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石牛蜀道

公元前337年,具有雄才大略的秦惠文王登上历史舞台,这一年,刚满19岁,翩翩少年开始书写属于他的,也是属于大中国的全新历史。

有一天,蜀王到汉中褒谷打猎,遇上刚上任不久的秦惠王,而汉中,正是秦、蜀交界的区域,时称南郑。秦王慷慨,当即赠送蜀王一竹筐金子,蜀王并没有因为秦王跑到蜀国境地打猎是“越界”行为,反而收了金子,还赠了蜀之珍宝若干。《华阳国志》说,接下来,秦王回家一看,蜀王赠送的珍宝全都化为泥土,觉得受到奇耻大辱,恼羞成怒,群臣却说:大王,此乃吉兆也!大王可曾听“春秋五霸”的晋文公重耳的故事?天降泥土,乃受命于天也!秦王听罢,瞬间转怒为喜。

战国魏国灭国时间 苴国如何被秦国所灭(1)

于是,便有了后来的 “石牛粪金”的故事。大概说,秦惠王制作了五只体型庞大的石牛,每到夜晚便会拉出金子,将此消息放出,并通过各种渠道广泛宣传,假话说一百遍就成了真理。消息传到蜀王耳洞,便向秦王讨要石牛,秦王慷慨允之,条件是你蜀王自己派人来拉走石牛。蜀王大喜,不就是个体力活吗?于是,派五丁壮士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硬是将蜀道天堑修成了平坦大道,将石牛接了回来。天真可爱的蜀王把石牛这里拍拍,那里瞧瞧,满心欢喜,哪知这石牛就是不拉屎,更不用说屙金了,大呼差评差评!于是,又走物流送回给秦王,连同石牛送回的还有一封快递,把秦人称为“东方放牛娃儿”。秦王收到快递,说:吾虽牧犊,当得蜀也。

战国魏国灭国时间 苴国如何被秦国所灭(2)

二 苴国烽烟

位于川北地区的苴国,是一个隶属于蜀国的诸侯国。周烈王姬喜八年,公元前368年,蜀王杜尚(开明氏九世)将势力扩张到今四川省北部和陕西省汉中市一带。

战国魏国灭国时间 苴国如何被秦国所灭(3)

虽为一侯国,但得到蜀王的资助,加上水陆交通便捷,与秦、巴、蜀贸易不断,且物产丰饶,经过多年经营,也成长为一富足小国。苴国的封地一度扩张北至汉中境内,南至苍溪,左至梓潼、剑阁,右邻巴国。镇守此地的,是蜀王的堂弟,名曰“葭萌”。苴国,就是今天四川广元的昭化古城,都城位于昭化镇土基坝。苴国北接大秦,南承成都,向来是兵家必争之地。

战国魏国灭国时间 苴国如何被秦国所灭(4)

苴国的设立初衷,本是蜀王为保蜀国安宁,在蜀地北方设立一个重要的政治、军事、文化、经济中心,以达到缓冲的目的。这么重要的地方,惟有亲信可信,苴国理所当然地分封给了兄弟杜葭萌,此举也安抚了兄弟情谊。

蜀国与邻近的巴国一直都是关系紧张的两国,为世仇,这苴侯是个不懂地缘政治的人,偏偏与巴国交好,蜀王当然不乐意了,于是亲率大军前来讨伐。苴侯肯定打不过,于是逃到巴国,并向秦国求助。秦王立即召集大臣开会,会议的议题就一个:出兵打不打蜀国?大臣们有两种意见,一是说打蜀不如攻楚,自古有“得楚则得天下”的说法;另一种意见就是:打蜀!这种意见主要来自两人,名将司马错和中尉田真黄。他们认为:蜀国物产丰富,足以提供军资;巴国多健儿,足以补充兵源;取巴蜀之后,顺江东下,则可轻易灭楚,乃至得天下。

三 葭萌立县

公元前316年,秦惠王权衡左右说法,最终采纳了司马错等人的建议,随即派遣张仪、司马错、都尉墨,从21年前,蜀王派五丁修好的石牛道进军蜀国。蜀王引大军在葭萌关迎战秦军,羸弱的蜀军怎能打赢时称“战国七雄”之一的秦国呢?蜀军大败,蜀王仓惶逃遁至武阳(今彭山),被秦军斩杀,就此,蜀王开明氏退出历史。秦王一不做二不休,顺道一并灭了苴国和巴国,秦国版图扩至西南。

战国魏国灭国时间 苴国如何被秦国所灭(5)

九十五年后,即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灭掉了最后一个“七雄”之一齐国,终于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国家——大秦帝国。中国统一之后,始皇帝采取了一系列巩固中央集权制政体的措施。政治上,废分封、立郡县;经济上,车同轨、金同衡;文化上,书同文;思想上,废黜百家、独尊法术。

战国魏国灭国时间 苴国如何被秦国所灭(6)

昭化古城在历史上的第一个县名叫“葭萌县”,也是全国所立第一批县城。那么有个问题,为什么不叫“苴县”、“开明县”、“杜县”?或者别的什么名字,而以一个人的名字命名呢?笔者思考,正是因为杜葭萌当年“引秦入蜀”而灭巴蜀,立了“大功”,秦国设立郡县,即以他的名字命名;二是因为秦灭巴蜀时,苴国为葭萌关,故立此名为县名。欢迎读者共同探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