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以及城市化的进程,许多废弃工业区都不复存在,国家对具有重要历史文化价值的工业项目的保护,衍生了工业遗产的概念。谈起对旧工业区的改造,很多人只知道北京的798,却不不知道其实广州也有一个非常成功的案例,就是位于广州员村的红专厂,希望这篇文章能够让大家更深入地了解这座充满情怀的文化产业园。

广州红专厂位于天河区珠江新城CBD中轴线的东侧,与琶洲国际会展中心隔江相望,始建于1956年,其前身为年中国最大的罐头厂————广州鹰金钱食品厂,即广州罐头厂,是前苏联与中国经济合作的重要项目之一,区内目前仍保留着几十座大小不一的苏式建筑,艺术家们在保护原建筑群整体风格、色调和构造的基础上,通过对废弃的生产车间、厂房进行改造,把红专厂打造成为城市中心难得的集艺术、创意、文化于一体的生活体验区。

大部分人听说红专厂这个名字时,都会把“专”误以为是“砖”,其实不然,据我了解,红专厂的命名是有两个层面的意义,相对精神层面来说,红代表了当年意志激昂的年代,专代表了罐头厂的专业水平,世界上第一罐“豆豉鲮鱼”诞生于此,因而有了“百年鹰金钱,始创豆豉鲮鱼”之佳话;相对物质层面来说,因厂区内有很多红色砖材的建筑,而取用了“砖”字的谐音,“红专厂”这样一个特别的名字由此诞生。其英文译名“Redtory”是红色“red”和工厂“factory”的结合,非常有创意。

进入大门后,可见石碑旁边有一座全金属打造的磕头机模型,而原型是由国际著名当代装置艺术与观念艺术家沈少民先生所创作的,带有未来感的诡异造型和巨大的体量,通过以石油工业中普遍使用的抽油机重新改装制作完成,把机器稳定而匀速的状态改变为抽搐的动作,这种不规则的节奏就如一位神经痉挛的人依然挣扎着去完成被给予的工作,它所表现的是即是艺术家眼中的一个现实风景,又是他希望传达给世界的一个警示。而作为南门的重要展品,它代表的不只是红砖厂的形象,更是代表了广州新一代的艺术精神。

广州第4电器厂(被艺术渗透的废弃工业区)(1)

位于月台街Y2区的白日梦,它把画室、艺术和咖啡厅相结合,游客可以参与画画、插花,或者坐下来喝杯咖啡,这是一个让人发现自我,并沉淀下来的小地方。

广州第4电器厂(被艺术渗透的废弃工业区)(2)

广州第4电器厂(被艺术渗透的废弃工业区)(3)

继续往前走,来到了文艺青年最爱的铁路站台,红砖墙继承了红专厂的风格,时钟静止在历史的某一刻。怀旧是一种悲喜交加的复杂情感,它使人对时间的知觉发生重大变化,看着斑驳的外墙,葱郁的藤蔓,静止的时钟,废弃的车厢,顿时有种让人穿越时空之感,却恰巧与这里的人来人往和欢声笑语显得格格不入,这是过去与现在的相互碰击,产生了奇妙的艺术效果。

广州第4电器厂(被艺术渗透的废弃工业区)(4)

广州第4电器厂(被艺术渗透的废弃工业区)(5)

继续往前走,来到Y6区的澄园茶坊,室外郁郁葱葱,室内古琴悠扬,茶香四溢。茶道包括茶艺、茶礼、茶境、修道四个要素,所谓茶境是指茶室的环境,自古以来,喝茶非常讲究环境,而澄园茶坊给人以静心平和的氛围,是文人雅集,好友小叙的理想之所。在如此闷热的天气,不妨喝一杯澄园茶艺师泡的茶吧。

广州第4电器厂(被艺术渗透的废弃工业区)(6)

茶坊对面有一面墙,藤蔓的翠绿与红砖的红艳形成鲜明的对比,不禁让人停足留影。

广州第4电器厂(被艺术渗透的废弃工业区)(7)

澄园茶坊的左边便是西出口,由此步行到员村地铁站非常方便。

广州第4电器厂(被艺术渗透的废弃工业区)(8)

F9,天萌建筑设计机构,红砖上的几个字母已经丢失了。

广州第4电器厂(被艺术渗透的废弃工业区)(9)

