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故事:了如指掌【原文】,今天小编就来说说关于成语脚踏实地故事?下面更多详细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成语脚踏实地故事(成语故事了如指掌)

成语脚踏实地故事

成语故事:了如指掌

【原文】

或问禘(1)之说,子曰:“不知也。知其说者之于天下也,其如示诸斯乎!”指其掌。

《论语.八佾》

【注解】

(1)禘:音帝,泛称古代帝王、诸侯举行的各种重大祭典。

【故事阐述】

周朝的大功臣周公旦,是周文王的儿子,武王的弟弟,他辅佐武王伐纣,封于鲁。武王去世后,又辅佐成王摄政,东征平定三叔之乱,灭十五国,奠定东南,回国后制礼作乐,使天下太平。

因此,周天子为感念周公的功劳,就特准鲁国在周公之庙举行原本只有帝王才可主持的禘祭。因为一般人都没有见过这样重大祭典,根本不了解禘祭的进行方式,所以就向孔子请教。

但孔子认为,鲁国的禘祭中,宗庙灵位配祀等名分颠倒,不合周礼,违背孔子对礼教的坚持,所以有人问他关于禘祭的规定时,他就故意说不知道。

然后,孔子紧接着指着自己的手掌说∶“如果真有人懂得禘祭的规定,他就是个知礼的人,对于治理天下的方法,就像对自己手掌般清楚且易于掌握了。”

后来,从这里演变出“了如指掌”这句成语,用来形容对事物的情况了解得很清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