时还不知道这是类风湿)。

入职一年职场沉浮(我的摆烂职场经历)(2)

我有积极努力试图去解决自己所面临的困境——工作的压力,通过与上级领导的沟通得到了缓解;但身体上的疼痛无时无刻不在让我变的更加消沉。我觉得我的生活充满了工作,但却看不到人生的意义。

思索再三,2015年12月,我辞去了这份前景很好的互联网公司经理这一职位。

既没有适应职场中自我提升过程中的心态转化,又没平衡好工作生活的转化,直接成为我精神消沉的导火索。我甚至不想社交,只想一个人呆着。

辞去工作后,我开始了所谓充满“生活”的生活——每天做饭、运动、看书,还报名了英语班,同时在当年风靡一时的“回家吃饭”APP上注册成为了一名民间厨师。

入职一年职场沉浮(我的摆烂职场经历)(3)

入职一年职场沉浮(我的摆烂职场经历)(4)

看似我好像找到了生活的意义,但是我依旧不社交,只和室友、闺蜜接触,大抵是因为自己并不再是职场人的一种自卑心理,没上班的人应该都有这样的心理。社交让我无形中有负担,我甚至长达半年之久都没有发朋友圈,虽然我以前是朋友圈的日活用户。

大厂的江湖琐事令我厌恶至极

因为家里的一些事情,我暂别职场两年。后面在《我在人间但去过地狱,祸不单行爸爸患癌我也得了不死的癌症》会详述。

2018年6月,我重新回到北京,重新回到职场——我服务的第一家顶级大厂,并以满腔热忱投入工作。

记得当时做一个落地活动,我经常一个人加班到半夜两三点回家,最晚一次到凌晨4点。

没办法,空白的两年职场生涯,只能用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弥补。当然,也是履行入职前许下的承诺,我要对得起找我回来的领导和同事。

但工作一年半之后,我又离职了。

离职的原因大概有两个:一是我的工作内容发生变化,因工作能力有限,不能完全胜任;二是被我的“好同事”误解为我是白眼狼,非但不对TA感激涕零,而且挑拨TA和同事之间的关系。虽然我努力付出行动并解释了所有事情,但无力挽回。

于是,我别无选择只有远离,或者说是被逐出团队。被离职的真正原因其实我也讲不太清楚,职场和人生就是这样,真相不可知。

职场中,切忌和同事的关系走太近,尤其是人际关系复杂的大企业,表面上大家和和气气,暗地里根本不知道谁和谁是小团体,看不到的关系网非常庞大。工作能力固然重要,但领导的喜恶,能直接影响你的去留。

这段简短的职场经历,让我再次对同事和领导之间的江湖琐事厌倦至极。我决定给自己放个长假调整身心。

当自由照进现实,无业状态持续了三年

2019年9月,我开始了一个人30天4万元人民币的日本之旅。还和朋友去了苏州、张家界;后来,又带妈妈去泰国玩了一圈。

自由真好,永远想去哪儿就去哪儿,不想做什么就不做什么,如此自由的选择权让人着迷。

但是,当自由照进现实,过去的积蓄并不多,还要交房租和确保日常开销,必须要重新工作了。是不得不要去赚钱了。

我原计划在2020年春节后好好找工作,但是天有不测风云,疫情来了,就业环境紧张,且我33岁的高龄已被互联网抛弃,加之我对公司内斗厌恶至极,导致我迟迟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直到现在。

我给自己贴上了“无业”的标签。

无业的时候我基本不社交。我社交倦怠症的根源主要是自己没有工作,多少有些自卑。我染上了当代年轻人的通病——被动社交。我极少主动联系朋友,并不是因为不关心朋友,只是觉得如果朋友有需要会联系我。

我觉得独处更让我舒服,这样的社交习惯也让我慢慢失去了一些朋友。而且失业状态下,去社交就要花钱,随随便便聚个会就要花好几百,既然不能开源,就要节流了。

我自己在家做饭,和闺蜜一起吃,她第二天还能带饭,干干净净健健康康。我每天在家吃饭睡觉,追海贼王、看书、偶尔运动,学过英语,但没能坚持。逛街也只是纯逛,也会隔三差五地出去走走,胡同、郊区、公园。

想去海边了,就买一张去秦皇岛的43.5块钱的车票,坐最早一班车去,吃一顿海鲜,在海边发一下午呆,不想住就再买张火车票回北京。

入职一年职场沉浮(我的摆烂职场经历)(5)

做的最多的事情就是打吃鸡游戏。过了30岁,才发现打游戏真好玩,难怪男生都沉迷于游戏无法自拔。打游戏时可以集中精力做一件事,打累了就睡觉,没有那么多胡思乱想。

我最开始玩儿吃鸡时很菜,打不死人,跟着队友后面跑,当时的乐趣是每天跟队友玩玩闹闹,一起苟分,做海岛老6,平均三五局能杀一个人,还是人机。

后来我刷抖音无意间看到游戏直播,发现主播每局游戏能杀10多个人。我羡慕的不得了,开始和打的好的队友学习。

到现在,我一局最多能杀10个人,而且是王牌段位,也变成了王牌段位的4kd以上的玩家。杀的人多了,经常听到匹配的路人队友说,我是他见过的女生中打的最好的,也被路人圈粉很多次。哈哈哈,很开心。

入职一年职场沉浮(我的摆烂职场经历)(6)

入职一年职场沉浮(我的摆烂职场经历)(7)

