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民国的旧体诗第一人当属郁达夫的话,那么新体诗的第一人就一定是徐志摩他的新体诗诗做成就到现在应该都还没有人能超过,今天小编就来说说关于徐志摩关于爱情的唯美句子?下面更多详细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徐志摩关于爱情的唯美句子(为了爱情的自由)

徐志摩关于爱情的唯美句子

如果说民国的。旧体诗第一人当属郁达夫的话,那么新体诗的第一人就一定是徐志摩。他的新体诗诗做成就到现在应该都还没有人能超过。

他和郁达夫是同学。包括感情经历都一模一样。他们都瞧不上。自己父母包办的原配夫人。为了自己所谓的爱情自由,狠心的抛妻弃子做了负心汉。唯一不同的是,徐志摩是正宗的富二代。

1897年1月5日徐志摩含着金汤匙出生于浙江省海宁县硖石镇。父亲徐申如按照班辈给他取名徐章垿。而徐志摩这个名字要等到后来去美国留学的时候才改的。徐家当时是当地的首富。家里边的酱园,发电厂,丝绸庄和钱庄。

徐家不止有钱家庭人脉关系也是相当杠杠的。民盟的创始人沈钧儒是他的表叔,著名作家金庸是他的表弟,而火遍两岸三地的琼瑶则是他的外甥女。

作为家中独子的徐志摩,有那么大一片的家业等着她长大继承。所以从小她的家庭都十分重视对他的教育。

他五岁开始启蒙,聪明异常。11岁进入了启智学堂,14岁的时候进入杭州的兰恵中学,在这里他同郁达夫成了同班同学!

1

18岁的。徐志摩考上了上海的庆会大学。由于他的才华横溢家庭背景又好。被当时的中国银行上海分行副经理张公权赏识。于是和自己的二哥张君励(后来是中国民主社会党的领袖,被誉为“中华民国宪法之父”)商量去海宁徐家给自己的16岁小妹张幼仪提亲。

徐申如当然满口答应。于是让18岁的徐志摩赶回老家成亲。

张家虽然也是富贾之家,张幼仪也是身材苗条,秀外慧中,从小也是接受了相当好的私塾教育的。但在接受西式教育的学霸徐志摩的心里是完全抗拒这一场父母指定的婚姻的。所以当他第一次看到张幼仪的照片的时候出于本能的反抗情绪,脱口便是一句“ 乡下土包子。”

以至于连洞房花烛夜都没有进门,让张幼仪一个人独守了一晚上的空房。第二天在家人的苦口婆心威逼利诱之下才行了夫妻之礼。

婚后不久,徐志摩就跑到天津去上大学了后又转入北京大学。期间在自己二舅哥的撮合之下隆重的拜了梁启超为师。也结识了梁思成。

在生下大儿子之后。徐志摩一个人远赴美国。留学。花了两年的时间拿下了两个学位之后,为了自己的偶像罗素跑到英国去。进入剑桥大学。那一首。著名的再皮坑乔就是在这里完成的。

徐志摩一个人榴莲与欧美。画画世界。张幼仪却一个人在老家带着孩子,徐生如看着年纪轻轻的儿媳妇儿独守空房。于是就让张幼仪的二哥张君利给徐志摩写信。让张幼仪爷一起去英国。

徐志摩虽然打心眼里有一点瞧不上张幼仪,可是对这个二哥还是相当的。尊重的。所以也就半推半就的答应了。

于是,张幼仪于1920年的秋天抵达伦敦。他们以为徐志摩会非常的开心。然而,等来的却是徐志摩的一张臭脸。看着她穿着一双漂亮的,但是不合脚的鞋子。说出说出了一句对张幼仪相当打击的话。真是土包子。

是的,也许张幼仪不是徐志摩心仪的对象,也许是对于父母包办婚姻的抵触。所以只要是张幼仪。提出的什么,徐志摩都会不客气的。的说,你懂什么,你知道什么?徐志摩的鄙视使得张幼仪生活的十分憋屈与自卑。