继续前行,来到炸鱼街F20区的星艺装饰集团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几尊红色“管家”守候在门前弯身迎客,不少游客上前与“管家”合照,姿势要到位哦。

广州第4电器厂(被艺术渗透的废弃工业区)(10)

隔壁还有4个黑白相隔的立体人像,简约的设计,冲击性的颜色搭配,形成如此特别的视觉效果,这大概就是艺术的魅力之处。

广州第4电器厂(被艺术渗透的废弃工业区)(11)

走进附近一处幽静的巷子,这里的咖啡厅显然是已经倒闭了,剩下支离破碎的餐台,抬头一看,远处的大烟囱不再冒烟,却成为红专厂标志性的建筑之一。早在2013年,开发商、规划专家与文化专家激辩红专厂存废时,大烟囱是被纳入保留范围的,可见它的存在对于工业遗产来说具有非凡的意义。

广州第4电器厂(被艺术渗透的废弃工业区)(12)

到了成品街,经过两面富有3d效果的红砖墙,到达了ing digital,这里有一个红色邮筒,配合了周边的红砖和绿色,很有意境。

广州第4电器厂(被艺术渗透的废弃工业区)(13)

广州第4电器厂(被艺术渗透的废弃工业区)(14)

广州第4电器厂(被艺术渗透的废弃工业区)(15)

来打大街末端的展示台,终于碰见“专专侠”阿Can,这位穿着工人服装,头部是红砖的小熊人,其实是红专厂的吉祥物,由红专厂与著名香港人偶品牌“猿创作”共同打造,“猿创作”创办人——国际著名人偶设计师马志雄先生亲自设计。那么为什么会叫做阿Can呢?据释,阿Can本来是罐头厂包装设计师,他对厂内每一处地方都充满了感情,尽管厂房搬迁,他依然坚守在这里,现在,他所传递给人们的正是这种正能量。在阿Can身旁的有两件年代已久的机器,被岁月侵蚀得锈迹斑斑却与Can相伴,一起捍卫家园。

广州第4电器厂(被艺术渗透的废弃工业区)(16)

来到制罐街,作为红专厂的主要街道之一,一路上有很多惊喜,但同时也会令很多游客困惑,一些装修雅致却大门紧闭的商铺,到底是否还在经营?这个问题,估计跟红专厂在广州的区位条件有关,目前人流量不多,所以大多数店铺都选择中午或者下午才开始营业。

这家位于仓鼠窝对面的餐厅,直到下午4点才开始营业,看见走廊里有几尊岩石雕像,最吸引人眼球的要算这个思想者,其原型是法国雕塑家罗丹创作的雕像。

广州第4电器厂(被艺术渗透的废弃工业区)(17)

来到F18的仓鼠窝,这是一个开放互助,趣味好玩,人性化的创意空间,占地面积700平方米,共上下两层,下层是悠闲区,提供茶点、咖啡、果汁等饮品,上层是办公室,一大班青年正在勤奋地工作。

广州第4电器厂(被艺术渗透的废弃工业区)(18)

广州第4电器厂(被艺术渗透的废弃工业区)(19)

楼梯旁的墙壁有一副3d壁画,寓意团体突破现状,冲出未来。

广州第4电器厂(被艺术渗透的废弃工业区)(20)

来到F16浮阁艺术咖啡空间,马上被它侧面的树根所吸引。这棵长在墙上的大树,粗壮的树根蔓延到窗边,深入到房子里,与红砖瓦砾缠绕在一起,让人感慨墙与树之间的和谐。

广州第4电器厂(被艺术渗透的废弃工业区)(21)

广州第4电器厂(被艺术渗透的废弃工业区)(22)

广州第4电器厂(被艺术渗透的废弃工业区)(23)

浮阁艺术咖啡空间主营意大利菜式,人均60元左右吧,第一次路过的时候还没营业,大概晚饭时候就看到员工出来招呼客人了。

广州第4电器厂(被艺术渗透的废弃工业区)(24)

F13 是360°店,在F16隔壁,是一间创意书店,除了出售图书和文具,还供应咖啡、西点等等,环境写意,可惜里面不能拍照,随便逛了一圈就走了。

广州第4电器厂(被艺术渗透的废弃工业区)(25)

