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蓝字 "心灵进化" 设为⭐️星标⭐️

人生最大安全感来源(一个人的终极安全感来源)(1)

安全感就是,你是贝壳,我是软体,即使有了沙粒,我也有把它变成珍珠的决心。

---刘同

人生最大安全感来源(一个人的终极安全感来源)(2)

人一旦缺乏安全感,就很容易敏感,同时与自己的心疏远,与他人关系疏远,表达情绪的时候也会有卡点。

不安的情绪持续下去,就会开始隐藏情感,不愿意太触碰内心,日子久了,也更容易压抑自己,对其他人的信任感也会越来越低。

不安的信念累积下去,在人际关系里就很容易患得患失,害怕自己不够好,害怕自己不被别人喜欢......

实际上,身体层面的安全感意味着, 一个人可以稳定的吃饱穿暖,没有肉体伤害,可以在想休息的时候充足休息,且有独立的隐私空间。

心理层面的安全感,则是在稳定,充满温暖的关系里,可以常常感觉自己被信任,被支持,被爱所包围。

某种意义上,一个人的终极安全感来源于:不管怎么摆烂,任性或是讨人厌,都不会被抛弃,而是会被深爱着.那样的场景下,我们的内在底气十足,可以常常链接到无条件的爱与温暖,心里就会有源源不断的力量感。

人生最大安全感来源(一个人的终极安全感来源)(3)

当然我们必须承认,现实是残酷的,人也是有自私性的;很多时候,即便是深爱自己的父母或伴侣,都无法做到【无条件的爱】。

或许这是令人感觉有些叹息的事情,然而,我们也需要去更好的理解“什么才是无条件”,有的人会认为父母对孩子无条件的付出就是无条件的爱;我们需要看到很多爸爸妈妈,为人父母的那份牺牲与关爱,的确出自本能,在付出的精神上,父母的确偏向无条件地支持。

但如果父母在付出的时候,带着【我是爱你,为了你好】的意图或动机,那就不是全然的无条件。

一旦付出是为了获得,那便是‘有条件’。如果父母的付出,是希望孩子能幸福,那么付出就是想要换到孩子的幸福,而孩子的幸福的方式需要如我所期待,否则就无法放下担心,那么这个条件就是【我的付出-交换-放下我对你的担心】

从这个意义上来看,很少有人能完全无条件地爱一个人。但不代表我们不可以这样对待自己。

事实上,如果一个人能对自己做到无条件的爱,那么即使别人无法对自己足够好或是缺乏安全感的时候,都一样会欣赏自己。

说到这里,重点就变成了:「我能接受那个不够好的自己吗?」

如果自己都不能喜欢上不够好的自己,他人又怎会喜欢呢?

那么就又回到「我要够好,才会被喜欢」的循环里,期盼着遇到一个「即使我不够好,也会喜欢我」的幻想中的理想人。

但这样的人,其实需要自己在内心去相遇;

换言之,安全感的确得练习自己给予自己。为什么呢?如果因为我们缺乏安全感,而从他人那里索取,从不断确认他人对自己的爱或是保证来,那么必定会耗费心思进行确认、再确认;保证、再保证;控制,再控制上。

这样一来,不管是对他人或对自己的那份爱,就像会走入一个狭窄的道路,越走越窄,直到心门封闭。毕竟,当你的力量来自外在,你会非常容易依赖外界的评价,来确认自己的好坏;

人一旦需要不断花时间去维护某种不可控的,虚弱的确认时,情感就无法流动,就会离爱越来越远。

长此以往,还容易会陷入一个恶性循环:

我越是感到不安全,就越需要跟对方确认TA的爱;越是需要跟对方确认,两个人之间就越容易不相信;

越是不相信,也就越发感到不安,而进一步需要再次确认及保证。

人生最大安全感来源(一个人的终极安全感来源)(4)

我们生命中所发生的一切都是被我们所持有的“心中影像”所吸引来的。也就是说我们有什么样的思想或心态,就像是一块磁铁,吸引到与我们的内心相呼应的外在状态,这样便容易创造出 “我之所以没有安全感,是因为你有可能会抛弃我,而事后证明你的确就会伤害我,背叛我”的挫败感,却不知自己才是命运的重要创造者。

要提升安全感,就要答应自己,从此刻起,开始辨认思想里的旧模式,尝试放弃旧习惯,并能开始看到自己的优点,生命最好的着力点就在当下,你永远都有新的选择。

无论在什么样的挑战中,你爱的能力是不会消失的。允许自己展现情绪,尊重自己所有的感受,疗愈会在与内心的对话中产生。

所以,当我们期盼某个人能无条件地爱自己,真的需要看清幻象,拿回力量,先从无条件地欣赏自己开始,然后不断尝试接纳真实但或许不完美的的自己,这样才有机会跳出自我设限,在超越对于错的地方,看见整体的自己,而生出无条件的爱,更好的获得充足的安全感。

人生最大安全感来源(一个人的终极安全感来源)(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