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嘉兴日报-嘉兴在线】

南湖水环境综合整治一期(南湖街道地表水环境治理)(1)

日前,嘉兴发布了今年1-7月镇(街道)地表水环境质量状况排名,在全市71个镇(街道)中,南湖区南湖街道1-7月平均水质再次位列第一,这是该街道继今年5月来连续三个月保持全市地表水水质第一。

翻出近三年的治水成绩单,从2020年南湖街道地表水水质跻身全市前20名,再到2021年进入前十,到如今连续保持全市地表水环境质量第一,实现了“一年一个样、三年大变样”。

水质提升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科学谋划、因势利导。南湖街道辖区水系发达,共有各类河道 22条,有的穿过人居密集的社区,有的流经企业园区。

南湖水环境综合整治一期(南湖街道地表水环境治理)(2)

近几年,南湖街道通过系统谋划,重点聚焦控源截污,快速推进生活小区污水零直排工程,以项目建设为“强引擎”,结合清淤疏浚专项治理,改善地表水质。依托南湖水生态修复工程等一系列治水措施,实现标本兼治、水岸共治,推动治水常态化长效化,不断巩固提升辖区水环境质量和水生态健康。

针对三水湾浜和夏家埭港的水环境治理顽疾,南湖街道开出了“清河”良方。在446米长的河道内,清淤达到9958立方米,通过疏浚河道、截污纳管,让活水畅流。

南湖水环境综合整治一期(南湖街道地表水环境治理)(3)

白天,总能看到无人机沿着河道“嗡嗡”地盘旋;水面上,无人船缓缓驶过。这段时间,街道正在开展全域重点河道巡查行动,利用无人设备对重点河道进行隐患排查和溯源排查,以便“靶向”施策。

固定监测和流动监测相结合的智能监测网,是南湖街道高效治水的秘诀。街道持续多年以数字化改革为引领,通过无人机、无人船、管网内窥镜等“智能卫士”,从监测、诊断、治理三方面着力,构建起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智能化水环境治理闭环,实现了预警、诊断、评估、决策的全链条高效治水。

南湖水环境综合整治一期(南湖街道地表水环境治理)(4)

“民间河长”是南湖街道治水的生力军,农翔社区的傅恩德是街道第一批民间河长。每天一早,傅恩德都会沿着他所管辖的泾水桥港和工农桥港巡检一圈,把在河边洗涤、多竿垂钓的居民劝回去,多年来,在他的影响下,类似不文明的行为鲜少看到。

通过动员辖区居民积极参与水生态保护,南湖街道已形成“全民护水”的浓厚氛围。在辖区河道沿岸,经常可以见到一支支身着“绿马甲”和“红马甲”的巡河队伍。街道依托“河长 民间河长 志愿者”的河道监管体系。各社区还成立了巡河志愿服务队,委托第三方对辖区河道开展水质检测,每月水质动态监测,开展沿岸保洁、水利设施检查等行动。截至今年8月,南湖街道累计开展巡河活动48场,参与人数257人次,上报辖区河道问题79处,及时解决问题76个。

“秋水清无底,萧然静客心。” 如今的碧水蓝天,让辖区居民的生活品质更上一层楼。在“治水红利”的驱动下,越来越多的市民夜晚到南湖边的公园散步,走上亲水平台,与自然更亲近。

本文来自【嘉兴日报-嘉兴在线】,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