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邱立本

也许是汉字的缘份,也许是文化的渊源与亲近性,中日民间社会的密切交流,总是谱出不少的奇缘。彼此交换生命的碎片,写出各自生命的奇特篇章,在异乡的土地上,发现了故乡汉字的最新诠释,解开中日文化渊源的密码。

中日汉字异同点(中日汉字奇缘与文化密码)(1)

很多从中国到日本发展的人,也许日文完全不会,或是只有薄弱的基础,但却仗着汉字的优势,很快就融入日本社会的主流,在专业的领域上开拓了一片天,终于出人头地。

出生于内蒙的苍国来,十九岁才到日本,投身相扑界,日文不太会,但他努力学习,不仅掌握日文语言,还熟悉日本的文化。他战绩彪炳,但在事业如日中天之际,却被一些虚假的指控污蔑,说他比赛玩假。但他坚持不认输,和相扑比赛的主办方打官司,缠讼多年,才洗刷冤情,并荣膺“部屋”的掌门人。这背后都是他对日本社会游戏规则的掌握,还有赖他师傅荒汐的人脉,这都靠他流利日文的沟通,让他在日本的发展,终于划上“苦尽甘来”的句点。

中日汉字异同点(中日汉字奇缘与文化密码)(2)

出生于沈阳的官琳,十六岁在东北育才中学参加日语演讲比赛,获得第一名,她后来到日本留学,获得选美冠军,并且成为日本SBC电视台的日文节目主持人,成为日本媒体界第一位中国籍的主播。她在镜头前侃侃而谈,没有人会晓得她是中国人。她也曾在NHK电视台主持教授中文的节目。官琳是中国新一代用非母语的日文在日本吃“语言饭”的奇葩,也显示中日文化的奇缘。

和官琳相对应的是日本人西田聪,他在日本中学时期学中文,被中日汉字不同发音的异同所迷惑,他前来中国留学,不但发誓要学好中文,还要用中文来“表演”。他进入了北京的相声界,拜丁广泉为师,学习各种绕口令,掌握京片子的儿化音,熟悉各式“骂人不带脏字”的段子。他不仅学语言,还学习相声大师的身段与难以言传的风格。他上台表演,没有人会晓得他是日本人。他自嘲自己是“假日本人”,其实让人无法从他的说话中分辨他的国籍。他的粉丝说他其实“比中国人还中国人”。

中日汉字异同点(中日汉字奇缘与文化密码)(3)

西田聪是日本“哈华族”的最佳样板;苍国来和官琳则是中国“哈日派”的极致。他们都在对方最道地、最具本土性的领域闯出一片天,赢得一席之地,也赢得热烈的掌声。

追溯源由,这是汉字的缘份,同字不同音,但都承载了几千年的文化底蕴,让彼此分享共同的人文基因。汉字一字跨越两国,一字两制,异中有同,也折射了微妙的历史情怀。

版权声明:本文系作者原创文章,图片资料来源于网络,本文文字内容未经授权严禁非法转载,如需转载或引用必须征得作者同意并注明来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