2

然而,更主要的原因是,这个时候他已经暗恋上了林徽因。

林徽因是林长明的长女,林长明也是徐志摩老师梁启超的挚友。

1919年,林长民担任总统府外交委员会事务长,主张不在巴黎和约上签字。但总理却密电和会首席代表陆徵祥签字。

随后爆发了轰轰烈烈的五四爱国运动。徐世昌为了吻和政府内部的矛盾。以考察的名义马林长民派往了欧洲。

林长明已于1920年四月份启程前往英国。临行前,他决定带爱女林徽因同行,说是要女儿增长见识,领悟为父的胸怀。

对于林昌明这种。大人物的到来。对于追求思想自由的徐志摩,是很想亲近的。再加上。林潮鸣又是自己恩师。梁启超的自由,所以很快熟络起来。

也许是明命中注定。相差17岁的年龄,两人却很快成了无话不谈的朋友。

徐志摩更是称赞林长民相貌清奇,谈吐清奇,“满缀警句与谐趣”,“豪爽、倜傥又幽默”。

也许他们俩真的是相见恨晚。竟玩起了互通“情书”的游戏。通信时,徐志摩扮有夫之妇,林长民扮有妇之夫。双方假设有私情,在不自由的境况中互相爱恋,在书信中互诉衷肠。

也是在这频繁的交往之中,徐志摩注意到了一旁安安静静的林徽因。这是林徽因只有16岁,长得青春动人,含苞待放。

身性浪漫的诗人怎会不被含苞待放的花朵所倾倒呢?徐志摩就像发现新大陆一样,深陷其中不能自拔。

而此时的林徽因正是情窦初开的年龄,看着风流倜傥,出口成章的徐志摩,也是一阵阵的心驰神往。

也就是在这个时候,张幼仪来到了伦敦,也就有了一张臭脸的徐志摩迎接穿着漂亮的不合脚的鞋子的张幼仪的画面。

3

书香门第出身的林徽因你知道徐志摩是有家室的人,并且从小饱受了家庭重男轻女的打击。所以小小的年龄也算看透了人心。在追求感情的时候也是相当的谨慎。

所以当。徐志摩要求林徽因“许他一个未来”时。林徽因说:“你能帮我扛心里的重担吗?它会像千斤重担压我一辈子。”

徐志摩追问:“就为了成就那虚无飘渺的道德?”林徽因答道:“道德,不是枷锁,而是对生命负责的态度。”

“我不是没有来,只是无缘留下。”林徽因最后说。

很多年以后林徽因说,徐志摩也是一个会欢喜穿粉红绣花鞋女子的那种人!

而此时的徐志摩被自己所谓的自由爱情冲昏了头脑,以为是林徽因介意他的家室,所以就开始冷落张幼仪,并且想尽了办法与张幼仪婚。

为了顺利的与张幼仪离婚,徐志摩冷冷的对已经怀有身孕两三个月的张幼仪说“去把孩子打掉。”

那个年代堕胎的风险很大,张幼仪委屈至极:“我听说有人因为打胎而死掉。”

徐志摩说:“还有人因为坐火车死掉的呢,难道你看到人家不坐火车了吗?”

面对冰冷的徐志摩。身处绝境的张幼仪只得前往德国投靠二哥张君励。

1922年二月。在张幼仪产下次子几天后收到了徐志摩寄来的离婚信。

信中写道:“真生命必自奋斗自求得来,真幸福亦必自奋斗自求得来,真恋爱亦必自奋斗自求得来!彼此前途无限……彼此有改良社会之心,彼此有造福人类之心,其先自做榜样,勇决智断,彼此尊重人格,自由离婚,止绝痛苦,始兆幸福,皆在此矣。”

虽然有张君励的从中斡旋,也有父亲徐申如如的坚决反对。他们还是于三月在柏林正式协议离婚。这是中国有史以来第一起协议离婚案。

踌躇满志的徐志摩回头找林徽因的时候,林徽因已经回国了,并且与自梁启超的儿子梁思成结成恋爱关系。

追回国的徐志摩,一点也不甘心,准备把电灯泡当到底。 于是在1923年与胡适等人组成了新月社。并且把梁思成也和林徽因也拉了进来,并以此为借口像狗皮膏药一样缠着林徽因。

梁思成面对徐志摩的如影随形,只好在门口门口贴了一张“情人希望私下相处,不愿受到干扰的告示。”

4

1924年,印度诗人泰戈尔访华,整个中国的文化圈和名流圈都轰动了。徐志摩和林徽因联袂担任泰戈尔的翻译。

不死心的徐志摩,竟然请泰戈尔做中间人说服林徽因。64岁的老诗人也是出于好意,竟然照做了!

