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代以来的清官名录中,包拯无疑是名声最大、威望最高、贪官最忌惮、老百姓最喜欢的人之一。之所以有如此之高的声誉,这一方面当然是由于包拯自身行得正、坐得直、始终刚正不阿,另外一方面,也是因为包拯心底无私,只有江山社稷和百姓冷暖,让老百姓找到了依靠,老百姓才会如此景仰他。所以,从清誉方面来说,历代官员无人能出其右。那么,为老百姓做了那么多好事的包拯,他在宋朝到底是个什么官呢?
我们先可以查阅一下他的履历,看他做过哪些职位的官。《宋史·包拯传》记载说:“包拯,字希仁,庐州合肥人也。始举进士,除大理评事,出知建昌县。以父母皆老,辞不就。得监和州税,父母又不欲行,拯即解官归养。后数年,亲继亡,拯庐墓终丧,犹裴徊不忍去,里中父老数来劝勉。久之,赴调,知天长县。”
包拯于宋仕宗天圣五年,也即1027年,考上了这年丁卯科进士,是年,包拯29岁。中进士后,朝廷即授官大理评事、建昌知县。但授官后,包拯并未就任,而是以父母年老、需要照顾为由,辞不就职。后转授和州税监,父母舍不得他远行,包拯便辞官归养,一心照顾父母双亲。父母相继去世,他又继续守孝数年。直到景祐四年(1037),他才听从朝廷的调遣,出任天长知县。也就是说,包拯年近40岁,才正式出来做官。
庆历元年(1041),包拯出任端州(今广东肇庆)知府。庆历三年(1043),入京授殿中丞,迁监察御史里行,后改任监察御史。庆历五年(1045),包拯被任命为契丹正旦使,率团出使辽国。归国后,授三司户部判官。庆历六年(1046),包拯出任京东路(今河南商丘)转运使。 庆历七年(1047),授尚书工部员外郎、直集贤院、陕西转运使。
庆历八年(1048),朝廷调任包拯为河北路(今河北大名)转运使,随即归朝任为三司户部副使。皇祐二年(1050),任天章阁待制、知谏院。皇祐四年(1052),迁任龙图阁直学士、河北都转运使。调任瀛州(今河北河间)知州。不久,出任扬州知州,转庐州知州,加刑部郎中。至和二年(1055)底,因担保推荐官员失误,包拯被贬为兵部员外郎、池州(今安徽池州)知州。
宋仕宗嘉祐元年(1056),包拯复职为刑部郎中、江宁(今江苏南京)知府。同年,出任权知开封府、右司郎中。嘉祐三年(1058),升任右谏议大夫、权御史中丞。又以权御史中丞职领转运使、提点刑狱考课院。嘉祐六年(1061年),升给事中,担任三司使。 随即拜为枢密副使。嘉祐七年(1062)五月,包拯因病去世,享年64岁。包拯去世后,宋仁宗亲去吊唁,为他辍朝一日,并追赠礼部尚书,谥号孝肃。
包拯任职中,最显赫的分别是:三司使、枢密副使,三司使总领盐铁、度支、户部三事,即管理三个部事,经理国家财赋、土木工程、百官俸给的入和出,权力极大,时称“计相”;枢密副使为枢密院副长官,也就是辅佐皇帝、执掌兵政的副长官,协助枢密使掌边防军政,从二品官。
但包拯真正出名,却是在权知开封府和御史的任上。开开封知府任上,包拯坐堂一改陋习,不收红包,大开正门,让百姓能够直接上前诉说冤情,不用打点,这让案子破得又好又快,故京城有民谣说:“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意思是打官司无钱疏通关节也不要紧,有包大人呢!“阎罗包老”成了老百姓对包拯的爱称。
而包拯当御史,更是不怕权贵,皇帝宋仁宗宠幸的张美人希望帮她叔叔升官,宋仁宗安排他为宣徽使,包拯连续多次在朝堂上当面反对皇帝的提议,致使提议不得施行;三司使张方平利用手中的权力渔利,包拯上书弹劾,致使张方平罢官。包拯做官行事,只论是非,不论利害,只论荣辱,不论得失。老百姓喊他“包青天”,当然是情理之中的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