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庆龄故居国之瑰宝(宋庆龄故居国之瑰宝)(1)

今天与您相约宋庆龄故居, 走近海上琼英宋庆龄的非凡人生。

宋庆龄故居国之瑰宝(宋庆龄故居国之瑰宝)(2)

在淮海中路还叫做 “ 霞飞路 ” 的年代,法国梧桐和林立的欧式建筑成就了别致的风景,而这条路上闪现过的名人身影,以及围绕他们的故事,余音袅袅,终究沉淀下来,化作挥之不去的记忆。

位于淮海中路1843号,有一座优雅的红瓦白墙的小洋楼,非常特别的是它绿色的木百叶窗上刻有小巧精致的帆船、铁锚,屋顶的烟囱上还有小鱼图案的风向标,远远望去,在樟树环抱的大草坪间,小楼宛如停泊在绿波中的一艘轮船。这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名誉主席、著名国际政治活动家、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的夫人——宋庆龄的故居。

这里原本是外籍船王的私人别墅,后来成为蒋介石的儿子蒋纬国的寓所。1945年抗战胜利后,宋庆龄将香山路7号住宅交给当时的国民党政府开辟 “国父纪念馆” ,自己从此便居无定所。这种状况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有许多人替宋庆龄鸣不平,认为身为国母,却居无定所,这不仅是国民政府的耻辱,也是中国人的耻辱。迫于各方压力,蒋介石于1948年下手谕,将当时蒋纬国的宅院连同房屋产权一并划归宋庆龄。从此,宋庆龄在上海又有了自己的家,一住就是30年。期间也曾经到北京居住过,但她的大部分时光都是在这里度过的。

故居内几乎每所房间都挂有中山先生像:卧室壁炉上方挂有他们在日本时的结婚照、办公室的钢琴上方有孙中山先生素描、会客厅中间显要位置是孙中山先生画像。房间里每一张照片、每一处摆设都是宋庆龄亲手挑选精心布置的,表达了对孙中山先生深切的怀念之情。

宋庆龄故居国之瑰宝(宋庆龄故居国之瑰宝)(3)

在很长的一段时期里,宋庆龄的名字犹如一面旗帜,将国内不同阶层的爱国民主人士和进步力量凝聚在这面旗帜之下。从1948 年开始,民主人士陆续应邀北上协商召开新政协,共商建国大业。赋闲上海的宋庆龄进入了中共的视野。中共中央派人携带毛泽东、周恩来的信件去上海邀请宋庆龄,但是这次并没有成功。她不去参加开国典礼,主要是因为那个地方是她的伤心地,她曾经说过:她不想再去北平了,因为国父孙中山先生是在北平逝世的。

第一轮邀请无功而返之后,中共派出了党内地位和社会声望都匹配的邓颖超。1949年6月,邓颖超带着毛泽东和周恩来的亲笔信,在曾长期担任宋庆龄的英文秘书、深得宋庆龄信任的廖梦醒陪同下抵达上海,并拜见了宋庆龄。但是,宋庆龄予以婉拒,“这事容我再仔细想一想”“希望能到苏联疗病,并在国外工作一时期”。周恩来代中央拟电,嘱邓颖超再次劝说宋庆龄,“请其参加新政协,至参加政府事……到平后再说”“为之讲解各种情况和我党政策”。

宋庆龄故居国之瑰宝(宋庆龄故居国之瑰宝)(4)

1949年6月19日、6月21日,毛泽东和周恩来分别写信给宋庆龄,再一次盛情邀请她北上。这两封信都以 “ 庆龄先生 ” 开头。

宋庆龄故居国之瑰宝(宋庆龄故居国之瑰宝)(5)

1949年6月,邓颖超带着毛泽东和周恩来邀请宋庆龄北上共商国是的亲笔信与宋庆龄在上海会面。

1949年6月,上海解放刚逾一月,中共中央华东局统战部和中共上海市委在逸园饭店举行 “庆祝中国共产党诞生28周年大会” ,邀请上海各民主党派、各界民主人士参加。宋庆龄当时虽身体不适,仍欣然莅会。她在邓颖超、廖梦醒陪同下步入会场,全场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庆祝会首先由陈毅市长致词,致词毕,陈毅请她讲话。因是抱病出席,她就请邓颖超代为宣读题为《向中国共产党致敬》的祝词。之后,留在上海的邓颖超、廖梦醒一直与她保持着较为频密的接触。同时,中共方面积极协调宋庆龄北上的诸多事宜。周恩来 “嘱上海铁路管理局备头等卧车” 。她到北平后的寓所,周恩来也亲自过问,目标锁定为西式洋房,最终选定位于方巾巷的一栋二层楼房,在北平为稀有者。他还叮嘱 “最好上海能带一可靠厨子来”。经多方努力,宋庆龄同意北上。

