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 张泰源 | 责任编辑: 陈勇 | 来源: 廊坊发布

陈勇编辑(责任编辑陈勇)(1)

非遗蕴含着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内涵和精神价值。在网络发达的今天,无论是非遗的保护还是传承,均需要创新。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在这些传承人手中,古老的手工技艺、民间艺术有了新灵感、新活力——文化遗产正融入现代生活,创新创意也点亮了城市之光。

武保强:刺绣技艺焕发新活力

陈勇编辑(责任编辑陈勇)(2)

39岁的武保强出身刺绣世家,对刺绣有特殊的感情,从10岁开始跟随母亲学刺绣。2007年,武保强回到妻子的老家,在安次区调河头乡石桥村开了“京城绣庄”,并把母亲请来,一边教授当地人刺绣手艺,一边生产各种绣品,并于2015年成立了天置刺绣有限公司。

“刺绣作品突围,要传承,更要创新。”在武保国的带领下,公司不断推出系列创意产品。

“艺术贵在创新!这些年来,我一直在丰富刺绣内容,将刺绣元素生活化。”武保强说,与传统刺绣不同,他的作品抽象、简洁、文艺、现代,更生活化。从小爱好文艺的他思维灵活,总能琢磨出让人眼前一亮的作品。

为适应现代人的审美,武保强与时俱进,不断在针法、技法、材料和形式方面尝试探索,不仅继承传统刺绣的特点,还找到传统技艺与现代艺术、生活、科技的最佳结合点。他制作的耳环、手镯、旗袍、团扇等刺绣作品深受消费者喜爱。

如今,武保强在石桥村开起了“国绣堂”“京城刺绣”等绣庄,并培养绣工,让当地百姓掌握一技之长,实现就业或创业。目前,仅“国绣堂”一家绣庄就在当地培养绣工200余名,有效带动了当地群众就业致富,促进了刺绣传统文化工艺在华北地区的发展。

近两年,武保强积极探索电商领域,陆续在抖音、快手、玩物得志等平台开了线上店铺,各地订单纷至沓来。现在,公司每天生产刺绣作品200多件。仅直播平台刺绣饰品一天销售额达三四万元。

崔继昌:直播间的“网红”传承人

陈勇编辑(责任编辑陈勇)(3)

京东大鼓与当下热门的直播相结合,会擦出怎样的火花?国家级非遗京东大鼓代表性创承人崔继昌给出了他的答案。

“弹起三弦笑开颜,欢迎大家来到我的直播间,京东大鼓天天唱,越唱心里越喜欢……”每晚8时许,崔继昌的京东大鼓《开播现挂》在抖音上线开播。

在崔继昌的“粉丝团”中,有不少年轻人。他们在线上建起学习交流群,探讨演唱和表演的技巧。记者点开获赞最多的短视频,只见崔继昌身着长衫,一手持铜板,一手击鼓,演唱内容生动风趣、接地气。如今,崔继昌的抖音直播账号有近6000名粉丝关注,共收获近4.2万次“点赞”。

“说演弹唱劝人方,心灵鸡汤重口味,嬉笑怒骂皆文章,京东大鼓天天唱,民族艺术永发扬……”这曲《劝人方》是崔继昌经常演唱的鼓曲。正如他所言,传统的东西并非一成不变,与时俱进、扎根生活才更有蓬勃的生命力。

“用幽默诙谐的京东大鼓传递正能量。我只有一个心愿,就是认真演唱、好好做人,把京东大鼓传承好、传播好!”他是这么想,也是这么做的。

2016年,在崔继昌和三河市文化馆的倡导下,在三河建立了京东大鼓书馆,为喜爱京东大鼓的人免费提供一个练习场所,并于每周五免费为市民演出。

崔继昌的师父董湘昆常对他说:“人比钱贵,德比艺高,德艺双馨,吾辈目标。”崔继昌谨遵师父教诲,在他的悉心教导下,不少学员学会了京东大鼓。学员来自各行各业,上至古稀长者,下至不足十岁的孩子,崔继昌都认真教。

朱江:创新设计屡获奖项

陈勇编辑(责任编辑陈勇)(4)

日前,2021年北京传统工艺美术“工美杯”创新设计大赛评审结果出炉,我市雕漆制作技艺传承人朱江的《青瓷雕漆茶具套》获得银奖,《文房用品套》获得优秀作品奖。

“众所周知,大漆具有耐腐蚀、耐高温、隔热的性能,视觉设计上不会疲劳。《青瓷雕漆茶具套》作品中,茶刀、茶铲采用大马士革花纹钢,手柄采用雕漆装饰,实用美观。”朱江说。

朱江45岁,自幼跟随父亲学习雕漆技艺,耳濡目染中,熟练掌握了雕漆这门手艺,并在传统技艺基础上设计新的造型和图案。

几年来,朱江设计的雕漆作品经常参加国内知名展会,获得了中国工艺美术“百花杯”金奖、中国(义乌)文交会金奖等30余个奖项。

朱江还在廊坊师范学院、河北金融学院开办讲座,让雕漆文化走进校园。与廊坊师范美术学院开办“雕漆工坊”,让设计专业大学生参与设计创新雕漆作品。连续两年,学生们设计的作品都获得了奖项。2019年,朱江将这些年创作的雕漆艺术品进行整理,举办了个人展。

在朱江的雕漆生涯中,他不仅将自己定位于一名传统技艺传承者,而且通过自己的技艺展示雕漆文化,用自己的行动来扶持手工艺更好地传承。

陈勇编辑(责任编辑陈勇)(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