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必大家看电视剧肯定见过文武百官对皇帝高呼“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那么“万岁”这个词究竟从何而来,又有什么含义呢?

在西周、春秋时,人们经常使用“万寿无疆”来作为颂词和祝福语。《诗经·豳风·七月》有“脐彼公堂,称彼篁觥,万寿无疆”之句,它描写人们在辛勤劳作一年之后后,举行欢庆仪式的场面,而这里的“万寿无疆”,是指人们开怀畅饮时发出的欢呼语。西周金文中也有很多类似的文字描述,但它并不是对天子的赞颂,而是一种行文款式,凡是打造鼎的人都可使用,如“唯黄孙子系君叔单自作鼎,其万年无疆,子孙永宝享”,所表达的意思只是传给其子孙后代,永远私有。而“万岁”一词,正是在这些颂词、祝福语的基础上发展和简化而来。

从战国到汉初,“万岁”一词频繁地出现在人们口中。据《战国策·齐策》记载,一次孟尝君派冯援去他的封地薛邑讨债,但有些贫民实在无力还息,冯援便自作主张把债券烧了,“因烧其券,民称万岁”。这一时期,“万岁”还有另一种意思,即作为“死”的讳称。如《战国策·楚策》记载,楚王游云梦,仰天而笑日:“寡人万岁千秋后,谁与乐此矣?”

汉武帝

从汉武帝开始,皇帝被称为“万岁”。据《汉书·武帝纪》记载,汉武帝登山封神时,山神和群山都向他高呼万岁,所以他要求群臣和百姓称他为万岁。到了宋朝,“万岁”之称人臣决不可染指。北宋大将曹利用的从子曹讷,有一天喝醉了酒,便令下人称呼他“万岁“”,最后被人告发,杖责而死。可见,到宋朝,除了皇帝,绝对不允许任何人称“万岁”。

语文一词从何而来:一词究竟从何而来又有哪些含义(1)

武则天

至于“万万岁”的来历,则来自于一个故事。相传武则天称帝后,为了抬高自己“名不正”的地位,特别喜欢听别人吹嘘自己,但她又不好直言。一天,她在金銮殿召集翰林院众学士出题答对。她脱口而出上题:“玉女河边敲叭梆,叭梆!叭梆!叭叭梆!”众学士苦思冥想对答了几十句,武则天都不满意,这时,有位惯于奉承的学士看出了她的心思,忙吟道:“金銮殿前呼万岁,万岁!万岁!万万岁!”武则天兴高采烈,推为杰作。从此,“万万岁”一词便流传于朝野之上了。

语文一词从何而来:一词究竟从何而来又有哪些含义(2)

天安门

2017年是新中国成立68周年,值此国庆之际,衷心祝愿祖国万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