林徽因断然拒绝。她后来曾说:“徐志摩当时爱的并不是真正的我,而是用他的诗人的浪漫情绪想象出来的林徽因。可我其实并不是他心目中所想的那样一个人。”

对于徐志摩的心思做为老师的梁启超是一清二楚。对此,心理肯定是大为光火的。为了不惹出不必要的麻烦。于是赶紧安排梁思成和林徽因前往美国留学。这也算是成就了自己的家庭同时也挽救了徐志摩。

其实在林徽因拒绝了泰戈尔的中间人之后。

泰戈尔还怂恿徐志摩追求同是新月社社员的凌叔华,称赞凌叔华比起林徽因有过之而无不及。

其实明淑华能入泰戈尔的法眼,家庭背景也是相当的不得了。她的父亲做过顺天府尹,相当于首都市长。她自小学画,请的老师是慈禧的御用画师。学文化,请的是辜鸿铭。学书法,请了康有为。

对于这种名门闺秀。咱们的浪漫诗人怎么可能不动心呢?于是对凌淑华展开了猛烈的情书攻势。

而此时,自己的好朋友王庚前往哈尔滨任警察厅长。于是把自己的23岁老婆陆小曼托付交给了徐志摩照顾。这一照顾就照顾出事了。

陆小曼的父亲陆建三曾留学日本,官至民国财政部赋税司司长,后来弃政从商,出任一家银行的总经理。陆小曼多才多艺,是有名的交际花。18岁时,曾在顾维钧手下任兼职翻译。19岁时嫁给了才认识一个月的从美国西点军校毕业的王庚!

徐志摩和陆小曼的事情闹得沸沸扬扬。凌淑华找到陆小曼长谈一夜。了解了事情的来龙去脉后,凌叔华决定退出这段不伦、三角以及奇葩的恋情!

为了躲避是非。徐志摩干脆去了欧洲游历,也是这一次游历,让他重新认识了前妻张幼仪。虽然没有感情,却多了一份尊重。

离婚后,张幼仪一个人带着彼得,在德国生活,学习德文,并进了当地一所学院攻读幼儿教育!

其实坚强的人到哪里都会赢得别人的尊重,不管是男人还是女人。

而此时的陆小曼,已经全身心的陷入了与徐志摩的爱情当中,他竟然把和王庚的孩子打掉了。等她把这个消息告诉徐志摩的时候,徐志摩回信说:“只要你一句话出口,什么事我都干。为你,我抛弃一切只是本分;为你,我还顾得什么性命与名誉。”

所以,当他从欧洲游历回来的时候就毅然决然的去找到了王庚,并让朋友做东摆了一桌酒席。也许王庚是也是爱着陆小麦的,也许是两个人都经过了欧美自由思想的洗礼。王庚非常大度的表示可以和陆小曼离婚,并且还祝福了他们俩。

朋友妻不可欺。对于这一段背夫背友的姵姻,徐家迫不得已只得答应,但是终陆小曼一生都不受徐家待见,在徐志摩死之前,徐家所有大繁小事都没有让她参加。并且在他们结婚之后,徐父还断绝了与他们的一切经济联系。

而从德国学成归来的张幼仪,却住进了徐家并且徐父还给张幼仪了一笔产业。

不管是家庭背景也好,还是为人处事也好,也许在徐家人的眼里,张幼仪是徐家永远的媳妇。

6

在徐志摩与陆小曼的婚礼上,作为证婚人的梁启超,对于这一段不纶的婚姻也是大骂。“徐志摩,你这个人用情不专,以致离婚再娶……以后要痛改前非,重新做人。”梁启超声色俱厉,毫不留情,宾客大窘。

徐志摩只好向老师服罪,恳请他不要再讲下去,顾全弟子一点面子。

梁启超这才收尾,说:“你们都是离过婚重又结婚的,都是用情不专,以后要痛自悔悟。愿你们这是最后一次结婚,白头偕老!”

婚后的徐志摩由于没有了徐家的经济支持。只好不断的兼职赚取两个人的生活开支。由于陆小曼住在上海,而徐志摩又在北京任教。在半年的时间里竟然往返北京,上海8次之多!

1931年11月19日,徐志摩乘坐飞机往北京出席林徽因的一场演讲。因为大雾在济南撞山而失事,一代浪漫诗人就此殒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