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寒砧催木叶,十年征戍忆辽阳。

出处:这句话出自沈佺期的《独不见》。

沈佺期:沈佺期(约656 — 约715),字云卿。估计很多人都没有听过沈佺期这个名字,他的名声却不如李白、杜甫、苏轼这些很早就出现在小学生课本中的大文豪。但他确实中国文学史上不可或缺的一人,他和宋之问一起确定了格律诗的样式。

白居易湘灵潜别离诗句(诗词九月寒砧催木叶)(1)

元稹说:“沈宋之流,研炼精切,稳顺声势,谓之为律诗。由是而后,文体之变极焉。”

意思就是,诗歌到他们手中发生了重大变化,他们之后的诗歌才是律诗。他们规定格律诗要有特定的平仄格式、要押韵、二三两联要对仗、要粘连等等。这些要求也一直为后世文人所遵守。

《独不见》:原是乐府名称,宋人郭茂倩的《乐府诗集》解释为““独不见,伤思而不见也。”可知,文人经常用这个题目抒发相思之情。但沈佺期的《独不见》是一首七律。原诗为:

卢家少妇郁金堂,海燕双栖玳瑁梁。九月寒砧催木叶,十年征戍忆辽阳。白狼河北音书断,丹凤城南秋夜长。谁谓含愁独不见,更教明月照流黄。

“九月寒砧催木叶,十年征戍忆辽阳”是其中第三句。

一、九月寒砧催木叶。

九月:农历九月,初秋时节。

寒砧:砧,捣衣石。寒砧指寒秋时赶制冬衣的捣衣声。

如李白《子夜吴歌·秋歌》中说: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白居易湘灵潜别离诗句(诗词九月寒砧催木叶)(2)

在诗词中,常表达秋景凄凉的相思之情。如清人诗云:“每为惊秋动客心,连村彻夜响寒砧。”

催木叶:用了《九歌·湘夫人》中“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的典故。

木叶即树叶。

催字用的特别形象,好似秋风无情,把不愿凋零的树叶赶了下来。结合女主人在初秋夜晚为丈夫赶制冬衣的捣衣声,这秋风更显萧瑟。

丈夫戍守边疆,女主人青春何曾不像这落叶,已被岁月催老。

白居易湘灵潜别离诗句(诗词九月寒砧催木叶)(3)

二、十年征戍忆辽阳。

沈宋开创的律诗有个特点,即语句凝练、意象密集、内容丰富。

在这以前,诗句是表达意义的基本单位。如陶渊明《饮酒》“问君何能尔”,这句话只起承上启下的作用,不增加意象含量。

但是在格律诗中,一个诗句中会包含两个甚至三个独立的句子。如张继《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实际上三个句子的融合,即“月落”“乌啼”“霜满天”。至此,诗歌的基本单位是意象,而不是诗句。

了解以上背景,就不会误读“十年征戍忆辽阳”。

这句诗其实也是两个句子的融合,即“十年征戍”和“忆辽阳”,但是主语不一样:丈夫十年征戍,妻子忆辽阳。

只理解到这还是不够的。十年不仅仅是丈夫戍守边疆的年限,也是妻子思念的年限。这种手法在古诗文中称之为“互文”。

比如初中课本中《木兰诗》有一句“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并不是说将军都战死了,壮士都凯旋了,而是说将军和战士都有战死的,也都有凯旋的。

对仗:这句话是格律诗中的第三联,要求对仗。九月对十年,寒砧对征戍,催对忆,木叶对辽阳。属于宽对。

平仄:

白居易湘灵潜别离诗句(诗词九月寒砧催木叶)(4)

其中,二四六的平仄分明。完全符合平仄要求。两句话平仄相对,符合粘对原则。

评价:沈佺期作为律体诗的开创者,以大量严守格律的创作实践,使律诗在初唐时期就进入成熟阶段。

清·方东树《昭昧詹言》:本以燕之双栖兴少妇独居,却以“郁金堂”、“玳瑁梁”等字攒成异彩,五色并驰,令人目眩,此得齐梁之秘而加神妙者。三四不过叙流年时景,而措语沉着重温。五六句分写行者,居者,匀配完足,复以“白狼”、“丹凤”攒染设色。收拓并一步,正跌进一步。曲折圆转,如弹丸脱手,远包齐梁,高振唐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