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2日,由广州市科协、广州市教育局共同主办的广州“院士专家校园行”活动走进广州市第一中学。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山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陈新滋给师生们作了题为《科学与人生中的偶然与必然》的科普讲座。

陈新滋院士 英文简介 陈新滋院士与广州中学生谈科研路上的(1)

图为讲座现场。新华网发(刘雷 摄)

陈新滋院士 英文简介 陈新滋院士与广州中学生谈科研路上的(2)

图为中国科学院院士陈新滋。新华网发(刘雷 摄)

陈新滋在讲座中以自己少年时期的求学经历为引,列举了西药盘尼西林、糖精和打针的发明过程、青霉素的发明者佛来明成为科学家的成长之路、第一个以中国人名字命名的化学反应-黄鸣龙反应的产生过程,诠释了偶然和必然的对立统一关系,回顾了自己因为偶然选择了麻黄作为中药研究的主攻方向,却研发抗癌新药过程。

“在人生和科学的追求里,要有从每天都发生的偶然里洞悉机遇,更重要的是要有锲而不舍、孜孜以求的精神。只有努力攀登的人,才有机会抵达高峰。”陈新滋说。

据介绍,陈新滋在有机化学、中药研究、绿色科学应用等领域具有很高造诣,至今仍然在科研第一线勤奋工作,同时还非常关心下一代的成长成才。

据了解,广州“院士专家校园行”自2017年3月至今已开展了71场活动,共有4名院士、67名专家参与,面向全市71所中小学校近2万多名师生作科普讲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