心水厨房

从制罐街往月台街的方向走,会看到F2心水厨房,“心水”粤语读“Sum Sui”,Sumsui Kitchen的命名由此得来。门口的屹立着Sum Sui几个字母,但找不到开头的“s”,如此不完整的拼写却吸引不少游客前来合照。从螺旋梯可通往二楼,据了解,这个餐厅与众不同的是,其经营理论特别窝心,老板Joy在英国求学时,最美好的时光就是在宿舍做菜、玩乐,他希望能把这种场景还原出来,于是就有了心水厨房,顾客可以在这里消费一杯咖啡,但需要自己动手泡,老板可以教你咖啡机的基本用法,而且可以无限续杯,Joy的用心经营,让客人感受到亲自做料理的乐趣。

广州第4电器厂(被艺术渗透的废弃工业区)(26)

广州第4电器厂(被艺术渗透的废弃工业区)(27)

回到制罐街主干道,F7 LEXON商铺的橱窗特别引人注目,窗台摆放了干花和小熊,让每一位路过的游客都想与它合照,不少淘宝摄影也前来取景。

广州第4电器厂(被艺术渗透的废弃工业区)(28)

广州第4电器厂(被艺术渗透的废弃工业区)(29)

来到红专厂G1区的128大本营,这里有一个最具历史感的足球场,依旧斑驳的外墙,在夕阳的照射下更显沧桑,内里采用的人造草坪,据说这里可举办三千人规模的户外音乐会、集市、影视拍摄等大型活动。

广州第4电器厂(被艺术渗透的废弃工业区)(30)

位于F3的蚁工房,最吸引人的要算停靠在窗旁的哈雷摩托了。听闻餐厅的两位主理大哥既是设计师,又是哈雷车手,于是室内外都摆放有自己心爱的摩托,以作为餐厅的标志性摆设。菜谱悬挂在外墙上,菜式大多在40元以上,听说金沙雞不错,55元半只,晚上7点时室内已经满座,室外又过于闷热,因此没有选择在这家吃晚饭。

广州第4电器厂(被艺术渗透的废弃工业区)(31)

蚁工房门前还有一个像炒锅一样的东西,其实名叫可倾式夹层锅,是工业时代遗留下来的机械,红专厂每个角落都几乎能碰见这些摆件,它们都是历史沉淀下来的艺术品。

广州第4电器厂(被艺术渗透的废弃工业区)(32)

来到红专厂的中心区域,E11区的香港当代美术馆,其总部设在香港九龙红磡商业中心,2009年9月在北京798艺术区创意广场开设北京新馆(于2014年6月迁往宋庄,并更名为“储世纪”,与广州红专厂香港当代美术馆形成商业性与公益性的功能互补。),2012年8月与广州红专厂签约,宣告正式在广州开设分馆,助推广东艺术提前当代化。那天正在展览水墨画,进馆需要门票3元,大家游览时注展馆的开放时间。摆放在展馆门前的大头雕像,巧夺天工,这么安静而慈祥的面孔,仿佛告诉着路人,需要拥有一颗平静的心去感受这里的艺术氛围。

广州第4电器厂(被艺术渗透的废弃工业区)(33)

广州第4电器厂(被艺术渗透的废弃工业区)(34)

除了大头雕塑,还有一块多彩巨石,艺术家在这不规则外形的基础上,涂抹了多种颜色,就像赋予了新的生命一样,光芒四射。对面就是表叔茶餐厅,下文会对它进行详细描述。

广州第4电器厂(被艺术渗透的废弃工业区)(35)

从展馆往月台街方向走,会碰见一条极具工业风格的通道,大多数人都喜欢在这里拍F区的大烟囱,因为这里与大烟囱在同一轴线上,构图优美,工业主题特出。而我却喜欢反方向拍摄,用自己的角度诉说历史。

广州第4电器厂(被艺术渗透的废弃工业区)(36)

一面不完整的告示依旧钉在墙上。

广州第4电器厂(被艺术渗透的废弃工业区)(37)

回到车间街,这里一边苏式厂房,一边是骑楼式建筑,一些影楼会在二楼的露台拍艺术照,而一楼分布着各类商铺。

广州第4电器厂(被艺术渗透的废弃工业区)(38)

广州第4电器厂(被艺术渗透的废弃工业区)(39)