8月26日,宋庆龄在邓颖超、廖梦醒等人的陪同之下乘火车离开上海。8月28日,毛泽东一吃过午饭,就换上了那套平时不大穿、只有迎接知名人士时才穿的浅色中山装,乘着一辆黑色吉斯防弹轿车来到车站站台上。北平前门火车站,上海驶往北平的专列徐徐进站。在毛泽东的陪同下,宋庆龄与立队迎候的朱德、周恩来、林柏渠、董必武、李济深、何香凝等人挥手致意。

宋庆龄故居国之瑰宝(宋庆龄故居国之瑰宝)(6)

9月21日至30日,她作为无党派人士,以特邀代表的身份当选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主席团成员和主席团常务委员会委员、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委员、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她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发表讲话:“让我们现在就着手工作,建立一个独立、民主、和平与富强的新中国,和全世界的人民联合起来,实现世界的持久和平。”

宋庆龄故居国之瑰宝(宋庆龄故居国之瑰宝)(7)

宋庆龄故居国之瑰宝(宋庆龄故居国之瑰宝)(8)

10月1日,天安门城楼的古砖道上,她紧随毛泽东、朱德、刘少奇之后,出现在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上。后来她回忆开国大典时曾说:“每个人都带了决心,要献出他的一份力量,来保证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功。” 10月17日,她在罗叔章和邹韬奋夫人沈粹缜等人陪同下,返抵上海。之后,她每年均定期赴京 “上班” 。

11月9日,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的宋庆龄,在上海人民广播电台发表讲话,当谈到参加开国大典的感受时她说:“这是一个非常庄严的典礼。但是我的内心,却有一种难以抑制的欢欣。回忆像潮水般在我心里涌起来,我想起许多同志们牺牲自己的生命换得了今日的光荣。连年的伟大奋斗和艰苦的事迹,又在我眼前出现。但是另一个念头紧抓住我的心,我知道,这一次不会再回头了,不会再倒退了。这一次,孙中山的努力终于结了果实,而且这果实显得这样美丽。” “我已经看到了新中国——它的长度和高度,它的诞生和生命的开始。”

宋庆龄故居国之瑰宝(宋庆龄故居国之瑰宝)(9)

宋庆龄回忆开国大典时曾说:“ 每个人都带了决心,要献出他的一分力量,来保证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功。”

宋庆龄故居国之瑰宝(宋庆龄故居国之瑰宝)(10)

宋庆龄故居国之瑰宝(宋庆龄故居国之瑰宝)(11)

宋庆龄故居国之瑰宝(宋庆龄故居国之瑰宝)(12)

20世纪五六十年代,她经常在上海的寓所会晤和宴请来访的各国贵宾,促进中外交往,维护世界和平。她所创建的新中国妇幼文化福利事业也都是在这里酝酿和筹划的。宋庆龄晚年曾多次提到她喜欢上海。1972年宋庆龄致友人的一封信中,她满怀喜悦地提及:“我刚刚到家,发现气候清爽,我很喜欢……我的小花园很怡人,有高大的樟树,鸟儿在上面筑巢,清晨鸟儿们歌唱……”

宋庆龄故居国之瑰宝(宋庆龄故居国之瑰宝)(13)

1981年宋庆龄逝世后,这里作为纪念馆对公众开放。故居内的陈设保持宋庆龄生前原样,并摆放着她个人生活经历中的重要纪念品和各国友人赠送的珍贵礼品。底层为客厅、餐厅、书房,楼下过厅墙上挂着徐悲鸿赠送的 “奔马” 国画,还有国际友人赠送的风景油画,南面墙上挂着毛泽东主席1961年来此看望她时的留影,客厅西面的餐厅里书房中收藏着孙中山先生演讲的珍贵录音唱片和孙中山亲笔题字的遗著,还有中外图书。二楼是宋庆龄的卧室、办公室等。卧室内的一套藤木家具是宋庆龄结婚时父母送给她的嫁妆,沙发、茶几和八音钟是孙中山先生使用过的。八音钟的指针永远停留在宋庆龄去世的那一刻,1981年5月29日晚上8时18分。

宋庆龄故居国之瑰宝(宋庆龄故居国之瑰宝)(14)

宋庆龄故居国之瑰宝(宋庆龄故居国之瑰宝)(15)

如今宋庆龄故居,灰色的围墙环抱着碧绿的草坪,草坪四周围绕着30多株百年香樟。故居附近的广场中央是汉白玉雕刻的宋庆龄全身坐像,慈祥而端庄地注视着前方。雕像后面是宋庆龄文物馆,展示了她的手稿、信函、生活用品等珍贵照片和文物,向人们讲述着 “国之瑰宝” 宋庆龄波澜壮阔的一生以及她对上海这片土地的深情和厚爱。

宋庆龄故居国之瑰宝(宋庆龄故居国之瑰宝)(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