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到大接触的信息都是中原物产丰富,百姓富庶,北方游牧民族羡慕汉的优渥的生活,然后不断南下侵略,最后被汉人同化。
长大后才知道,民族同化是双向进行的,汉人在同化胡人时,胡人也用各种方式吸引汉人进入牧区,接受他们的同化。
从汉地进入胡地,我想最著名的应该是电视剧《汉武大帝》中的太监中行说和大将李陵。其实在西汉时期,流亡匈奴是一件很普遍的时期。
首先要说明的一点是,匈奴的生存环境和社会发展水平并没有传说中的那么落后。西汉时中原还保留有残酷的“人殉”制度,但考古人员发现匈奴人早就学会用“发辫”替代人殉。
自然环境和经济类型决定了匈奴和汉人都必须从对方得到补充。胡、汉两地长期保持着大量的贸易来往,战争大多是这种贸易难以为继时才发生,并不是胡人就生性爱劫掠。
频繁物资交换的同时也存在大量人员互换的情况存在。《汉书·匈奴传》中记载:西汉末年,“习边事”郎中侯应上书汉元帝,那些逃亡胡地的汉人都说
“闻匈奴中乐,无奈候望急何!”
这句话前部分说匈奴生活好,后部分抱怨边塞大墙修得高,候望哨所和驻军看守太严格,限制其出境。由此看见,汉朝时中原汉人北逃已蔚然成风。
总的来说,北逃的有三类人。第一类是投亲,匈奴人每次进攻汉地,总会掠走大量人口。有些人的父兄、亲人等在塞外站稳了脚跟,他们自然想要投奔。
比如上文提到的李陵,他投降后受到匈奴单于的重用,被封为右校王。他的叔伯兄弟李禹因为被人告发“欲亡,从陵。下吏死”。
第二类人是罪犯。秦国以刑罚严厉著称,动辄割鼻剁脚。汉朝承袭秦制,汉初虽不断减刑,但汉武帝时重用张汤、王温舒等酷吏,常常出现“相连坐千余家”的惨案。
国家连年发动战争,又加之黄河常年泛滥,百姓“穷则起为盗贼”。在汉朝的严刑酷法面前,他们只能铤而走险投靠匈奴。
和重刑罚的汉人不同,匈奴社会“约束轻,君臣简易”,“狱久者不过十日,一国之囚不过数人”。匈奴这种松散的管理模式,对于一些不安分或是通缉在逃的汉人有很大吸引力。
第三类人是戍边的士兵、奴婢和边民等。军屯戍边的生活是很辛苦的,牧民可以逐水草而生,但他们必须驻扎在险要地区。然而相比于将、吏的不恤士卒相比,环境的恶劣又不算什么。
汉朝固然有李广、卫青这种能体恤军卒的好将领,但更多的是霍去病那种远征还要带上庖厨,胜仗后还要架设球场的将领。后来的李广利甚至还侵吞将士财物。
他们不堪忍受汉朝的剥削,亡入匈奴也不是无法理解的事情。苏武的随从们都不愿回国,说明匈奴社会对中下层人民比较友好,毕竟谁也不愿意去给外族人做牛做马。
所有亡入匈奴的汉人中,只有李广利一人被杀,还是因为他与汉人卫律在单于面前争宠,被陷害致死。严格来说,李广利死于汉人的窝里斗,而不是匈奴的种族歧视。
战争往往是统治集团强加给双方百姓的,它带来的永远只是灾难和负担。任何民族间的交往也从来不是单向的,有欢乐融洽,也有摩擦冲突才符合正常的社会规律。
参考文献:《中原人口逃入匈奴及其受到信任使用》;《从汉简看汉人逃亡匈奴之现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