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才刚入秋,但是更多的人就开始关注起今年冬季的情况了,许多人都开始提前预测今年冬天是偏冷还是偏暖了。毕竟冬天太冷了,人畜都很遭罪。
说起冬天到底冷不冷,在农村里也有不少古人留下来的农谚,其中较为经典的一句就是“冬在头,卖被子置牛,冬在尾,冻死鬼”。那今年冬至是什么时候?到底是“在头”还是“在尾”呢?我们不妨一起先来了解一下吧。
农谚:冬在头,卖被子置牛;冬在尾,冻死鬼,是啥意思?这句农谚在我国流传很广,尤其是在广大的北方地区更是广为流传,在有些地方也说成是“冬在头,卖了被子去买牛;冬在腰,冻死猫;冬在尾,冻死鬼”意思是差不多。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冬”指的是冬至节气,而不是冬天哦。而“在头”则是指冬至节气在农历月份的时间段,如果是在月份的上旬就是“在头”,而在中旬就是“在中”,在月份的下旬,自然就是“在尾”了。
因此搞清楚这些以后,农谚的意思就明白了,它说的是冬至节气如果是在农历十一月份的上旬,那么农民就可以把被子卖掉了,然后用这点钱去买头牛来耕田。
而冬至节气是在农历十一月份的下旬,那么冬季就会特别的寒冷,甚至连“鬼”都会被冻死。当然这是夸张的说法,就是为了凸显这一年冬天特别的寒冷。
但因为地区不同,气候环境也有区别,在有些地方就有完全相反的说法,比如南方部分地区则流传着“冬在头,冻死牛;冬在中,单衣过冬;冬在尾,倒春寒”。
意思是说冬至在农历上旬反而会很冷,连耕牛都会被冻死,而冬至在中旬,就穿着单衣都能过冬了,而如果冬至是在下旬,那么就要小心来年出现倒春寒天气。
从古人所传下来的这些农谚看,冬至节气确实和冬季的冷暖是有一定关联的。
今年冬至节气是在什么时候?冬至是24节气中很重要的一个节气,它在古代还是四时八节之一,是民间一个很重要的传统祭祖的节日,因此在古代冬至也被称为“亚岁”、“冬节”和日南节,古人所说的“冬至大如年”就能看得出来当时对冬至节日的重视程度。
冬至虽然是24节气中第22个节气,但是专家却发现它是最先被确定的一个节气。当太阳到达黄经270°的时候就交冬至节气了,时间点是在每年公历的12月21-23日。在这一天太阳直射点南行到了极致,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因此这一天在北半球也是白昼时间最短,而夜晚时间最长的一天。
不过在农历上,冬至节气每年的时间点都是不一样的,其波动性很大,但一般都是在农历的十一月份前后。像今年的冬至节气是在12月22日,但是在农历的时间上在十一月二十九日。
根据古人的说法,那就是“冬在尾”,换言之农谚如果准确的话,今年冬天就会特别的寒冷。再加上今年夏季多地出现了破纪录的高温天气,有些农民就猜测说今年的冬天会特别的冷,因为“夏季越热,冬季越冷”的说法在民间也流传很广。
冬至节气和冬季冷暖有关联吗?在古代都是靠天吃饭,并且对天气的预测也多数是根据经验。其中古人在长期的观察和生活经验中就总结了冬至节气在农历月初、月中旬和月下旬,分别对应着不同的天气情况。
现在农村有些老人,因为他们以前也是以此作为依据来预测天气的,所以对这些农谚的认可度也是比较高的。其中笔者也问老一些老人,他们说,“冬在头”,就是指冬至节气来得比较早,那么冬天就会比较短,后面不久就暖和了,这样适合农民早点准备播种。
而“冬在中”在是在农历的中旬,冬天不会太冷。但如果是冬至节气在月份的下旬,那冬季就来得晚,换言之就是有点反常,表现就是比正常的年份冷一些。
说到冬至节气和冬季的冷暖关系,不光是表现在冬至节气在农历的时间点上,而且还和冬至节气当天的天气也有关。
比如“冬至冷,春节暖;冬至暖,春节冷”,说的是冬至节气这天很冷了,那么过年的时候就很暖和,因为冬天提前到了,也会提前结束。而冬至节气如果还很暖和,那么过年春节期间就很冷。另外还有类似的“冬至暖,冷到三月中;冬至冷,明春暖得早”,意思都是差不多的。
除此以外,冬至节气如果是大晴天,那么过年期间雨雪天气多。相反,冬至节气下雨、下雪了,过年的时候就是晴暖为主,这也就是农谚所说的“冬至晴,正月雨;冬至雨,正月晴。”。有些地方甚至说,冬至下雨了,冬天晴暖为主,而冬至大晴天,冬天雨雪多,气温就偏低。
写在最后其实吧,虽然冬至节气是白昼最短,但却并不是最冷的时候,一般都要等到冬至节气大半个月后才冷,即进入“三九”、“四九”的时候才最冷。
原因是到了冬至节气,但地表还有“积热”,随着每天散失的热量大于接收的热量,到了“三九、四九天”,积热最少了,自然气温就最低,因此一年中最冷的时候就到了。照此推算,今年最冷的时候是在2023年1月9日开始进入“三九”天,这个时候才是最冷的时候。
好了,今天就和大家聊到这里,所谓“冬在头”、“冬在尾”指的是冬至在农历月份的上旬,还是下旬,现在大家明白了吗?那你认为今年冬天是偏冷还是偏暖呢?一起讨论下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