红专厂当代艺术馆,英文名为Redtory Museum of Contemporary Art,简称RMCA,位于C区,由1、2、3号馆及E双馆组成,展馆外面用粗犷的钢板装饰,里面拥有三千平米的展览空间,是一家以展览、研究、交流、教育和收藏等主要功能的非营利性私立当代艺术馆。如果你有一定的艺术知识和修养,想与国际艺术品长时间对话,可以参加志愿者计划,具体可以登录红专厂官网查看。

广州第4电器厂(被艺术渗透的废弃工业区)(40)

又见机械展示品

广州第4电器厂(被艺术渗透的废弃工业区)(41)

走到一片类似市集的街道,原来这里就是艺墟,招募了不同年龄层的摊主前来摆摊,有卖纪念品的,有现场绘画的,还有各种手工艺品,只要产品够个性,就能开创自己的一片新天地。尽管人流不多,但胜在摊位便宜,好像是20元一天,每逢周六、日和法定节假日摆摊。

“艺墟”曾叫“创意市集”,改名是对其一定意义上的升华。何为“墟”?在字面意思上就是废墟的意思,但在粤语里,却是“趁墟”,意为赶集,最早是农户趁着墟日进行物件交换,用粮食换取其他产品,发展起来后,非农户也会来买卖、交换,让墟的效用和内涵得到扩展。随着商业的发展,商店、电商等模式逐渐代替了墟市。对于新时代的网购一族来说,传统的墟市也许是一个难以想象的景象,但在这里,红专厂把即将消亡的南方特有“墟”文化和现代创意艺术结合,延续了老广们对“墟”的记忆。

广州第4电器厂(被艺术渗透的废弃工业区)(42)

继续往前走,看到几个印有“广州塑料厂制”字体的大钢缸,挺有意思的,相比小清新,我更喜欢拍这类废弃式的工业景象。

广州第4电器厂(被艺术渗透的废弃工业区)(43)

广州第4电器厂(被艺术渗透的废弃工业区)(44)

逛了两圈,晚饭最后选择在D2区的表叔茶餐厅享用。开遍全国的表叔,目前分店已达50多家,以粤港菜式为主,符合大众口味。在红专厂各餐饮企业里,这里算是人气最旺的一家,周末来到这里,从下午茶到饭市,几乎座无虚席。

广州第4电器厂(被艺术渗透的废弃工业区)(45)

室内空调与吊扇同时开放,wifi在人多的时候信号很差,不过就餐环境挺舒适的,可以看到各种创意摆设和涂鸦墙,之前去过市区的其他分店却没有这么文艺化。

广州第4电器厂(被艺术渗透的废弃工业区)(46)

其实在另一边还有一个区域,阳光透过天幕挥洒进来,因没有空调,所以这里显得非常闷热,我却被这里的涂鸦墙所吸引。

广州第4电器厂(被艺术渗透的废弃工业区)(47)

菠萝油是香港人最具亲切感的食品之一,而表叔把这种饮食文化传递到这里,新鲜烘烤的菠萝包与被冷藏的牛油相遇,这种冷热相交的吃法,在嘴里能产生意想不到的“化学反应”。菠萝油除了注重菠萝包的松软和香甜,还需保证牛油的新鲜感,即时享用即可吃到固体牛油的柔软,又能感受到其华为液体时的香醇,让人欲罢不能。

广州第4电器厂(被艺术渗透的废弃工业区)(48)

菠萝油的最佳搭档当然要算香滑奶茶,它由多种茶叶搭配,最后经师傅精湛的拉、撞式冲茶功夫制作出来,又香又浓又滑,是其他即冲奶茶无法比拟的。

广州第4电器厂(被艺术渗透的废弃工业区)(49)

广州第4电器厂(被艺术渗透的废弃工业区)(50)

青柠檬利宾纳,黑加仑浓缩果汁加入清柠檬冲泡,酸甜可口,消暑解渴。

广州第4电器厂(被艺术渗透的废弃工业区)(51)

表叔捞鸡,在餐单上有人气标识,是餐厅热卖且推荐的菜式,鲜嫩的手撕鸡肉搭配香茅,吃起来略有嚼头,口齿留香,只是48元的价格相对这样的分量来说,有点小贵。

广州第4电器厂(被艺术渗透的废弃工业区)(52)