兼职混入柜姐内部,帮做数据分析获好评

可,饭要吃,房租要交。我便开始了我的兼职生涯。

我做过社区运营的兼职、宜家家居的导购、Tom Ford彩妆兼职柜姐、Tims 咖啡店员…

兼职这段时间,让我对世间百态又有了更切实的感受。

以前觉得柜姐的工作就是每天在柜台或者朋友圈卖货。其实不然,她们需要整理竞品的每日售卖数据、每周售卖数据、以及同期本产品和热销产品的占比等等;还要每天早、晚各盘点2遍柜台商品的库存,细致到口红每个色号的数量;还要答卷子考试,纯手写的那种考试,比如某款香水通过哪几个步骤介绍给顾客;每天卖的货还要录入系统,如果出现错误要给区域经理发邮件说明原因。

还让我没想到的一点是,经理在柜台给柜姐们开会时,我以为大家会说说笑笑气氛很轻松,可相反气氛却很紧张,经理一直强调不忙时不能站着聊天要拉客。资本主义风格的企业管理文化很可怕。

每个柜台的月KPI都很高,平均到每个柜姐每个月也要50万左右,如果遇到节假日活动KPI会更高。

柜姐们对工资的隐私程度和我们职场中不太一样,她们每个月会私下交流每个人的月薪。如果KPI完成较好,她们每个月能拿到1万5左右,遇有节假日活动,2-3万或更多也是有可能的。

因为我比较擅长办公室工作,所以经常帮她们做表格。加上我会对所有香水、口红、眼影等产品,都有认认真真背产品卖点、背成份,售卖过程中也得到了顾客的认可,所以大家对我都很好。我已成为她们的兼职首选人选,她们也会给我介绍其它私活。

入职一年职场沉浮(我的摆烂职场经历)(8)

(这是我做的“功课”:香水成分、口红色号、库存情况)

入职一年职场沉浮(我的摆烂职场经历)(9)

(口红薄涂和厚涂是完全两种不同风格,不涂口红的我现在也是半个专家了)

柜姐们每天和各种类型的顾客接触,成就了她们“慧眼识人”的特有品质。哪些人只逛不买,哪些人会大买特买,她们大概都能看出来。

刚去做兼职时,我对她们的这种能力钦佩不已,也向她们请教哪些人一看就不买呢?

她们跟我总结道:一是手里拿奶茶的,二是奇装异服的,三是背三宅一生包包的少女。我想知道为啥是这三类,她们只是说这些年这三类人最多,是根据观察的客观总结。

见过明星,也见过百态的追星粉丝

在奢侈品彩妆的柜台,肯定会遇到明星的。我遇到过钟丽缇,张踩铃(说脱口秀的),其他柜姐还遇到过黄子韬。

我参与接待了钟丽缇,她的皮肤真的比她实际年龄年轻好多,身材保持的也好。跟她介绍产品时,她也没端架子、非常随和,只是普通话不太好。

明星买东西也很谨慎的,记得当时给她推荐了粉底液和气垫,她说只买粉底液就好。如果气垫bb用完了,把粉底液挤到气垫bb里面用就可以了。

哈哈哈哈,我当时就记下了这个省钱小妙招。

除了明星,还有很多好玩儿的事。有一次是关于卖香水的,那段时间TomFord请朱一龙做宣传,引来了大批女粉前来柜台买同款。

买到爱豆同款的欣喜若狂,因为断货没买到的失落满满。

但还有一类特别的群体,当我说出“不好意思,因为同款香水太火爆,现在已经没货了”时,对方瞬间在“又失望又庆幸”的表情中切换。我瞬间读懂了那个微表情——“啊!断货太好了!不是我舍不得花钱,是实在没有货呀”。这表情让我记忆犹新。

毕竟TF 50ml的香水一瓶就要2600元。哎!在这个物价飙升的时代,追星的成本真是高到让女孩儿们很累呀。

兼职社群运营让我体会到降维打击的快感

除了柜姐,我还做过Free社群运营。

当时一个朋友公司正好做一个大赛项目,缺一个社群运营的人,问我有没有意向。我没有做过运营,担心给朋友砸了牌子,但在朋友的鼓励下我还是答应了。

工作上手之后,真的毫不夸张,可以说是“降维打击”。

在工作中游刃有余的状态,对我来说有些陌生了,甚至觉得以前从来没体会过。除了社群运营的本职工作外,我还给项目组的人“辅导”工作,指导他们如何能更高效的完成工作。

自从我工作以来,总是遇到很多有挑战的事情,要付出几倍的精力和体力才能完成。但这份兼职,我做起来真的非常轻松,只需要对接好参赛者的日常运营就可以了。

我原本就是一个性格开朗、热情的人,工作成果备受好评,自己赚了钱又给朋友长了脸。

如果可以一直兼职......

兼职,基本都是按小时结算,或按项目结算。虽然收入不多,但生活的基本开支可以满足。

做兼职的时候心态真轻松,因为没有KPI,没有领导的压力,没有同事之间的勾心斗角。顶多就是兼职之间互相欺负,无非就是自己想偷懒,让别人多干点活。

我自己的工作观是“吃亏是福”,没有太计较,也没有陷入兼职们的战争中。大家都觉得我勤劳肯干傻傻的,其实我只是不爱计较罢了。现在的人,尤其我们这样的北漂,有几个傻的呀。

受疫情影响,大环境不好,各大企业的兼职需求也在减少,我现在也在考虑下一步的“职业生涯”了。

有时真想做一棵树,靠光合作用就能维系生命了,世间万物,植物、动物、微生物,为什么我偏偏是人类呢?是人类就要工作来养活自己,哎哎哎!

入职一年职场沉浮(我的摆烂职场经历)(10)

突然很羡慕北京孩子,没有房租的压力就没必要活的那么压抑。

如果我是北京人,或者是富二代,我想我可能会继续靠兼职维持生活,毕竟自由很有诱惑力,但是兼职又攒不到存款去旅行。

也许人生怎么选择都会令人不满意吧。

入职一年职场沉浮(我的摆烂职场经历)(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