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为“宏大叙事”?对此,学术上有各种不同说法有人这样认为,宏大叙事就是一种对于人类历史发展进程有始有终的构想模式另一方面,宏大叙事是针对整个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进程所进行的大胆设想和历史求证,它的产生动机源于对人类历史发展前景所抱有的希望,而且总要与社会发展的当前形势联系在一起,往往是一种社会理想的构架,接下来我们就来聊聊关于影视艺术鉴赏和评论?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参考一二希望能帮到您!

影视艺术鉴赏和评论(影视艺术宏大叙事回归)

影视艺术鉴赏和评论

何为“宏大叙事”?对此,学术上有各种不同说法。有人这样认为,宏大叙事就是一种对于人类历史发展进程有始有终的构想模式。另一方面,宏大叙事是针对整个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进程所进行的大胆设想和历史求证,它的产生动机源于对人类历史发展前景所抱有的希望,而且总要与社会发展的当前形势联系在一起,往往是一种社会理想的构架。

十几年前,批评家贺绍俊曾撰文提出:“改变文学理论与文学批评现状的途径之一,便是重建起文学的宏大叙述……文学的精神承担就是最根本的宏大叙述。”归根结底,在文艺创作方面,迭代升级的媒体结构极大拓展了影视产业空间。而融合媒体生态下的影视创作,最根本的还是坚持“内容为王”,文化品位和价值内涵的充分展现有着无限前景,宏大叙事必然成为主导和主流。文艺创作的重要原则应该是“守正创新”,尤其是要突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之“正”,近年来,随着《觉醒年代》《长津湖》《大山的女儿》《功勋》等红色文化题材作品大火,也已经表明内容之“正”有着广阔天地,理所当然已经成为迭代影视艺术传播之魂。

那么,有了宏大叙事,就能成为好的艺术了吗?当然不是。一方面,按照托尔斯泰在《艺术论》中的说法,艺术的感染力是区分真艺术和伪艺术的根本标志,而且,艺术感染力的程度取决于艺术家对生活的理解和表现。另一方面,任何一件具有征服力、感染力、震撼力的艺术作品,都应该是震撼到观赏者的灵魂深处,而不只是引发人们的一般的浅层次的同情和共鸣,更进一步,还应该引起人们的深度思考。抗美援朝题材电视剧《跨过鸭绿江》以真实的场景再现了邱少云烈士在烈火中的坚忍顽强,而更让人感动的是,所在部队给邱少云请功,一开始只申请三等功。彭老总一看就非常生气,马上改为特等功。“这样的英雄怎么只给三等功呢?”于是讲了一个道理,我们的军队打仗,并不只是靠冲锋陷阵,战争是一整套体系,罗盛教只在冰窟里救了一个孩子,这也和我们抗美援朝的目的是一致的啊!这种大爱也是我们军队的根本宗旨,所以也是特等功。另外,邱少云忍受了那么难于忍受的痛苦,这也靠的是一种钢铁意志。这样的相关情节和画面,不仅让人震撼,而且从思想上令人深度感动。

宏大叙事的文艺创作,必然具有宏大的精神内涵和主题。而这样的深厚内涵和宏大主题,又主要可以概括为:突出表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这就是宏大叙事的题中应有之义。

首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也是中华文化的根和源,特别是重民本、守诚信、求大同等思想理念和自强不息、扶正扬善、扶危济困、见义勇为等传统美德,体现着中华民族世世代代形成和传承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行为方式,如前不久热播的充满宋代社会文化风情的《梦华录》;其次,革命文化传承着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从“威武不能屈”到“大无畏的革命英雄主义”,从“自强不息”到“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等,反映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革命斗争中的传承、转化和发展,如完整体现抗美援朝的《跨过鸭绿江》;其三,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萃取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的精华,是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红色革命文化的深度融合,也是中华文化在当代中国的最新发展,如立志改变山区面貌,把青春献给脱贫攻坚战的《大山的女儿》等。

在影视艺术创作的文化内涵的认可度方面,随着近年来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广泛传播与倡导,已经越来越深入人心。人们对于民族文化的认同感越来越强烈。例如,近两年一直热播的电视剧《什刹海》,传播的文化理念就是民族传统文化,尤其是其伦理内核,最讲究的是长幼有序,长者为尊,表现了传统文化的感召力,而且,包括关晓彤、张龄心、刘敏这些年轻演员自身也都具有刻骨铭心的认同感。由此可见,这样的文化底蕴深厚的宏大叙事影视艺术作品,潜在着巨大市场。

当然,作为宏大叙事的创作,在艺术形式和审美风格方面,艺术表达、审美境域还要大力加强创新,这里要坚持的“守正”前提下的“创新”,需要整体的宏观运筹和战略规划,当然包括传统视像产品的内容生产宏大叙事,导引新媒体的创新美学形态。尤其是在迭代媒体生态下,新媒体的赋能,极大开发了影视艺术产能。从深层次来看,新的技术不断满足人的天性需求,同时又更加激发增长需求和欲望,如此才有着迭代媒体的深层次可持续性。而影视艺术作品的宏大叙事要求,更需要质的飞跃和提升。(郝雨)

(作者为上海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