广州第4电器厂(被艺术渗透的废弃工业区)(53)

7天优品广州车陂地铁口店

今天下榻的是位于车陂地铁站旁边的7天优品酒店,与红专厂的员村地铁站只相隔有3个站,单程12分钟可达到,票价2元。

作为铂涛集团旗下7天品牌家族成员之一的7天优品,是一家定位于商务时尚的高端经济型的连锁酒店,不但加强了产品细节和服务,在选址上也看重顾客的出行需求,就如这家位于中山大道中87号苏宁广场的7天优品广州车陂地铁口店,出门就是地铁4号线车陂站D出口,对面就是BRT(广州快速公交),前往琶洲国际会展中心、天河城都非常方便,周边配套设施一应俱全,商场、电影院、美食街、KTV都近在咫尺。

广州第4电器厂(被艺术渗透的废弃工业区)(54)

酒店大堂位于1楼,橱柜设有各种生活补给品,足不出门就能购买你想要的东西。前台工作人员身穿同一的工作服,对待顾客也是彬彬有礼的。

广州第4电器厂(被艺术渗透的废弃工业区)(55)

酒店客房位于4楼,可乘坐电梯前往,进入客房区域时需要刷房卡,这样大大的加强了顾客的安全系数。

广州第4电器厂(被艺术渗透的废弃工业区)(56)

阳光通道是7天优品的特色之一,在客房窗外摆放了各种绿色植物,不仅美观,还净化了空气。

广州第4电器厂(被艺术渗透的废弃工业区)(57)

尽管这里拥有117间客房,但周末房源依然紧张,建议提前预定。

广州第4电器厂(被艺术渗透的废弃工业区)(58)

凭着一把“享乐时光的钥匙”,开启了旅途的小确幸。

广州第4电器厂(被艺术渗透的废弃工业区)(59)

入住的是优享双床房,推开房门,开阔的空间,搭配柔和的灯光,时尚又温馨,令我有一种叫做“家”的归属感。

广州第4电器厂(被艺术渗透的废弃工业区)(60)

广州第4电器厂(被艺术渗透的废弃工业区)(61)

广州第4电器厂(被艺术渗透的废弃工业区)(62)

意想不到是,床上竟然放着一朵玫瑰,浪漫气息马上涌往心头。

广州第4电器厂(被艺术渗透的废弃工业区)(63)

床头还提供USB插座,只需一条数据线就能为手机等电子产品充电。

广州第4电器厂(被艺术渗透的废弃工业区)(64)

静下心来,或泡一杯热咖啡,或看一场电视剧,享受来之不易的周末时光。

广州第4电器厂(被艺术渗透的废弃工业区)(65)

广州第4电器厂(被艺术渗透的废弃工业区)(66)

广州第4电器厂(被艺术渗透的废弃工业区)(67)

这一双可谓加强版的一次性拖鞋,不仅增加了防滑鞋底,还加厚了整双鞋的质感。

广州第4电器厂(被艺术渗透的废弃工业区)(68)

封包面巾和浴巾都经过严格的消毒处理,可以放心使用。

广州第4电器厂(被艺术渗透的废弃工业区)(69)

浴室也是橙黄的色调搭配,并在显眼的位置贴上了防滑标识,地上也铺了防滑垫,非常贴心。

广州第4电器厂(被艺术渗透的废弃工业区)(70)

广州第4电器厂(被艺术渗透的废弃工业区)(71)

洗浴用品在原有的基础上全面升级,每一个小物件都带独立包装,干净卫生。

广州第4电器厂(被艺术渗透的废弃工业区)(72)

夜色朦胧,城市却依旧喧哗,看着外面的流光溢彩,只想回到酒店的“优吧”,优享宁静时光。

广州第4电器厂(被艺术渗透的废弃工业区)(73)

“优吧”作为7天优品的最大特色,为住客提供超大的活动空间,在这里,可以翻一本书,读出生活中的小情调,而咖啡、奶茶、开水也是24小时免费供应的

广州第4电器厂(被艺术渗透的废弃工业区)(74)

广州第4电器厂(被艺术渗透的废弃工业区)(75)

广州第4电器厂(被艺术渗透的废弃工业区)(76)

广州第4电器厂(被艺术渗透的废弃工业区)(7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